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接受本网采访: 看完节目 期望你能再翻一翻书

浙江在线2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从主持春晚时用的口红颜色,到过年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的刷屏,2017年一开年,董卿就以非常热度持续霸占着微博的热搜榜。

张口对上《红楼梦》的“送我上青天”,即兴朗诵叶赛宁的《我记得》,用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的话鼓励盲人选手,人们热搜“150秒重新认识董卿”,却不知道光环之后的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董卿没有微博,也很少刷朋友圈,如果拿到主持台本,她的一天是这样的:从早上起床开始到第二天凌晨,这中间几乎不挪动,因为要查很多资料。

甚至,连很多同事都不知道,从舞台上转过身去的董卿是什么样的?

直到《朗读者》出现——2月18日起,每周六晚8点,这档全新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在央视一套播出,19日(周日)晚7点半在央视三套重播,这几乎是两大央视频道的最黄金时段。

主持人董卿,制作人董卿。这是自1994年进入浙江电视台后,董卿20多年的电视人生涯中首次担当制作人。

去年3月她就开始筹备这档节目后,随着不断推进,同事们见到她常常会讶异地说:没想到,你是这样的董卿。

与之前的文化类节目相比,《朗读者》的文化元素更为纯粹。而董卿的初心,是想在多元视听的当下,将被遗忘在角落的文学“打开”,让情感以及人生的历练走向文学。周六晚上首播后,《朗读者》几乎在朋友圈刷屏,冲上微博热搜,豆瓣评分9.5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局。

2月13日,记者飞赴北京时,董卿正在开播前的最后准备阶段。看得出来,整个团队都有点等待大考的气氛,而专访时,她说,如果观众在安静看完节目后,能转身拿起书架上许久未翻的《瓦尔登湖》,她就挺满足了。

[天蝎座]

前一天,董卿是凌晨4点离开机房的,这是她最近这段时间的常态。剪片、审片,她坚持坐在大屏幕前不漏过一个细节,这是“大”的部分;那“小”的呢?所有的物料、包括官方微信、微博,海报、剧照,她也都要一个不落看一遍。

大家说,卿姐这个制作人当得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不是说执行导演忙好了,她再看,而是全程参与。

董卿是天蝎座,对每件事情要求都很高。

《朗读者》的定位和风格是董卿定下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档节目的形式基本是这样:一个主题,五六组嘉宾——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各界有影响力的熟脸,昨晚第一期亮相的就有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张梓琳、蒋励,后面还有斯琴高娃、郑渊洁、梅婷、蒋雯丽、李亚鹏、陆川、马云等等,杨利伟、张鲁新也在协商中;当然也有一些是素人,比如第一期里“鲜花山谷”的两位主人公。嘉宾们会先聊一段自己的小故事,然后朗读一段文学作品,但所有人朗读的文本,都跟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往事1990]

《朗读者》在线上和线下,都设计了不同的朗读活动。

线上叫作“为TA读”,董卿要“植入”自己最爱的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电影《对她说》,那就应该是“为TA读”。

董卿喜欢文学和艺术——20多年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那时候叫浙江艺术学校)几乎每一位接触过董卿的老师都这样说。

1990年到1992年,董卿在这所学校读书。然后,很多人发现,她的经历里还有一段时期是“浙江话剧团的演员”。1990年,浙江艺术学校对外招收了一个20人左右的“话剧班”,这个班很特殊,招的全是高中毕业生,也是学校唯一的两年制高中专班。

为何要开这个班?当年,负责管理学生的学生科长梅跃进说,当时的浙话年轻演员缺失,需要接班人,为了给剧团输送人才,直接开了一个招收高中毕业生的班。嘉兴一中毕业的董卿,被招了进来,那时,她还叫董晋卿。

董卿当时的班主任,是上海戏剧学院外国文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杨和斌。梅老师说,董卿特别喜欢文学,所以和班主任特别聊得来,在文学上有共同语言:“她和别人的看法不同,不太去争,因为喜欢文学,总是和别人有些不一样。”

我是一个特别劳力劳心的人

记:第一次做制作人,你在《朗读者》中最坚持的一点是什么?

董:最坚持是谁来读,读什么。这是我自己和整个团队要反复去考虑的东西。

到底请谁来读,我们最初定的是各行各业有影响力的人,还有一部分是有独特人生经历的,特别高尚的品德。不是说当红、有名,或者最近占据头条的人,那些不是我追逐的对象。

《朗读者》是一个文化类的节目,不是拿着制作费花高价去“砸人”。这节目不是这样一个机制,我内心也不是很认可这样的机制。

记:听说,每一位朗读者都是你出现邀请,亲自沟通的?

董: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是我自己去邀约的,我要把我的想法充分告诉他们。

记:马云知道你做制作人,惊讶吗?

董:还好吧,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特别大的转变。我1994年在浙江电视台开始做主持人和记者,电视的各种形态的节目都接触过,这次应该说是水到渠成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

记:做制作人最难的是什么?

