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一年级学生造复古电话

教学生造复古电话 从一节科学课看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方式

从最近各种消息来看,一年级开科学课,已经是箭在弦上的事情了。现在的科学课的课程标准一直都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有科学课。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就是一个断层。这次的改革,算是把幼儿园到小学进行了系统的衔接。那么一年级的学生思维特点是什么,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已经发展到什么水平了呢?

一年级学生普遍活泼好动,纪律观念和规则意识较弱。这是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纪律意识和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他们可能在课堂上的很多表现是随性的。我给孩子们上的内容是《土电话》,制作土电话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分别在两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打孔,然后用细毛线连接起来,然后两端用牙签固定。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通常只需要简单的描述怎么制作即可。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我发现没有实物展示,学生就几乎没有思维产生。所以,在课堂上讲解如何制作土电话时,我利用实物投影的方式,一边做,一边讲解制作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遇到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或者重要的地方,还可以多讲几次,讲明白讲透彻为止。

一年级的学生对未知事物有自己的童真解释。土电话终于打通了!孩子们非常兴奋。不停地招呼同伴,互相打电话。“电话是如何打通的?”“你是怎么听到对方的声音的?”“打通电话的时候,用手摸棉线,有什么感觉?”……在孩子们打电话的时候,我不失时机地问正在玩得兴高采烈的学生。孩子们也把他们最童真的回答反馈给了我。

老师:怎样才能打通电话?

学生:拉直绳子才行。

老师:打通电话后,绳子有什么变化?

学生:绳子在摇动。师追问:怎样摇动?生:上下摇动

老师:打通电话了吗?

学生:打通了。师:绳子有什么变化?

学生:在振动(同时用手捏住绳子)

老师:打通电话后绳子有什么变化?

学生:手摸着绳子痒痒的(并哈哈大笑)

老师:怎么打通电话的?

学生:电线,(手中的毛线)是电线!

老师:毛线是电线吗?生:没有回答

老师再问:这边的声音是怎么传到那边的?

学生1:因为绳子在振动

学生2:因为声音在钻地道!(兴奋地说)

老师:当绳子是松的时候,能打通电话吗?生:不行

学生3:声音就害怕了(所以打不通)

老师:打通电话后绳子有什么变化?

学生:手摸上去有麻的感觉

老师:打电话的时候,声音是怎么从一边传到另一边的?

学生:线是空心的。(意思是从空心的中间传到另一边的)

老师:我们刚才实验的线是空心的吗?生:实心的

学生2:通过振动,从这边“发”到那边的

老师:那么这根线有什么作用?

学生:声音在上面振动

老师:用手捏住绳子能听声音吗?

学生:不能,被挡住了,被剪短了(两根手指像剪刀)

每一个孩子的回答,都是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并不相同,他们有着各种各样自认为合理的解释。这些解释有些看似忍俊不禁,有的简单幼稚…….但是,这才是孩子最真实的想法,也是一线老师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对新奇的事物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虽然他们的注意力可能只能集中十几分钟,可能他们的思维水平发展还很不足,可能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很欠缺,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他们去发现和探索。看来在一、二年级开设科学课是势在必行,也是符合孩子们的认知体系和思维水平的发展规律。 (胡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