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大名助》的态度解决矛盾,那生活就太和谐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哪里有矛盾撕逼,哪里就有找人评理,各种民生调解节目应运而生。

传统的这类节目,必然是正襟危坐的心理学家,泪水涟涟或怒火中烧的当事人,激烈争执甚至大打出手的画面。总之满满“广场舞大妈指定节目”既视感。

年初,上海东方卫视开播的大型社交服务类节目《四大名助》,却彻底颠覆了这种观看体验。

作为一档定位于“为全国人民排忧解恼”的节目,《四大名助》拒绝严肃、倒掉“鸡汤”,以轻松逗乐的方式解构烦恼甚至矛盾。

《四大名助》由著名主持人孟非搭档三位名嘴嘉宾共同主持。采用脱口秀式自然的主持方式与营造轻松舒适的现场氛围,帮助观众在看似闲聊实则充满人生智慧的讨论中,解决各种烦恼,并引发思考和讨论,赢得了收视和口碑。

几乎每周四,《四大名助》都在同时段综艺节目中排名第一。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人民群众实在太热爱“围观极品”了。

像引发网友热议的整容成瘾女,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花费大几十万手术二十多次,还和身边的人互相“激励”,晒出的“假脸”闺蜜团照片惊到全场哗然。

当美貌成为我们时代获得事业、爱情、金钱、快乐的捷径,整容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盲目追捧,却忽视了这一切的代价。

诸如此类,节目中这些有代表性的烦恼,林林总总构成当前社会生活的微观缩影。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讲,烦恼的背后实则是价值观的冲突和生活理念的不同,反映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公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以80后、90后社会群体表现最为明显。

可以说,《四大名助》紧扣线上线下最热门、最聚焦的社会矛盾,同时兼顾了不同年龄段受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也就水到渠成。

充满人文关怀的娱乐表达

在电视节目娱乐化倾向不断强化的今天,《四大名助》以严肃的人文关怀精神延续民生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升级,服务和娱乐功能并存,契合了当下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等繁杂的时代背景,在突出节目核心的同时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延展了节目的深度。

《四大名助》更加关注平凡人的烦恼,融入娱乐化的表现方式,用亲切幽默的聊天提出问题、分享苦恼、挖掘根源、排解烦恼,进而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现场主持人只表达意见,稍作引导,并不对“烦恼制造者”的行为进行道德审判,而是力求把目前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呈现在观众面前。

正如主持人孟非所说:“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大家走到这个舞台,其实是在展现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生活态度。我们不批判价值观,只做价值观与价值观之间的粘合剂。”

与传统民生类谈话节目较为不同,《四大名助》中的苦恼往往是生活中的琐事,比如小学生“投诉”妈妈沉迷麻将、男友“投诉”女友一个礼拜不刷牙、老公“投诉”老婆爱狗胜过自己等等,这些其实并不涉及道德伦理甚至法理上的冲突,反而增添了更多新奇和生活情趣。对于普通观众来讲,恰恰是生活中的一些小苦恼更容易引起共鸣。

特别是当今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颇大,大家愈发希望通过电视节目释放压力,对于传统的说教可谓深恶痛绝。因此,节目呈现出民生烦恼的娱乐化表达迎合了更多观众的需求。

让苦恼者刷爆“存在感”

《四大名助》依托自身的服务本质,摒弃充满戏剧情境的“表演型”真人秀,去明星化,用普通人的生活揭示生命的价值与温度。“真人多一些,秀少一些”,将聚光灯对准了普通人,展现了苦恼者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状态。

这其中,有女友一吵架就跑去前男友家看猫的“受伤男友”;有一言不合就被妻子拳打脚踢的“受虐老公”;有老婆三十多岁还像小宝宝一样任性的“青岛青年”;还有女儿买房如集邮却背负巨额债务的“忧心母亲”等等。

为保证每期节目选题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四大名助》一方面充分利用微博热搜、网络论坛等互动手段来挖掘和丰富选题,以开放性的摄制方式实现公众的参与和自我表达。

另一方面,在主题选择上则呈现出一种“去专门化”的特征。把烦恼双方的主体定位从常见的夫妻、情侣扩展到普通朋友、同事关系。把烦恼的类型从老生常谈的感情纠葛发展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新奇特”,比如老公太懒、老妈太“傻白甜”、朋友太抠门等等。这些烦恼主题的选择使得节目更加立体和多元化。

选题有了,可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烦恼者”和“烦恼制造者”为什么要面对亿万观众理直气壮自爆“家丑”呢?

基于互联网逻辑中的网络社群化效应,微观层次上人们乐于分享自己烦恼的心理动因,是分享基于个体建立的自我认同。《四大名助》的参与者希望通过在节目中呈现自我烦恼以及争取观众投票来寻求心理上的认同感。“我不是一个人”的情感认同是自我认同的首要目标,情感需要是最基本的动力。

而观众投票环节则类似朋友圈“点赞”,烦恼者通过观众的关注、评论、投票获得支持或否定,即使最终烦恼无法成立,依旧可以获得情感的宣泄。

同时,烦恼双方当事人在现场有“辩论”的机会,这使多元价值观的存在有了可能性。社群的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自我认同的场域,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分享是社交网络的重要功能,让烦恼者在《四大名助》平台上刷爆“存在感”正与其社交服务类节目的定位高度吻合。

荧幕照进现实的启示

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等人根据对电视节目的调查,归纳了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并且抽出了它们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第一种便是“心绪转换效用”,即“电视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四大名助》正是准确地把握了“心绪转换效用”的特殊意义,突破传统民生类谈话节目的模式,以综艺的风格使人们日常生活的压力负担和人际间矛盾冲突的紧张感得到释放。

在《四大名助》中,我们看到很多事情影射出的社会现象。无论是主持人夸张搞笑的求助信演绎,还是烦恼者娓娓道来的诉说,我们都能从这些苦恼中找到身边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影子。

在现场主持人或精辟、或毒舌、或睿智的分析下,不仅使“烦恼者”和“烦恼制造者”冰释前嫌,更可让类似的社会现象及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以化解,并推而广之。观众则借观察他人的经历反过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最终起到交流日常经验,关照自身生活困境的作用。而如果世人都用《四大名助》所展现的三观和态度去处理矛盾,那大家的情感就太高了。

所以,在节目中最终烦恼是否成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情感体验以及带给观众的关于现实与未来的思考。

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有效沟通,找到烦恼的根源,传递一种更加稳定的社会文化秩序,使节目参与者与广大民众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但符合主流意识对大众媒体的期许,也为日益多元化、碎片化的社会提供了一种秩序稳定的理想愿景。

毋庸置疑,其正是《四大名助》这类社交服务类电视节目肩负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