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新规:外援政策烧钱,U23 政策烧脑

16 日上午,中国足协正式发布公告,确认从 2017 赛季开始执行联赛新规。实际上,在前天的中超、中甲联席会议上正式通告各俱乐部后,此事已经不可能再有回旋余地。尽管反响很大,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奉命行事的足协都只能当做听不见。

足协公告 " 顺应民意 "

足协在公告中提到,在 15 日召开的中超、中甲俱乐部联席工作会议上," 经与会的中超、中甲俱乐部代表讨论,中国足协同意对 2017 赛季中超、中甲联赛的相关规程内容进行调整。"

听起来,足协此举完全是顺应民意,但据与会代表透露,决定根本都不是足协做出的,更谈不上与会代表讨论。前不久,体育总局通过官网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谈及了中超投入等方面问题。16 日,足协在公告中亦提到," 针对中超、中甲联赛近期出现的俱乐部非理性投资、高额支付国内、国际球员转会费和球员薪酬等情况,将出台一系列的措施和举措,规范俱乐部的运营和管理。" 调控就这样自上而下突然到来。

因为意外,所以惊愕。不过,对此持有激烈反对意见的俱乐部并不是太多。" 应该说,出发点还是好的。现在中超、中甲投入确实太疯狂了,降降温不是坏事。" 一位与会人士坦言,虽然在方式上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大的方向还是得到了很多俱乐部的认同。相比之下,倒是舆论抨击更严厉些,一是因为新规的出台违反程序,二是公然挑战了 " 管办分离 "。

多余的外援成了烫手山芋

因为外援政策的突然调整,很多中超俱乐部的巨额投入都打了水漂。目前,绝大多数中超球队都拥有 5 名外援,有的甚至更多,如何将合同期内的多余的外援处理出去,成了一个难题。

譬如上港,新签了奥斯卡、艾哈迈多夫,队中还有天价引进的胡尔克、埃尔克森,再加上外租出去的孔卡、埃弗拉,外援本来就已经过剩。现在每场比赛只能使用 3 人次,俱乐部更要仔细权衡。不管将谁放到板凳上,都是巨大的损失,更麻烦的是,外援们的合同期长达三四年,想要送他们走都不那么容易。包括河北华夏,旗下外援多达 7 人,损失更大。

这可能会 " 便宜 " 了中甲。在外援问题上,新政对中甲并无直接影响,但在大批外援被同时弃用的情况下,尚未选定外援的中甲俱乐部或许会扮演接盘角色。

U23 球员政策漏洞百出

如果说,对外援加以限制,还可以降低俱乐部运营成本、给本土球员创造更多机会,强令至少 2 名 23 岁以下球员进入 18 人名单,其中至少一人要进入首发,却有些 " 胡作非为 " 了。

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一是 23 岁以下优秀球员身价激增,上个赛季,不少中超、中甲俱乐部基本上都没有使用年轻球员,现在,他们必须想办法挖人了;而在新人尚不足以很好地担负起主力职责的情况下,有的球队可能就要走极端,开场不久就将 23 岁以下球员换下。其他如大名单中报多少 23 岁以下球员合适,联赛中途新人受伤该怎么办,将来国奥队在联赛期间还怎么集训等问题,无不拷问着足协智慧。

调控是有其积极一面的,只是,规定太过具体,反而适得其反。中国足协在公告中同时提到,接下来还将对俱乐部青训、基地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打击阴阳合同、签字费等违规违法行为,规范俱乐部财务制度、进行第三方审计等," 促进俱乐部实现独立自主的健康运营 "," 以保证职业联赛长期稳定发展。"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