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正文 从国际政治到中文系,加" />

从国际政治到中文系,加缪成为我的引路人 | “706本书”第四期

开篇的话:

706个人,706本书,焦虑的时代,读书何以成为奢侈之事?706图书馆创立至今,我们坚信——“书”才是一座图书馆的灵魂,回归阅读,才是我们最初也最朴素的愿景。也许,这样的努力是“微弱”的,但努力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朋友问我:“706本书,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但我会认真去做每一期。我们不想做简单的书评,也不想做简单的人物采访,我们希望围绕“一人一书”,发觉书与人之间触动人心的微妙瞬间。我们希望,“706本书”这个栏目,能够让更多人回归阅读。

今天是“706本书”的第四期,我邀请到了在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姜健同学。认识姜健,是由于北辰的介绍,他喜好文学,但由于“一分之差”,起初他就读的却是国际政治专业。姜健“心在曹营身在汉”,一心一意转专业,终于“修成正果”。这一期,姜健要分享的一本书,出自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人物、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不过,他要分享的,不是大名鼎鼎的《局外人》,也不是哲学随笔集《西西弗斯的神话》,而是一个知名度相对较小的剧本——《卡利古拉》.

“706本书”第四期

从国际政治到中文系,加缪成为我的引路人

嘉宾:姜健

记录、撰写:宗城

当恐怖之神带着它的无情的屠刀再次出现之时,那些既当不了圣人,又不甘心慑服于灾难的淫威,把个人的痛苦置之度外,一心只想当医生的人,又一定会做些什么。

这是一段出自小说《鼠疫》的话,那位“一心只想当医生”的人,在小说中,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临绝境也要奋起一搏的主人公里厄医生,在现实中,这也许就是加缪的自白。

里厄医生说:“看到瘟疫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痛苦,只有疯子、瞎子或懦夫才会对瘟疫逆来顺受。”无独有偶,加缪在《写作的光荣》一书中坦言:“这个世界充斥着谎言和奴性,孤独的荒草到处疯长。无论我们每个人有怎样的弱点,作家职业的高贵永远植根在两种艰难的介入中:拒绝谎言,反抗逼迫。”

加缪的笔,就像里厄医生紧握的手术刀,他们都无意成为英雄或圣主,他们首先要做好一个人。姜健将加缪视作自己的精神导师、引路人,甚至某种程度上的恩人,他愿意朝着那样一个“人”努力。

和很多读者一样,姜健最先接触加缪,也是由于名作《局外人》和《鼠疫》,他说:“读罢这两本小说,我觉得(加缪)非常对自己的口味,相当有共鸣,于是就顺着加缪的诸多作品读下来。”《卡利古拉》是他大学时接触的作品,那时候,姜健由于“一分之差”错过了中文系,国际政治专业虽好,终非他的归宿。姜健大一时便抱定了转专业的想法,他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也有选择地翘课。他对我透露:“后来很多课直接翘了,专心准备转专业考试和读书,大一下半学期有一门课因为缺课太多差点被老师警告……”

说起“一分之差”,姜健告诉我,起初他并不知道自己离中文系录取线只差一分,只是有一次他和中文系的北辰聊天,不知怎的聊到了高考分数,而他的朋友北辰,恰恰就只比他高一分,结果,一个进入中文系,一个在为转入中文系奋斗……

说回《卡利古拉》。这是加缪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四幕剧,1945年,该剧在埃贝尔托剧院首次演出,导演是保罗·厄特利。这部四幕剧后来还有衍生电影,电影讲述了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从乱中登基到死于乱戟之下的短暂一生,但和加缪创作的剧本已大不相同。它有一个别名,即大名鼎鼎的《罗马帝国艳情史》。

读到加缪笔下的卡利古拉,姜健联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中的基里洛夫。在他看来,这两个形象是所有文学作品里最接近神的人物,他们在面对着现代世界的荒谬性时,用最伟大的壮举反抗着这种荒谬性。

姜健说:“事实上,当基里洛夫通过自杀来挑战上帝,卡利古拉通过绝对的权力来强迫人们认识到绝对的痛苦的自由之时,我们就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件事:我们今天的人注定将活在这两位神祇的阴影之下,不存在、也不应该有比他们更加伟大的人物。《卡利古拉》和加缪所有揭示荒诞的作品一样,它的影响不应该是只局限于个人的,而应该是普世的,它们都探讨着同样的主题:在这荒诞的,无处容身的世界里,我们如何像个英雄一样不妥协地活下去。”

