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天天骂日本吗?人家的机器人技术比我们强太多了!

在中国,你可能看到各行各业的年轻们蓬勃有朝气,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着各自的工作;但是在日本,你可能不会看到跟中国一般的景象,随处可见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从事一些跟自己年龄很不相配的工作,比如说交通枢纽的引导员、景区导游、甚至于司机。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些工作都应该是年轻人去做的,然而日本老龄化的日益加深所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却不得不让很多上岁数的老人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而不是享受天伦之乐。

面对严峻的问题,日本政府也感到非常无奈。一边是年轻人们不愿意生育,一边是老人数量逐渐增多,日本社会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从2010年的23%上升到2016年的27%,这是令人不安的数字。很多企业甚至出现了“用工荒”,众多招聘职位最终只有寥寥数人前来应聘,对此,日本政府不得不机器人来代替人工。

当然,日本的老龄化问题很早就引起政府的重视了。二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机器人来替代人工,后来日本又在这些机器人上进行研究和改进,从而使本国的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方面,都在世界遥遥领先。安倍晋三还特别强调“将把机器人产业作为日本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支柱”,还将出台放宽限制的政策来大力促进机器人的使用,在护理、农林、教育、医疗、交通等诸多领域提升机器人的作用。

所以说,日本机器人工业的强大不是一朝一夕就成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不仅生产性企业能够大大提高效率、降低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几率,在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机器人也派上了很大用场。早稻田大学研发的远程孕检机器人可以通过远程操控为孕妇做B超检查,这些机器最终将进入社区,以方便孕妇,不用再跑远路去医院检查,也降低了医院的负担;大阪经济战略局研发的护理机械臂可以将人从床上搬运到轮椅上,轻松代替一两个人的工作;奥姆龙绫部工厂的运输机器人可以代替三名搬运工,自动检测线路、规避障碍,将货物运送到指定位置。更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还接入物联网,由自动程序或者人类检测机器人工作的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浪费。

但也有很多日本人表示出了担忧:日本社会文化本来就比较压抑,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机器人可能会让这种压抑的气氛更加严重;使用机器人替代人类并不能解决老龄化问题,在保守的生育观念面前,日本社会想要依靠机器人来解决劳动力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虽然企业追求提高生产效率、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人们在工作中还是尽可能的希望与同类交往,也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即便机器被写入了充满情感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