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学界“六剑论道” 企业面临的未来究竟长什么样?

4月29日,中国管理学界的六位名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魏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武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忻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肖星、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周宏骐,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园上演了一场“六剑论道”。这一幕,发生在华章书院和原点学习社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如何学习”的主题活动现场。

“今天的管理者会遇到两个挑战”,陈春花在现场表示:首先,管理者需要在新型的组织文化中转变为被管理者;其次,企业要做到“既做变化、又保持取得绩效”。而后者正是她目前最大的担心——如果只有融资而来的现金流,而无法探索出真正的盈利模式,企业就难以保证自身稳健的发展基础。

“魏朱商业模式”的理论奠基人之一的魏炜,将目光投向指数型增长组织。他观察到过去30年内的优秀企业,其商业模式都不一样。但是其中的共通处在于,它们都为自身的发展设定出一个超乎想象的增长目标,将顾客行为,顾客和企业之间,企业和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行为数字化,并通过智能化,极大程度地放大了业务处理能力。

同是“魏朱商业模式”开拓者的朱武祥,正在帮助企业重新看待自身所涉及的金融问题——金融研究的本质其实是经营。以后金融理论体系会分两个层次,右侧叫资产管理,左侧是公司金融。

“从2002年开始,中国营销分成了三个阶段”。周宏骐分析了中国营销的演进阶段。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来临以后,创造价值的方法、工具、逻辑跟以前不一样了,但营销的本质是依然是为客户创造感知价值。而目前,企业需要做到“新营销组合”,实现强内容、强社区和场景连接。

在专注于会计管理的肖星看来,企业看待报表的思路也需要发生变化。过去根据净利润判断公司价值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财务数据将成为拆解公司结构的一份新的“体检报告”。

而在忻榕眼中,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无论哪种战略和商业模式,归根结底还是“经营”的问题,落脚点其实是人。如今的一线员工需要培养出创业的能力,中高层管理者则要成为一线管理者的教练,而顶层老板要做的是机构设计。企业即将演变为一个开放式的组织。

在互动环节,六位教授与现场观众、参与直播的百万名网友,就团队管理、营销4.0、企业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表示,未来已来,无论是企业的学习方式,组织结构、抑或是战略发展、营销策略,都亟待进一步的革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