姜健读一本书,喜欢将这本书纳入作者的写作体系,和其他代表作对照来看。读《卡利古拉》,也是在读加缪一段时间的心境,也要和加缪的其它作品对比来看。他对我说:

“说到了这本《卡利古拉》,就不能不提加缪的其它作品:《局外人》、《鼠疫》、《西西弗斯神话》、《反抗者》、《正义者》……《局外人》、《卡利古拉》、《西西福斯神话》三本堪称加缪的“荒诞三部曲”,可以说,《局外人》意味着认识到荒诞,《卡利古拉》意味着反抗荒诞,再到《西西福斯神话》,加缪开始系统地论述荒谬。《正义者》作为加缪同样重要的剧作则丰富了加缪的思想:何为正义?何为爱?《反抗者》是了解加缪及其思想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散文作品——加缪结合其它作品中的思想,对于“如何在荒诞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给了明确的答案:反抗,而这部书与前面《西西弗斯神话》中提到的反抗思想更进一步,它结合了加缪在《正义者》作品里的思考,形成了极具人文情怀和人道主义的‘南方思想’。”

读《卡利古拉》,姜健不仅仅对照《局外人》等其它加缪作品,他还会联想起非纯文学领域的“玩意儿”。作为一个漫画迷,姜健第一次读到《卡利古拉》,就联想起自己非常喜爱的几部超级英雄漫画——《死侍屠杀漫威世界》和《死侍屠杀文学名著》,前者由漫威公司出品,讲述了死侍虐杀漫威英雄的故事;后者是衍生作品,“在杀光了漫威宇宙之后,死侍将屠杀之旅的目的地指向了给所有超级英雄故事带来灵感的世界名著!”姜健觉得,漫画里的死侍和卡利古拉许是一类人,觉察到世界的荒谬性后便想通过绝对的痛苦让人们获得自由。至于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那就见仁见智了。

每当谈到漫画,这位面相颇为憨厚的年轻人就会侃侃而谈。漫画和文学是姜健的两大谈资,只要调动起他的性子,他就不愁他没有话说。

到如今,我和姜建仅有两面之缘。一次是在706进行的“俄罗斯文学夜聊会”,那也是我第一次认识姜健,他对俄罗斯文学很感兴趣,那天晚上,他分享了自己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及黄金时代的看法。第二次,是在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戏剧成果展示的夜晚,我和他都有幸成为“VIP观众”,演出结束后,我们在咖啡厅闲聊了起来。

如今,姜健身在中文系的屋檐下,他坦言:“其实转专业不见得情况有多好,中文系也不是‘理想国’,也有不少问题,但最起码,我可以堂堂正正地看书了。”

象牙塔的生活已经难以满足他,所以姜健也会留心外面的有趣生活,正是由于好奇,他经由北辰带路认识到706。第一次来这家宇宙中心的青年空间,姜健的第一感觉,除了惊喜,其实也有些许惶恐。“太多不认识的人了,很尴尬……”尤其是对于他这样的轻度社交恐惧症患者。不过,多来几次后,姜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栖居地。他来到706,已经习惯直上二楼的图书馆。

私心里,姜健更喜欢六到八人的小型夜聊会,那种有交流、但不是“一人分享,众人旁听”的模式,就是那天晚上的俄罗斯文学夜聊会一样。那天夜晚,我们谈论黄金时代,谈论名流诗人,谈论我们自由的见解……

“夏日已然远离,也许永不复返,阳光如是温暖,然而犹嫌不足……”

我想,要获得一种见解,这样基于兴趣的夜聊,观点分享和话题探讨,许是一种不错的门路,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经历审视,哪怕没有最终答案,也留下了思辨。而且,当我们在此不期而遇,谈论无用之事,这本身,就足够留下回忆...

如何加入“706本书”读书微信群?

“706本书”是706图书馆最新的项目,目前是由蔡宗城负责,如果你经常来706图书馆,想自荐想被采访,或者也想来做这个项目的志愿者,或者你也想认识同样关注这个栏目的读者,想和他们一起读书和交流。

那你可以加下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微信czc1566),然后让他拉你到“706本书”读者微信群。

- END -

文字 / 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