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7国新能源利好再现,中国企业这次该投什么、怎么投?

11月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进军欧洲能源市场前的政策指南》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欧洲多国可在生能源政策或将出现进展。

根据彭博新能源的统计,在15个主要的欧洲国家中,包括德国、英国、法国在内的7个国家,具体的利好表现在淘汰煤电、增加碳税、项目规划等诸多方面,但不同方向的利好,都指向一个结果,就是可再生能源在欧洲将回暖

过去几年,与北非、中东等地的市场相比,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根据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的数据,欧洲可再生能源投资额大幅下滑——2015年,欧洲可再生能源投资仅为488亿美元,是过去9年来的最低。

但今年以来,特别是在二季度之后,这种情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原因有二:

首先是经济原因。

2014年后,欧洲经济逐渐复苏,在2016年后更为明显。随着工业和服务业都呈现出回暖态势,用能需求也开始上升。与此同时,欧洲多国政府出于对减排的考虑,希望大力压缩传统能源,于是两个结果出现了:一是大量能源项目被重启;二是集中式风机和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增能源的主力。

其次是政策原因。

根据彭博新能源的研究,当下,欧洲多数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正在趋好。2017年第二季度,在欧洲32个国家里,有多达八个国家支持政策力度减弱的国家,但在第三季度,这个数字已经减少到四个。而下一步,更多欧洲国家将出现更多的新能源项目,而企业也将获得更多机会。

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做的项目多,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回报就一定多。对于欧洲市场,表面上回报率高、购买力强,但实际上钱已经不好赚——过去,严苛的法律、激烈的市场是主要阻碍;当下,多变的政策、待察的收益是头号问题。

面对新问题,投资者或已很难找到赚快钱的“一锤子买卖”。可行的方法,是不仅要去“卖产品”,更要去“卖服务”,从运维等环节,以及与当地的长期合作中有所斩获:

首先是运维收益。

当下,中国不少企业在欧洲在运项目中,几乎都提及了“参与运维”。过去的经验是,项目建设环节的利润较高,而运维环节的利润较低。但当下,情况发生了逆转,竞价上网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制造环节必或将迎来微利时代,而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将出现在运维上。

以光伏为例,当前,多家光伏企业在探讨“走出去”的话题时,都强调要把卖产品变成卖服务,因为只有后者中包含的设计、管理等等环节,才有望带来更高的回报。

第二是项目收益。

当前,完成一单买卖后,实现再次合作已经是一些企业的套路——2015年,也就是中广核收购法国Fujin风电项目之后的第二年,中广核又与同一家公司合作开发漂浮海风先导项目Groix。

尽管第二次项目也经过招标,但中广核的经验仍然值得借鉴。欧洲市场可以做的项目多,并不意味着最终的回报就一定多。在这里,表面上回报率高、购买力强,但实际上钱不好赚——严苛的法律、激烈的市场都会阻力,而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单打独斗的难度也仍然较大。

因此,在既有项目获得合作者认可的基础上,充分借助当地合作者的力量,连续拿下更多项目,不失为一种长期作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