董:我遇到了一个些客观上的困难,它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原本以为节目做好了就能播,后来知道,这实在是太天真了。

记:为什么节目相关的剧照、微博、微信,每一个小的细节都要自己去看?

董:哈哈,对,我是一个特别劳力劳心的人,这是性格决定命运。

主持人的工作,有点像象牙塔的顶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什么事情都是整个团队做好了,然后把主持人请出来,她是最后一棒。

现在,我必须走出这个象牙塔顶端,一步一步走在最坚实的大地上,和大家肩并肩手挽手去做,这是我比较大的改变。

希望制造继续翻一本书的余味

记:第一次做制作人,为什么会选择“朗读”这么安静的方式做节目?

董:对这个节目来说,“朗读”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读”有关文字,“者”则与人相关。

大千世界,文学是宝贵的财富,另外,各种各样的人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这两部分都是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未来的节目,不仅仅是朗读,而是你看到的人——人在生命当中发生的故事、留下的痕迹、他遇到的人、给他带来的影响,这些造就了他在台上的朗读。

记:能够用“朗读”来切入,应该也跟你自己的经历、兴趣有关?

董:我并不是朗读爱好者,但朗读要依照文本,文学本身是我非常喜欢的。

记:听说,你每天都有一到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这是多年保留下来的习惯?

董:是的。很多人觉得很惊讶,我觉得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呢?每个人都有时间,就是看你把时间用在哪儿了。现代人刷微信平均有半个小时。我朋友圈的人不多,也没有微博,我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上面。

记:能说说最近在读什么书吗?

董:刚刚结束的诗词大会,是我前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也是我的兴趣点,所以都在读和此相关的书,比如康震老师的《说不尽的苏东坡》,苏轼也是我最喜欢的诗人,读完有很多收获。

记:文学是你的兴趣点,那么,这次朗读的文本,也是你和嘉宾一起选的?

董:是的,我们选了老舍的散文,选了鲍勃迪伦的歌词,选了《瓦尔登湖》,泰戈尔的《生如夏花》,还有《平凡的世界》,刘震云读的是他的《我不是潘金莲》,都特别棒,每一次看都会被文本深深打动。

我们现在能看的东西太多了,文学挤不到前面来,因为它不哗众取宠,被遗忘在角落。这个节目就是要把它们打开,呈现在大家面前,其实看一眼,你就知道它有多好。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审美,为什么诗词大会这么受欢迎?因为这些东西我们平时都忘了,央视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温故而知新。

《朗读者》也是一样,大家能够安安静静看完一期节目,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真不错,这一段没听够,那回去再翻一翻,我就挺满足的。就说《瓦尔登湖》吧,可能这书在你的书架上很久没翻了,今天你听到这段,被触动了,那就好好去读一读。

一个特别的亭子会在杭州流动

记:我看到一段片花,斯琴高娃在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时,你也流泪了。

董:这是贾平凹在母亲去世后写的,和高娃老师的经历很相似。我问斯琴高娃,你在角色中流泪,在生活中会不会?她说不会,可是在读完了之后,全场分明感受到了悲伤。我上去就说对不住了。

当时为什么会那么触动我,因为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父母也越来越苍老。我以前刚刚做电视节目的时候,父母对新鲜事物以及外面的世界都那么活跃,现在70多岁了,我依然会把自己的节目复述给他们听,但明显感受到他们不那么有兴趣,他们也怕跟不上你的脚步。这是我自己内心柔软的部分。

记:这次节目在线下还设置了一个“朗读亭”活动,目前定了五个城市,杭州是第三站,是你提议的?

董:我在杭州生活和工作过,对这个城市有感情,杭州有文化内涵,有独特的文化地位、人文景观,我觉得杭州人的气质、面貌都特别好,当时定城市的时候,我觉得除了北上广,杭州就是首选。

记:这个朗读亭,就是人们走到里面去朗读一段文字吗?

董:一个精美的电话亭,在这个城市流动,可能在浙大放一段时间,再转到书店放一段时间,你想为谁读一段什么,就可以在里面录音,所有的视频都会上传到我们朗读者的制作团队,我们会在里面选择特殊的朗读者,可能会出现在我们节目当中。

这个环节让大家觉得,哦,原来我还可以为他读一点什么,这是蛮有趣的一件事情。

我也很期待听到,在杭州的朗读亭大家都读了一些什么?为谁读?在我们的生命里一定会有一些人很特殊,他成为过去,就像那句歌词: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而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为他来读一段文字。这种方式,对我们来讲传播了经典,这是作为媒体的一点责任。

《朗读者》在线上和线下,都设计了不同的朗读活动。线上叫作“为TA读”,线下有开往五大城市的“朗读亭”。

朗读亭已经抵达杭州,从2月17日到22日在塘栖古镇、杭州图书馆、城市阳台、西湖景区、浙江大学、浙江图书馆流转。

19日会在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亮相,作为“朗读亭”杭州站的协办方,钱江晚报《全民阅读周刊》也会一直关注你在为谁读。

(感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卢竹音、朱关先、梅跃进老师对本次报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