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迎来“春节行情”!这十大坑你踩过没?

导语:1月14日至19日,183家银行共发行了1035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12%。由于春节前资金面再度紧张,今年新春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去年底的还高。然而,银行理财产品中,也不乏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下面耳朵君就带你看看银行理财的这些“猫腻”。

银行风险测评走过场

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依据至少应当包括:客户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风险认识以及风险损失承受程度等。

但事实上,多家银行网点的风险测评环节基本为走过场,不仅不客观,甚至可能要求投资者更改答案以“适应”他们主推的理财产品。

某北京地区银行的风险评估共计12题,耳朵君花了10分钟做完测试后得到的评估结果为“稳健”。看到这样的结果,客户经理立刻“好心劝告”,“这个结果不能购买好的收益的产品,最好重新测试并更改答案,你按我说的写。”

风险评估本应是为理财产品匹配合适的投资者的一道严格的流程,然而,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销售,忽视这一重要过程,甚至把理财产品的风险轻描淡写一番,只想着让客户赶紧购买。银行内部对这一现象早已见怪不怪,特别是春节前,“时间紧。任务重”,一些银行学会了“睁只眼闭只眼”。

在此,钱耳朵劝告大家,不能一味听信银行客户经理的劝告,一定要认真对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做好评估,正视自己的风险评估结果。

工作人员推销代销产品

除了“走过场”的风险评估外之外,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中还掺进了保险、基金等银行代销的产品。大家注意了!银行代销,也就意味着银行只是借了个平台,产品到底风险如何,收益如何,很多时候都是存疑的。耳朵君之前写过的《再判决!银行理财也出事,非法基金几时绝!》就提到了银行代销非法基金的案例。

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无论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代销产品,原则上都需要做风险评估,但是结果只对银行理财产品具有强制约束作用。如果您的评估结果是保守或稳健,仍然可以购买风险等级较高的股票型或指数型基金,不过在购买过程中会提示‘购买的产品超出风险承受能力’,您只要选择了解同意有关的风险就可以。”

另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则表示,“代销产品不需要进行风险测评。”

那么投资者们该如何分清是否银行代销呢?要注意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如果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就是代销产品的标识了。

凡是银行自发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就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只要在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输入该登记编码就会查询到对应的产品,如果查询不到,那就不是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切记!

银行理财也有亏损可能

最近,耳朵君收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同样的疑问,“银行的传统理财产品到底有没有风险?”在这里明确的回答您,有!

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受到部分投资者的欢迎,一是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

但投资者要明白,理财产品的稳赚只是传说,有的理财产品到期时,有可能得不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连本金也不保。

因此,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而忽视潜在的风险。

募集期有玄机

通常情况下,银行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因此,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

举个例子,某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5.5%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12月26日开始销售,1月7日才结束募集,1月8日起算利息。空档期是12天。这10多天的空档期,你能拿到的利息非常之少,实际收益率可能根本达不到5.5%的预计。

产品评级不一定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如某银行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黄色级别),其实这些评级往往不是第三方机构评的,意义不大。

风险提示要看清

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这些风险提示可能非常晦涩“婉转”,但投资者一定要多看看!

别做“甩手掌柜”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与产品的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

简单来说,如果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风险就高不到哪里去;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产品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另外,再次提醒注意银行代销产品,投资人一般对其难以判断,而其中绝大多数是信托类产品。此类产品一般承诺预期收益高于银行正规发行产品的2-3倍。但是,一旦该产品出现问题,投资人只能自认倒霉,因为你的合同上可是清清楚楚写着银行的免责声明。

“霸王条款”的产品绝对不能买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进行分成、对很多应该负责的风险声明免责等等,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

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对投资者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达不到预期收益率?那是因为你跟银行算法不一样啊!

银行理财有两大费率,一种在摆明面上,另一种是“隐形费率”。

如果你向银行工作人员询问购买银行理财是否有手续费,通常情况下得到的回答是“不收取任何手续费”。但是,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

换句话说,大部分银行在售出理财产品时会一次性收取一笔费用,这笔费用的名称从管理费、托管费到销售费各不相同,而且每个银行的费率不同,银行在计算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时,已经将这部分费用考虑进去了。

理财产品还是保险?

购买的一款银行的理财产品,但实际上是一份保险。这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

据媒体报道,有客户在某银行办理业务,遭遇到银行员工推销一款理财产品,并称该理财产品附送一份保险产品。但过了段时间,该客户去银行支取本息时才被告知,他其实购买的是一份分红险。如果办理退保,要扣除3万多的违约费。新华网此前也曝光过类似的案例。还是那句话,睁大眼睛看合同!

春节将至,希望大家都能买到称心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