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毁了一部戏?《解密》的黑锅不该陈学冬扛

2016年6月30日讯,谍战剧《解密》在湖南卫视热播,收视率稳居榜首,网络点击量轻松破10亿。若以收视成绩定论,《解密》已算成功,但作为原著作者麦家最重要的三部作品之一,这次的影视改编较之《暗算》、《风声》,影响力和口碑都远远不及。业内观点认为,原因是偶像明星陈学冬演技不佳拉低了全剧品质,甚至有评论称:陈学冬一入画就出戏,一人毁了一部戏。是这样吗?

偶像明星陈学冬主演谍战剧《解密》

去年,湖南卫视热播《伪装者》,是偶像加谍战的一次成功试水,从前仅供粉丝刷脸的偶像明星胡歌由此完成迈向演技派的转型。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偶像明星参演谍战剧,将在《解密》之后播出的重头戏还有李易峰主演的《麻雀》,赵丽颖、陆毅主演的《胭脂》。毫无疑问,偶像明星们都希望由此走到偶像剧外更宽阔的领域里,摆脱“靠脸吃饭”行业定位,获得“演技”上的认可,就像先例胡歌一样。然而,事与愿违,陈学冬在《解密》中做出转型努力,不惜增肥、承受失眠、喝酒减压,结果还是得到了“小鲜肉”演谍战剧“不行”的评价,甚至被奚落“毁了整部戏”。

在结论是陈学冬“毁”了《解密》之前,有必要先看看《解密》男主角外的其他部分是否足够完美,如果是,或许换个演员会更成功;如果另有其他问题,那么责任便不应该由一个演员来扛。

改编存在先天缺陷

虽然《解密》、《暗算》、《风声》是麦家最重要的三部作品,且《解密》在国际上获得声誉最多,但最先问世却最后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本身已经说明,它并不是一部非常适合改编的作品。事实上,小说《解密》不具备影视剧最重要的故事结构,它可以视为一部虚构的人物传记,不同身份的人物以访谈方式回忆数学天才容金珍的一生。导演安建认为,《解密》的改编难度在于它是麦家小说里文学性最强的一部,麦家则坦言,小说改编权被购买七次,退货七次,作为文学,“诗意和美的一面让它走向了世界,但它离影视比较远,对导演是一种折磨。”

小说的主题是一个天才被损坏的悲剧,麦家写道:“天才和疯子是我们人类向外延伸的两头。一头得到追捧也伴随逼迫。另一头遭受漠视但享受平静。”显然,这个主题电视剧而言太空、太玄了,电视剧需要一个能引发观众共鸣的主题且有推动情节延展的实实在在的诸多情节,而且悬念迭起,紧迫惊心的奏感对谍战剧尤为重要。

改编后,电视剧《解密》的主题是,青春、励志与成长。导演安建解释:“好在有一个非常适用于电视剧表达的东西:用整部小说去写了一个人,精神气质、喜好、个性的细节都比较丰富。在这个基础上,它可能跟那种围绕事件展开的谍战剧不一样,我们就是全力去塑造这么一个人。在701特训营里,容金珍、翟莉等一批年轻人通过政治教育、军事训练、业务学习,得到了锤炼,都经历了从怪才到英雄、从为情而战到为国而战、从平凡到伟大的多重蜕变。容金珍更从那个弱智受欺,不懂担当,被翟莉摔打后,孩子般哇哇大哭的男孩蜕变成一个综合素质超群,敢于担当的男子汉。”

按导演所说,如此改编故事得以丰富,但在人物逻辑上完全违背了原作,相当于改写了主角,小说中容金珍的不谙世事是一种忽略,天才对他们所擅长领域的高度专注而导致对与此无关的其余一切事情的漠然。忽略不是不能,更不是痴傻。这种无意识的忽略与天赋异禀的擅长是天才的两端,毁了哪边另一边也不复存在。所以,剧本的改编方向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必然给演员定位角色带来巨大的障碍。

陈学冬接受采访时谈到拍摄前麦家给他的建议,“你不要把他演成一个傻子,不要把他演成一个口吃。”尽管他努力去做,但受限于剧本的演员能独立解决从改编逻辑上就存在的错误吗?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对明智的选择是跟着剧本完成人物。现在,对陈学冬演技最有力的一种批评便是他把天才演成了白痴。而这,其实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开头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而已。

偶像明星给谍战剧带来的生机

导演和原著作者麦家都认为,《解密》改编成影视剧的难度很大,但究其原因,不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只是不符合现阶段的市场心态和观众期待。明知不可为之而欲为,必然要有所承担,而这个承担全部压在年轻主演们身上,不客观也不公平。

制片方本着功利心做生意,卖“麦家作品改编”的金字招牌,保本稳赚;至于麦家,恐怕是短见了,他应该更清楚《解密》的改编难度唯有留待时间解决。因为就故事本身,《解密》虽然写作在先,但《暗算》改编在先,在密码、破译、特情等谍战剧吸引观众的猎奇元素上等于重复消费,没有新意可言。

一部带着先天缺陷上路的电视剧,能取得现在的收视和关注,其实居首功的正是这几位被批评“演技毁全剧”的偶像明星。不仅陈学冬,还有颖儿等另外几位年轻主演,固然,他们的表演有待磨练,很多时候还不能完全去偶像化,但至少他们完成了剧本上的角色设定,表演层面上无功亦无过。年轻演员给谍战剧注入活力与新鲜感,这很重要,比起老套、陈旧的精致,不成熟的新鲜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强。

这从另一部谍战剧《父亲的身份》的收视表现上清晰可见,陈建斌主演,高群书导演,剧中拿过电影金马奖的主创就有六位之多,各方面的精工细作的确带来高收视率,但仅此而已,没有话题和热度可言,观众的唯一感觉是熟悉,此外再无话可说。

到目前为止,《解密》的网络关注度和随之而来的话题热度,都是这几位偶像明星带来的,可想而知,一句“陈学冬一人毁全剧”就能引发多少粉丝热议不休。几天前,陈学冬刚刚过完26岁生日,90年出生,标准的“小鲜肉”。2014年他凭借《小时代》一炮而红,主演电影、参加真人秀、唱主题曲,两年的时间获得很多演员十年都无法获得粉丝黏度。导演安建坦言,“当初制作方拿着流量、粉丝等数据来向我推荐他,我也会有疑惑,但这个就是时代、就是市场吧。我们不是也在努力地追赶年轻人的步伐,以至于不被落伍,有什么理由不用呢?”

安建认为对陈学冬的演技有诸多争议再正常不过,有批评总比无人议论要好,但他不愿意用“小鲜肉”来形容陈学冬,他更愿意叫他年轻演员。“陈学冬有一次跑了一整天,中途还那么冷,人工造雨浇着,照样坚持,这种精神永远值得尊重。我不管你挣多少钱,你是什么名,你从事了这个职业,就要对这个职业有尊重。《解密》这一批都是好孩子,他们是奔着做一个好戏来的。刚开始我还戴有一些有色眼镜,但是拍摄以后,我相信他们至少在表演上会有巨大的突破。”

陈学冬本人对“小鲜肉”很抵触,接受采访时常被问道:“你觉得小鲜肉能够演这类题材?小鲜肉的演技能撑起这类题材?”他会皱着眉头说:“小鲜肉这个词冠在所有的演员身上都是在说他们没有演技,但是这对青年演员来说是不公平的,且对一个群体的攻击。我就是在舆论中、在压力中,不断的被进步,我不会被任何的事情打倒,这是我自己的价值观。”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金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