新闻丨董明珠押注珠海银隆就是为了造车?想简单了!

文/范文清

拉来王健林、刘强东,赌上全部身家,在格力电器全资收购珠海银隆方案遇阻后,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没有放弃投资珠海银隆。有人说,董小姐是看中了新能源汽车的潜在市场。其实,他们只说对了一半。

事实上,看中珠海银隆的不仅仅有董明珠。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5年底到2016年初,包括北巴传媒、众业达新能源、中信证券、华融资产、东方资产、阳光保险、北京公交等20多家品牌企业都相继注资了银隆。

那么珠海银隆到底有何魔力吸引众多投资机构?除了电池、电动车,资本大佬们的真心思到底是什么?

在解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起底一下珠海银隆的前世今生。

珠海银隆的前身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全称是珠海市佳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4月注册,注册资本4.5亿港币。

不过没多久,这家公司的经营项目就做了变更,主要业务变为“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动力总成、电机、电源管理系统及其相关技术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

当然,这些在2008年之前都不重要。因为2008年之后,银隆做了一件惊人的举动——把之前投资数亿元做磷酸铁锂的全部设备通通淘汰报废,然后2010年跑到美国花了60亿美金收购了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钛)。

银隆为什么要花巨资收购一家长期亏损、且已在纳斯达克退市的公司?在2016年11月14日举行的“2016第五届中国电池市场年会”上,银隆董事长魏银仓揭秘了背后的故事。

他说,银隆从建立伊始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做动力电池,而衡量动力电池好坏一般有两个标准: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锂离子电池第一代钴酸锂是最先量产进入市场的,它的能量密度比后来的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高很多,但是它不安全、寿命短,所以没有大规模推广。后来锰酸锂电池诞生,它的安全性得到大量改善,但是充放电倍率、寿命和成本仍然不成熟。2006年发明的磷酸铁锂电池,寿命问题、安全问题都比钴酸锂、三元和锰酸锂好很多,电池寿命是前三个电池的三倍以上,但因为负极仍然是易燃易爆的碳,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安全问题,美国政府也没有大规模推广磷酸铁锂电池。

银隆想做出独特又领先的电池,但在工艺和材料上均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两项也是中国制造工业的短板。所以魏银仓选择了和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相同的策略——去海外收购,他把目光瞄向了美国电池企业。

在美国真正做电池的就三个企业:金霸王、奥钛和A123。A123已经被万向收购,金霸王里面中国人占的股比并不小,那么就只剩下了奥钛,它的独家秘笈是生产采用纳米材料生产方型能量型钛酸锂电池。

和之前提到的三类电池相比,钛酸锂优势在于安全性较高、快速充电、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方面。比如以充电次数为例,传统锂离子电池在报废前通常可充电约1000次,而在实验室测试中,奥钛纳米能量存储和电池系统已经实现16000次以上的充放电循环,其速率比常规电池高40倍,且仍保持了高达初始充电容量的80%。

不过,钛酸锂电池也有致命的弱点——能量密度低,这一指标直接关系到续航里程的长短。比如,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每12度可跑100公里,但钛酸锂电池只能跑50公里,能量密度是三元锂电池的一半。加上钛酸锂电池本身是贵金属,成本较高,所以很多电动车企业都没有把它纳入到采购名单中,这也是钛酸锂电池至今颇受争议的原因所在。

那为什么董明珠和众多投资公司依然看好珠海银隆呢?因为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在电动车上,而是储能。

这一点,董小姐其实已经对外表示过了。她说,“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造出格力的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光伏和储能设备结合,那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对此,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深表认同。在2016年12月15日的那场著名演讲中,王健林对投资银隆就表过态,“它的前途我倒不觉得在新能源汽车上,我觉得更多是在储能上。假设能够把技术商业化,这个公司市值就会翻倍。”

在储能技术上,珠海银隆的储能模块由钛酸锂电池配合先进的电源管理系统组合而成。通过优化的模块结构和完善的电池管理软件,可实现现场更换电池单元、高响应速率、高一致性等,有效解决多元化电力系统的功率频率调节控制管理问题和风光电并网的削峰填谷问题,为家庭、工厂、通信基站、发电厂、电网公司等解决能源利用问题。

也就是说,钛酸锂电池可能不适合用在电动轿车上,但对能量需求交稿的储能领域还是很对路的。只不过,现在国内储能领域的成本投入比收益还要高,如何降低钛酸锂的成本,提高其能量密度也是现在珠海银隆要攻克的难关。

不过,董小姐通过投资电池进而进入能源领域却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前沿地带。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大家所推崇的特斯拉,其实不只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个“能源创新”解决方案提供者。

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已经在最新制定的新十年规划中为公司设定了一个长期愿景: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能源,利用电池储能,将电池用于不同的应用中,例如驱动汽车、管理电网和为大楼供电。

向能源领域进军,董小姐和马斯克的目标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