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郁玮:战火中感受中国力量

2014年3月,郁玮(右一)采访以色列海法医院战备演习。

这就是我曾经生活了三年的那片土地。刚才那些震撼的画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

2012年的秋天,23岁的我,被派往耶路撒冷从事战地记者工作。

那是到达后的第17天傍晚,我正在准备晚饭,忽然听见“呜——”的声音,我怔住了——没错,是防空警报!火箭弹来了!

街面上,行人开始向楼房里奔跑,车辆也都就近靠边,人们跳下车,寻找最近的掩体或在车边蹲下。在短暂的慌乱之后,我决定带上相机,下楼采访。

“你不要命啦!这个时候出去是会死人的!”就在我即将踏出楼门的那一刻,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一把扯住了我的胳膊。

后来我知道,她叫Mira,我的犹太邻居。我们常常一起聊天,只要一提起巴以冲突,她就会愤怒、暴戾地不像一个女人,狂躁地咒骂身边的一切,骂政府、骂敌人、骂血腥的残杀。每每当她激动的情绪无以复加的时候,她总会把头转向我,问我,你们中国什么样儿?肯定不会有火箭弹吧。她眼神中闪烁着憧憬说,要不下次你回去,带我一起去看看?我好想在没有战争的地方多住些日子。

对于身处战地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中国的兴趣,绝不仅仅是好奇,还有着深深的期盼。

加沙,那个世界上最大的“隔离区”,那个地中海畔美丽而绝望的所在。驻外的第二年,我第一次去那里采访,在一片废墟中,一个哈马斯小伙子,带我们下到位于加沙与埃及边境的走私地道采访。他一米八左右的个头,十七八岁的样子,娃娃脸庞上洒满阳光,胸前却挂着一把AK47。他原本十分警觉,在看到中国记者后,却显得很兴奋,不时地偷偷拿眼瞄我,被发现了,就低下头,露出腼腆而羞涩的微笑。他叫艾哈迈德,他说他是对手眼中的恐怖分子,但是他只是想守卫自己的家园。他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踏出加沙半步,他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派去执行一项不能回头的任务。他也可能,此时此刻,已经在空袭中倒下。

他告诉我就在我采访前不久,他看新闻里说中国中东问题特使才刚刚到访巴以地区。他说,他希望看到一个中立的、负责任的大国,帮助他们摆脱现在的困境。

当地人对中国的好感绝非没有缘由。我在以色列遇到过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她一听说我是中国记者,就拉着我,邀请我上她家去,说有好多话要对我说。一进门,我看见墙上挂着一组中国水墨画,她说那是她退休之后自学的。

96年前,她出生在哈尔滨,后来在天津念小学。在20世纪初沙俄的排犹浪潮中,她的父母,逃往了中国东北。是中国的包容和收留,让她的一家在大屠杀中免受迫害。二战以后,她来到了以色列,从此,再没有机会回到中国,但她对中国的牵挂却从未停止。上了年纪后,她让孩子们去中国替她走走看看,把他们在天安门、东方明珠和迎客松的照片都洗出来,挂在墙上。她一直从新闻里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她更希望通过中国记者了解这片,给了她生命,养育了她的土地。

中国和巴以之间的桥梁绝非只有历史。

在一场战争过后,我去往巴以边境的一个小村庄采访,忽然见到了一个来自江苏的师傅,他在以色列两年了,专门为被火箭弹袭击的百姓家里修房子。中国师傅效率高,手艺好,修补了墙面的伤痕,也修补了老百姓心里的伤痕。

一周前,我和一个以色列朋友在北京又见面了,她很开心地告诉我,她的新工作是为以色列的创业公司,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她说,中国现在的强大,带来的不仅仅是商机,更是和平与发展的机会。以色列人对“一带一路”政策的了解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大家对战争厌烦了,都希望能过上好日子。

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生前在采访中曾和我谈起,“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有着共同悠久的历史和相似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过上了国富民强的好日子。巴以地区应该向中国学习,聚焦改善本国人民的生活,和平才能早日到来。”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炮火中持续了几十年的冲突或许还将继续,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展望未来新的机遇。不止一个以色列人问过我关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丝路精神”究竟是什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贡献、中国方案正在启发他们关于战争与冲突、和平与发展的新思考。

我很幸运,我是中国记者。我很幸运,我人生中第一次驻外,去到了巴以地区。更为幸运的是,能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记录奋进的中国;能够在气象万千的大时代向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讲述中国故事;能够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决心,与我的祖国一起,迎接伟大复兴的到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又到秋日,中国必将书写新的传奇。

(郁玮,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编辑,2009年进入新华社。在耶路撒冷驻外工作期间,长期关注巴以局势、中以关系及犹太文化相关话题。在两次巴以军事冲突期间,多次前往战地一线采访。采写的《以色列借助科技创造节水农业奇迹》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回国后,继续关注中外交流、国家安全等话题,就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经济指数国际话语权、国家形象外宣等采写多篇内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