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公车问题:统一标识仅是第一步

时事评论 解决公车问题:统一标识仅是第一步 公车长啥样?老百姓如何一眼就认出公车?近日,不少家住草场门附近的市民发现,路上时不时行驶着贴有“公务用车”字样的车辆。3月24日,记者从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到,省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标识化喷涂工作已经启动,各市县标识化工作也已经陆续展开。以后老百姓不用看车牌就能一眼认出公车。(3月25日 新华网) 公车问题一直是纪检监督部门和媒体曝光的热点,也是人民的痛点。 过去,许多人把公车比喻成特权车,似乎只要有特殊牌号,就能在马路上畅行无阻。公车文推牵涉到权力与利益,公车私用说道底与侵占公共财物并无区别。因此,谈到公车问题都是民愤极大的腐败顽症。 公车长啥样?有什么特点?通常情况下,公众的一般认知是看见有“警察”、“法院”、“城管”等字样。但殊不知,有些公务用车由于诸多原因却没有标识,而诸如公车超标、公车私用、公车浪费等的公车问题往往大多都出自此类没有标识公车。因此,对公务用车统一喷涂标识,公车“带标”上路。这种健全公车管理、主动接受监督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值得点赞。 公车统一标识是进步,但也仅仅是第一步。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做法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车问题,但倘若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这样做的意义也就止于此。譬如,如果“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等公车开支不能及时、全面的公开,将催生公车上私牌的现象,或者领导坐公车办公事,寻租者再送一辆私牌车供其办私事等腐败新模式,由于外界根本无力作更深入的介入,所谓的监督难免就限于“目之所及”的层面,当然达不到解决公车问题的目的。 公车统一标识验明正身早已不新鲜。在中纪委明确表示,将试点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之前后,云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先后就试点公车统一标识,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未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等制度机制,以及健全的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的制度机制。对外将公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处理,或者虽然处理但不告知公众;对内仅在单位内部批评了事,甚至连内部批评都没有,那么公众也会失去监督的动力和信心,同样达不到解决公车问题的目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公车改革艰难,但其关乎防止腐败,关乎公共利益,注定了其任重而道远。公车“带标”上路虽仅仅是解决公车问题迈出的第一步,但意义也很深远,只要车问题全部对社会公众公开透明起来,交给百姓群众更多监督权力,很多久治不愈的“顽疾”,很多都能“痊愈”。(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