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胜:我坚持传统工艺制茶,茶叶的品质就是我的人品,我的生命

11月18日下午,“正山堂·岩语·三两” 新品发布会在武夷山悦华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精英、一线茶企掌门人、茶叶经销商齐聚武夷山,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岩语总经理江佩先生介绍了三两产品市场合作政策,双赢互利的政策促使现场达成签约,签约金额约四百万元。

岩语·三两,是岩语产品中的高端岩茶产品,包含长久、厚道、骨气三款产品。由陈安胜老师亲自把关制作,口感醇厚、岩韵足。都说茶人做出的茶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在“正山堂·岩语·三两” 新品发布会上,陈安胜老师一句“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夷山茶人,一辈子都在和茶打交道,今天各位聚在这里喝我做的茶,我很开心。”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匠人的质朴与坚守无需过多的阐述,直击人心。

笔者:陈老师,手工制作岩茶要经历哪些环节?三两的产品在制作工艺上有什么讲究?

陈:手工制作岩茶要经过‘采摘—倒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捡剔—焙火—归堆—拼配’等十多个环节。三两产品整个制作过程我都很严谨,尤其两次倒青、三次焙火,是最为关键的工序。因为原料珍贵稀缺,我采用日光萎凋与室内萎凋相结合,使得三两的产品外形条索特别干净整齐,不会碎掉,泡开的叶片也非常漂亮。三道焙火,每一道都要非常严格精准。岩茶,焙得好,就是上等好茶,焙不好,就白去了一年的心血。

笔者:日光萎凋与室内萎凋的区别在哪里?

陈:日光萎凋就是晒青,将青叶均匀摊放,利用太阳的光能和热能,让青叶水分蒸发,阳光要斜射,要通风,这个方法加工量小,耗费的劳动力比较大,室内萎凋,温度、湿度相对均匀,叶片水分均匀的流失,促进青叶内物质转化。

笔者:所以说三两的产品经过两次倒青,坚挺的青叶变柔软了,摇青的时候就不会把叶片摇断、摇碎,是吗?

陈:是的,倒青环节对武夷岩茶的香气起着重要作用。

笔者:陈老师您方才说三两的产品都是手工碳焙的,而且还是三次烘焙,经常饮用会不会上火?

陈:三两的产品是今年春茶时节制作的,并且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退火期,焙火的火气早已消散,在退火过程中,内含物质水解、氧化,这滋味更加醇厚绵柔。

笔者:三两的产品是今年春茶时节制作的,那茶叶是什么时候采摘的?要求是什么?

陈:三两产品的采摘主要集中在五月份,手工采摘,今年春茶时节,晴天特别多,十分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采摘三四叶,“开面采”,茶的青叶和人一样,随着年龄增长,内涵也随之增加,从茶芽到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青叶的内含物质结构和比例都不一样。在做青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叶片内含物外溢,互相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保证最好的茶叶滋味。

笔者:常听人说好的武夷岩茶,岩韵明显、带有蛤蟆背,到底什么是岩韵、蛤蟆背呢?

陈:蛤蟆背是指叶底会出现凹凸状的砂点,就像蛤蟆背上的皮肤一样。这是焙火工艺的体现,焙火焙的充分、到位,才会出现的特征。而岩韵这个东西,我做了四十多年茶,对于我来说,岩韵是立体的,由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的。武夷山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三两产品的岩韵基石就是来自于三坑两涧的核心产区。我们的茶树扎根于岩石之上,吸取日月精华、山川因子,这就是岩韵。

笔者:俗话说“藏得深红三倍价”,那三两的产品耐得住时间考验,可以存放吗?

陈:是的,我坚持传统工艺制茶,茶叶的品质就是我的人品,我的生命。

笔者:最后想请陈老师讲一下三两三款产品,长久、厚道、骨气的不同。

陈:长久重香,柔和绵长,水中带甜,回味悠久。厚道重水,醇厚顺滑,茶韵幽香。骨气重韵,岩骨花香,霸道浓烈。

在和陈老师交谈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陈老师早已将 “做茶”这门由父亲传下来的手艺做为安身立命的根本,陈老师因为年年浸染着茶叶,而有了茶的本色:静默、持重、内敛,不多言,不居功。感受到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复杂,武夷岩茶手工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其工序的复杂,技艺的高超,耗费时间之长,劳动强度之大,制约因素之考量,是任何其他茶类难以超越的,是人类探索茶叶品性,战胜其苦涩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里程碑。

岩语·三两,岩间珍品好茶,为每一个知茶的你而来。如果你是资深茶行业从事者,如果你也爱岩茶,也喜欢玩茶,如果你不想错过岩茶最好的时代,欢迎加入正山堂·岩语团队,成为岩语的城市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