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不跟风共享单车,专注骑行运动

骑行社区行者今日宣布获得5000万元的A+轮融资,由头头是道基金领投,奥银湖杉、银杏谷资本跟投。这一轮资金到账后,蒋旻宸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围绕行者App,在骑行运动领域完成更多线下布局。

在此之前,曾有不少投资人拿着上亿元的资金找到蒋旻宸,希望他杀入共享单车领域。“我也纠结过,动摇过,” 蒋旻宸坦承。但最终,他拒绝了。

蒋旻宸的拒绝理由是,一方面团队基因不擅长做靠地推这些“杀出来”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运动自行车前景更好,更有价值。

“骑行市场将来比滑雪市场还大,现在行者还是沿海用户居多,将来内陆城市也会起来,” 蒋旻宸说。目前,中国骑行人口仅为1000万,占总人口比不到1%,但在北美,这个比例超过10%,欧洲高达20%以上。因此蒋旻宸预计,几年后,中国骑行人口会突破一个亿。

另一方面,骑行属于高频次项目,且门槛较低,“有点像徒步,但骑车可以到达更远,”蒋旻宸表示。但他更看重的是这部分人群的高净值,“我们的用户基本都是30-40岁的男性,每年花在后续消费上的钱,差不多和买车的钱一样多。”

从这个角度说,当人群基数增长,个体的消费潜力也被进一步挖掘时,骑行市场将更具想象力。

行者要做什么?

差不多两年前,当行者用户还只有100万时,蒋旻宸毫不犹豫地花了数百万元买下这个 App,“当时也没有想好买来怎么做,但直觉告诉我这是对的,就跟买房子一样,需要一些冲动。”

时间证明,他的冲动并不是莽撞。行者的用户数现在已经增长到500多万,功能上也更加完善。

骑行运动极度依赖线下俱乐部与车店,这也成为行者未来的发力方向。

“我们要在现有的15万个俱乐部队长中,发展1万个队长做线下服务,”蒋旻宸表示,“他们原来组织活动都没有收入,但俱乐部只有经营才可以更长久。”按照这个思路,行者会帮助队长建立SAAS系统。如北京海淀区的骑友们可以选择本区域的俱乐部,购买北京西郊的短途骑行产品。

在车店方面,行者会选取3000多家车店作为深度合作对象,做一个车店版的大众点评。“线下车店受到电商冲击,现在活得很不好,但又是骑友的必需品,希望给他们做导流。”

在骑行爱好者之外,蒋旻宸更希望扩大骑行人口基数。和旅游结合,就是他看到的一个好机会。

蒋旻宸为行者勾画了一个骑行运动市场的未来。

目前行者已经和300个景点合作,包括千岛湖的6个驿站、太湖的4个驿站。这些由地方政府承建的驿站,能获得船票、住宿等方面的财政补贴。行者就负责为这些驿站提供标准化的打包服务,深度骑行用户每年可以使用5、6次。

但蒋旻宸希望,这种面向大众的产品能更多吸引小白用户,“如果有5%的转化率,那么就能发展更多骑行爱好者。”

此外,行者还成为500多场自行车赛事的SAAS平台,为这些比赛提供报名入口、成绩查询、电子证书等服务。

在行者App上,用户可以看到500场骑行赛事的信息并直接报名。

赛事和旅游已经开始创收。在这些业务的基础上,蒋旻宸认为保险会成为未来另一个收入来源,“我们用户一年骑车2000万次,如果有30%的人买保险,保险利润又高,这个生意也会不错。”

但在行者现阶段数千万元的年收入中,最大来源是电商。其中,行者淘宝店有200多件各大自行车品牌的配件,从水壶、码表到打气筒、口罩。单月营收达到300万元,在双十二的自行车配件店中业绩第一。而天猫店专门出售行者开发的五款配件与其他贴牌产品。

舍弃与专注

听说过蒋旻宸的人都知道,他在骑行圈的出道之作,是“基本概念BiCi(以下简称基本概念)”这个智能整车品牌。

从2014年开始,蒋旻宸就在筹备着基本概念第一款车——启孜的众筹。为了首批200辆车在去年5月前按时出货,他带着团队在松江工厂里睡了两个星期,“买了钢丝床,请来镇里的空调师傅安装,”那时的蒋旻宸,白天顾着造车,晚上忙着给行者制定发展方向,“整个人都精神恍惚。”

但更大的困难在发货之后,“售后是智能硬件最大的考验,很多智能硬件项目就是死在了售后上,” 50%的消费者不会使用产品,而请来的客服又根本不懂车,蒋旻宸只好一边负责生产,一边亲自上阵当客服,这样的惨痛经历让他看到了自己的短板。

在意识到自己精力有限时,他开始深入思考,是否要放弃其中一项业务。最终,更烧钱、变现更慢的基本概念被他舍弃。目前,基本概念已经停止研发新产品,但启孜还在继续生产、销售。

蒋旻宸把整车业务“边缘化”。

“很可惜,”这是蒋旻宸提起基本概念时说的第一句话。从出货到现在,基本概念月销售100多辆,累计出售约2000辆。“其实做基本概念也可以做得不错,也许能融到更多钱,”但在重要的分岔路口,蒋旻宸选择了理性。

“我越来越像一个商人了,”和初出茅庐时相比,蒋旻宸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行者不用花钱,每天就有新的用户进来,变现更快,但一个整车品牌,也许需要5-10年去打造。”

但这样的经历并不是白交学费。在生产整车过程中,行者团队对供应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之后研发五款配件打下了基础。从去年10月开始,配件累计出货量达到了5万多件,营收达到500万元。而明年5月,行者还将推出一项新的配件产品。

骑行智能配件成为行者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蒋旻宸对智能单车也有了更多认识。他承认原有的很多智能概念“过了头”,例如部分防盗、sim卡等很多功能就有点“鸡肋”。

不过对于基本概念的未来,蒋旻宸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伏笔,“如果以后钱够了,实力更强了,说不定又会重启基本概念。”

在寻求融资的过程中,他听到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你的赛道太小了。”

“有的投资人总说,子弹有限,要投行业的独角兽,” 蒋旻宸说。但行者所在的赛道,被部分投资者认为天花板很低,市场太小。

他承认,自己的行事风格并不是某一类投资人所钟意的类型,“有的东西很土但很有效,”这是他的逻辑。就像在电商渠道中,行者没有自建平台,“淘宝这么好的平台,为什么不好好利用。”

蒋旻宸的创业信心来自用户的潜力,“我们500万用户,现在年收入几千万,每人的贡献是几块钱,如果每个人能消费几十块,我们的收入就是几亿。”

他把创业比做长途骑行,“出发时自信满满,到了中途,乳酸堆积,感觉要坚持不住,如果坚持住了,再到后来就感觉麻木,但离胜利也就不远了。”明年,他的挑战之一就是一场400公里的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