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游戏中获灵感 人脸识别帮警方抓逃犯

谢忆楠向记者讲解人脸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

员工从摄像头前走过,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其身份

法制晚报讯 近三年来,北京的“高精尖”企业呈现井喷之势,位于海淀区科学南路的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旷视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从入门开始,他们已经用上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人脸识别。员工们通过“刷脸”代替打卡,整套智能体系更加安全便捷。不久前,这项技术还协助无锡、合肥警方成功破案,抓到了犯罪嫌疑人。

据悉,这个由3名清华大学学生创建的公司,搭建了当今最大的人脸识别服务云平台之一,短短3年的时间,旷视科技的产品已应用到金融、安全、商业等多个领域。

现场演示从机器前走过 自动识别面部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来到旷视科技的办公室,一下电梯便直接进入了前台。进入前台的玻璃门自动开合,每次有人出入,正上方墙壁上的显示屏会依据人脸识别信息,确定是否开门。

整套识别系统准确度高、速度快。“大家想象的人脸识别可能是你把脸凑到一个识别机器前,经过它的识别后再进入。但我们的人脸识别并不需要你刻意地停留,让机器识别。”该公司对外合作总监谢忆楠说,只要你正常从机器的摄像头前走过,便自然会对人脸进行识别。

他现场给记者做了演示。他用一台平板电脑为记者拍了一张脸部照片,录入人脸识别系统。随后记者从机器前走过时,大屏幕上便出现了“访客某某某”的信息,以及记者录入的脸部照片和从摄像头前经过时抓拍到的照片。整个过程只需要拍摄、录入照片、输入信息再由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识别。

“这种方式节省了很多人力资源,并且安全性也比较高。”谢忆楠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旷视科技的员工都用这种“刷脸”的方式打卡上班。

技术应用仅用25分钟帮警方抓到逃犯

据谢忆楠介绍,目前他们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20多个省、市落地并试点,协助警方成功抓捕逃犯的案例有500多起。他介绍,今年无锡市公安局依托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抓获一名在逃人员,成为无锡市首例利用动态视频,且在一定开放空间下开展人脸识别比对并破获的案件,“这次识别和抓捕仅用了25分钟。”

谢忆楠表示,无锡抓捕的是一名聚众斗殴在逃犯,并且是跨省逃犯。“当时他一共在摄像头前出现了3秒钟。我们第一时间报警,后台警方再通过视频接力的方式,发现这个人的活动,马上实行了抓捕。”谢忆楠说。

他介绍,以前公安部门要在海量的视频中提取出有效的线索、证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人工检索视频还有可能漏掉一些应该被标注出的线索。

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满足警方的两个实际需求:用嫌疑人的照片在海量视频中“以图搜图”,还支持在超大的人口库中定位嫌疑人,这为警方办案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

谢忆楠又举例说,今年合肥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团伙扒窃案件并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其面对诸多犯罪事实,丝毫不配合办案人员的工作。民警通过旷视科技提供的人脸识别比对搜索系统,将现场拍摄的嫌犯照片与警方人口库中的照片搜索比对,很快便锁定了王某的身份。系统显示,犯罪嫌疑人王某曾有5次盗窃前科被记录在案。除了对嫌犯的现场身份核查,合肥市公安局还通过天网监控录像对犯罪分子追踪,结合人脸识别比对系统确认了多起手机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身份。

记者了解到,在一定开放空间的动态领域里,旷视天眼系统一方面针对黑名单人员布控:如重点人员、在逃人员、违法行为记录人员等,另一方面还能够把控白名单人物动向:如应用于寻找走失老人、被拐儿童,确认死者身份、调查失踪人口等多个场景。

部分银行业务转至线上办理

据谢忆楠介绍,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三个领域:泛金融、泛安全、泛商业。

他提到,目前一些银行开户、申请贷款、办银行卡等业务还是以线下办理为主,“在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后,就能在线上办理这些业务了。”谢忆楠说,首先要知道摄像头前的这个人是否就是身份证上的人,这要通过一套风险控制体系。原来的验证方式是线下的人工+密码+验证码,现在只需要线上的人脸识别+密码即可。“密码、验证码有被盗的可能,人脸是不可能被盗用的。”谢忆楠说。

他还表示,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办理这些业务,首先要提取顾客身份证的照片,作为比对的基础,再要求顾客在摄像头前做几个动作,比如点头、抬头等,并要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范围内做出这些动作,“原来是认证不认人,现在就是识别人脸为主。”

泛安全领域同样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重点,这部分的市场多来自政府部门,“帮忙抓捕逃犯、寻找失踪人员等,都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强项。”谢忆楠说。

泛商业领域是一类比较新的应用领域,但其市场前景也最被看好。目前,该公司正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自己服务泛商业领域的切入点,积极进军该领域。

从具体行业角度来说,该公司选择了楼宇地产、智能零售等方面,再加上机场、信访等具体场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这些定制化方案之下,将与合作伙伴(如电梯制造商、门禁制造商、闸机生产厂商等)一起,推出各种功能性产品以及软硬件应用。

创业故事 三名清华学子从游戏中获灵感

“专注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打造领先的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服务云平台。”这是公司的自我介绍。从2013年创业至今,随着技术不断演进,他们的合作伙伴从相机类App起步,到现在已经贯穿移动互联网、智能电器、新媒体公司等多个领域,与阿里巴巴、新浪微博、中国移动、中信集团、广东省广告公司、乐视、小米等各类公司实现了跨界合作。

记者了解到,公司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分别是杨沐、印奇、唐文斌。2012年,为了参加学校的挑战杯比赛,还在清华就读硕士研究生的唐文斌和几位同学研制出了一款体感互动游戏《乌鸦来了》,玩家通过摇晃头部控制游戏里的稻草人,拦截从天而降偷食的乌鸦。游戏的技术原理是,游戏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玩家的头部运动,通过人脸识别和人脸追踪等视觉识别算法,判断玩家头部的运动姿势,从而操控游戏中的角色。

这个从高校科研人员、都市白领长期伏案、肩颈缺乏活动的现象中获得灵感,又颇具技术挑战的游戏获得了清华挑战杯的特等奖。2013年,这三名清华学子成立了这家公司。

公司成立不久,《乌鸦来了》游戏就冲到了苹果App Store中国区游戏排行榜的第三名。然而,几个创业路上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并未从光鲜的成绩中获得满足。谢忆楠表示,当时大家面临一个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向左就是娱乐化,向右就是继续把人脸识别产业做深。大家有一个技术改变世界的信念,所以最终选择了向右,继续为行业提供智能化能力。”谢忆楠说,几天几夜不睡觉“死磕”一个技术难题,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早已成为了他们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