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上英语培训班 孩子入班考试故意交白卷

河南商报记者吴智星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几乎没人知道起跑线在哪儿,只知道别人一直在跑。这可能是家长们焦虑的原因。于是,他们给孩子报了N个培训班,让孩子上课如赶场。古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这些父母正陷入焦虑,“都快把自己逼神经了”。

对于给孩子报多个培训班,家长怎么看,而老师们又怎么想?

孩子上辅导班家长们的爱与愁

孩子同样的错犯了三次

妈妈辅导时急得动了手

早上6点40分,郑州的严静(化名)准时叫醒儿子,让他读单词。而她在一旁,用手机录成小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之后再截图,发给培训班的老师。从今年暑假开始,天天如此。看着孩子惺忪的睡眼,严静心里也有些难过,“但是本来基础就差,再不学,更赶不上了。”

儿子刚上二年级,严静渐渐了解到他与同龄人的差距,“别的小孩元音、辅音啥都知道,词汇量也比我儿子多很多,不补的话,永远追不上。”从那以后,严静就开始给儿子报英语班、数学班。每天下班回家,严静就坐在儿子旁边辅导学习。

前一段时间,严静带着儿子去参加英语拔高班的入班考试,但是儿子故意交了白卷。“会做的都不做,空着,气死我了。”严静事后从培训班老师那了解到,儿子说:“我要是考好就要进班了,就会有更多的作业,我才不呢。”

有一次,她辅导儿子数学,“不用公式一步步来,本来能写对,非写错”。那一天,同样的错儿子犯了三次,严静打了他一耳光。

“事后后悔死了,当时自己根本就控制不住。”看着儿子哭,严静心里很不是滋味。

严静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儿子后来对她说,她以前从来不发脾气,现在和以前完全两个人。从那以后,她跟儿子商量,儿子听话,就奖励小红花,可以换礼物。

如今,严静又有了新念头:放弃自己国企的工作,做一个全职妈妈,照顾孩子学习,“都快把自己逼神经了”。

每周陪孩子上四个班

记了各种厚厚的课堂笔记

郑州李女士的女儿上四年级。她给女儿报了奥数、新概念英语、钢琴、跳舞四个培训班。每次上课,李女士都会陪着孩子去。

李女士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整理笔记。老师在上面讲,她也在下面听,每20课时,她就能记一厚本。

李女士每天见到女儿就问“作业写完了没?”“英语卷子写了没?”“奥数呢?”一项一项,李女士必须问到。“她想偷懒,不可能,我记得比她还全呢。”

有一次女儿告诉她:“就知道问作业。”

女儿写作业,李女士就在旁边盯着。“她不睡觉我就不能睡,每天都得弄到晚上10点多,有时候还学到晚上11点多呢。”

成绩下来是李女士最心焦的时候,“要是成绩不好,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得不到回报,孩子也可怜。”

李女士为了让孩子早起,自己定了6点的闹铃,但是每天“心里有事,5点半就醒了”。

周四晚上奥数,周六上午英语、下午钢琴,周日再上舞蹈。“从幼儿园开始,妞都没休息过,不像我们小时候,在院子里疯跑。”

和李女士女儿同班的女孩,光英语,家里给报了三个班,“两个应试班,一个口语班,孩子就像赶场子一样。”

对于报班这件事大家看法不一

家长:别人家孩子都在报班自己孩子不学就要落下

郑州市民郑先生的女儿现在读初三,他花了两万多元,给孩子买了130多个课时,“物理、化学、数学,想学哪个都可以。”

为了给孩子补习、贴补家用,郑先生开过文具店、摆过地摊、送过快递,工作之余,会去跑几单“摩的”。最近,他刚刚换了个工作,跑业务压力很大。

以前,郑先生坚持“孩子的童年,玩呗”。女儿上四年级的时候,身边不断有人问他:“你孩子上啥补习班?咋还不上补习班?”说得多了,渐渐改变了郑先生的想法。有一天,他在QQ空间发了一条说说“你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给你一个不快乐的小升初”。“也算是一种跟风吧!”郑先生说,从那之后,培训班就成了女儿的日常。

郑先生说,有时候家长也是很无奈的,现实在那摆着,孩子得靠自己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报班只是一个辅助。百事通不如一事精,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太强大了,都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孩子们现在可能感觉很痛苦,但是走上社会以后就会感谢父母。

严静和李女士也都表示,给孩子报班都是因为别人在学,自己孩子不学就要落下,害怕以后没有竞争力。父母也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老师:家长的心可以理解但报那么多班没有必要

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老师马朕说,有家长觉得每个老师讲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报了很多班。家长的心可以理解,但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孩子一直在学习,消化吸收的到底能有多少?报太多班有些本末倒置,经常说学生学习累,其实更多的是奔波得太累。

郑东新区康平小学老师苏屹认为,部分家长比较盲目,并不是太了解孩子,报那么多班其实没有必要,学生需要充足的娱乐和阅读时间。

河南省实验中学老师崔矿山说,对于给孩子报班要区别对待,有的学生确实需要补,但尊重孩子是个底线,也是个原则,适可而止,不要太多。家长平时要加强和老师沟通,听取班主任建议。以前有个学生,报辅导班以后,来学校上课不听,把培训班老师和学校老师做对比,有这样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学校课堂是主食,主食不能丢。

专家:家长得和孩子多沟通报班要考虑孩子的心理

河南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管是经济压力还是心理压力,大部分的家长都选择了“憋着”,压抑自己的情绪。就此问题,心理咨询师杨勇超建议,当家长觉得压抑时,不要憋着,有条件的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咨询,释放和转化不良情绪。此外,家长的情绪,孩子都能感受到,还是要和孩子多沟通。

杨勇超对河南商报记者说,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给孩子报班还是要结合孩子的情况,不能盲目,要考虑孩子的心理。

杨勇超认为,家长在报班之前,就应考虑到孩子兴趣,如果给孩子报了他不感兴趣的班,可以通过奖励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