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笼罩中国经济, 人民币遭多头拉扯

“资产荒”这个名词在中国的理解是投资者带有过高的投资希望,也是在中国经济繁荣时代所带来的略根性。随着世界大环境经济体系的下滑以及实体资产反馈率底下,得不到预期想要的效果。那么就将迎接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资产荒”的最终解决办法就一个,降低投资人对资产回报率的比例。

人民币跌的有点让人意外,可谓几经沦陷。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的首个月中,人民币在这个月内的贬值幅度达到1.6%,这是重来都没有过的波动幅度。11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7734,贬值93点。十一之后人民币走得跌跌撞撞,究竟为什么?

人民币连日“跌跌不休”,普通民众购汇热情也高涨起来,这让银行外汇现钞趋于紧张。据悉,银行已加强管理,尤其针对“个人分拆和重复购付汇”业务。另据中国银行某负责人透露,目前外管局有一个大数据监控体系,银行对于个人客户在银行购汇任何动作,都要做国际收支申报,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多人分拆购汇后汇向同一个账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市场波动,逾万亿个人投资者保证金流出股市,土地市场成了吸纳这股洪流的一个重要渠道。而随着调控政策的趋紧,资金在楼市和股市之间的流向也面临变局。

这是中国人有钱人的资金又被套住了,随着楼市的慢慢吸纳,中国最大资产泡沫也就形成了。2012年以来,土地市场的边际贡献就超越基建,成为影响我国GDP走势的最重要因素。

然而现在资金出现恐慌,资本炒家秒开始躁动,而股市这种要死不活的状态,又令资本望而生畏,再加上年底股市黑天鹅多,11月的美国大选结果公布,12月份美联储加息的风险,1月份的换汇额度恢复人民币面临贬值的风险,这一系列的潜在“黑天鹅”导致资金不敢大肆进入股市。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激荡难安,很多人都认为罪魁是美联储加息。小编认为,美联储加息升温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避险和逐利是资本的特性,无论跨国企业、国际热钱还是境内资本均是如此。随着长期投资回报率下降、套利空间逐渐缩窄、叠加实体经济疲软,资本外流不可避免。

中国目前对外投资的需求比较大,对外投资增长快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也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资本流出在加快。

值得留意的是,我国虽以“踩线”的姿态跨国中等发达国家,但人口增长率却已来到先进国家水平,并且尚未见到拐点。这意味着,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借助内需引擎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大幅衰退。此外,随着人口结构日益老化,将陷入总体需求长期不足的经济低迷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