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NBA更好看了?有待商榷

苏群老师近日发表观点:“现在的NBA更好看了,只是老派球迷不习惯而已。”

作为一名普通球迷,我非常尊重苏群老师,特别是他渊博专业的篮球知识和冷静客观的比赛立场,和有些篮球媒体人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噱头效果,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是对于这个观点我还是不敢苟同。

我也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乔丹的“公牛王朝”时期开始看球的:那个时代的NBA球队非常注重防守和对抗,讲究一对一甚至一对N的单打能力。

乔丹被称为“篮球之神”就是因为能在激烈的对抗中通过各种高难度,类似杂耍的动作把球投进,从而脱颖而出傲视群雄。

作为乔丹的对手伊赛亚-托马斯,査尔斯—-巴克利,卡尔马龙斯托克顿等等也都是硬茬子,只不过是不幸遇到了这个伟大的对手。所在球队的战术打法也是风格迥异:马龙和斯托克顿教科书般的挡拆,巴克利的“屁股功”,活塞坏孩子军团制定的“乔丹法则”等等都能让人觉得看点十足。

“后乔丹时代”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期,涌现出了科比,麦迪,加内特,邓肯,艾佛森等等等一批技术特点鲜明性格迥异的球星。而他们所在的球队,也有三角进攻,普林斯顿,还有老布朗,斯隆等铁腕治军下的缜密打法,可谓五彩纷呈,丰富多彩。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也就是说允许事物的差异性才是世界变得美好的原因。

我们欣赏到的篮球比赛的精彩时刻,都是在激烈的对抗中完成的,比如:UFO卡特的“死亡之扣”,科比美如画的后仰,麦迪销魂的干拔。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激烈的对抗中才能最大程度的挖掘出人的最大潜能?

而现在的联盟中30支球队中百分之七八十的球队在“魔球”理论支撑下都是运用这类战术:要么就站在三分线外扔,要么就四平八稳的踩着欧洲步向里面或上篮或碰瓷,场面太单调了。精彩隔人扣篮场面出现频率不断下滑,就连最基本的背身单打也很少有人在用。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把篮球比赛硬生生的变成了一场射击比赛。

一件事物不论它看上去多么美好如果大家一窝蜂的去搞或者一刀切的去弄,最后结果总不是特别好。留下画虎不成反类其犬的笑柄。

这样不论从篮球比赛的观赏度方面还是从篮球的长远发展来看都不能说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