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马云之间,差了一个新实体经济的技术

董明珠曾说90后喜欢开网店是国家隐患,危害实体经济,马云则表示,“企业没有实体虚拟之分,只有好企业坏企业之分。”他干脆说,不是中国的实体经济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

2017年新年伊始,马云的“新实体经济”交出了一份惊人的答卷!阿里巴巴集团披露了2016年度纳税情况,单日均纳税就达到1亿,相当于格力集团2016年每天净利润的2倍。同时,创造就业3000万的数字。悬殊的差距背后,说到底还是“技术”的差距。

董明珠的实体经济和马云的新实体经济背后,究竟差了什么。答案就是:阿里云。中国50%企业的互联网基础都是由阿里云支撑的,这样庞大的成绩单,有赖于马云的“新制造”布局。

今年双11后,马云提出新制造的概念:“过去PC时代的传统IT架构与技术,将在未来大量向移动端转变,并且由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技术,将会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现在,阿里云作为“新制造”成为新实体经济的“技术基础”。

十年年研发不计成本,中国技术冲到世界前3

阿里云的技术基因沉淀了10年之久,10年前,一群年轻人在一间简陋办公室里写下了“飞天”代码,奠定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重要基石,也竟然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云计算生态。

“飞天系统”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计算能力。这个诞生于2009年的计算系统,目前已经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创业企业、政府、机构等提供服务。

在过去十余年的互联网高速发展中,阿里云计算业务已经保持连续6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并在最新一个季度中以130%的增速碾压微软Azure的116%和亚马逊AWS的55%,阿里的云计算业务已经与美国的亚马逊AWS、微软Azure,形成了全球云计算三足鼎立。

“买车票、堵车都用的上”,“新制造”普惠推动新实体经济

除了技术夯实外,阿里云真正推动新实体经济的,是技术上的普惠政策。

2015年春节前,阿里云和12306合作,实现农民工也能买上票。将大部分的查询访问都在阿里云上进行,扛住了一天21个放票时间每秒40万次查询的压力。我们再也没看到“打不开、崩溃”的新闻,一次订票交易平均响应时间仅500毫秒!

今年10月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ET正式宣布推出“杭州城市大脑”,用于高效调配城市电子公共设施。这是全球人工智能“新制造”技术正式成为“普惠科技”的里程碑。

阿里云正在用一个个业务实例践行“新制造普惠科技”的力量。一方面,传统企业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阿里云提供的服务,大幅提高效率,蝶变成“新实体”;另一方面,传统弱势产业,如农业,可借助云计算实现产业化。

马云放的“狂”话,也在用技术做“实事”,实现新实体经济。有媒体评论“在各行各业追逐云计算的时代,董小姐,懂事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