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曾经垂死公司的对比:柯达和富士

之前写了几篇零售的感觉有点压抑;好像是要倒的墙怎么都扶不起来的感觉,商业模式大势已去浪淘尽。那么是不是有公司劫后重生呢?之前我们说过Netflix的转变,从Blockbuster的竞争对手到streaming再到contentprovider;应该说是每一步都走在时代前沿。而我今天想讲讲两个公司:柯达和富士胶卷。

记得小时候拍照片,这两个是必买的牌子;要说知名度,柯达的柯达一刻更出名。在1997年,当时的业余爱好者照相市场容量达到142亿美元,其中相纸占到20%,达到28.4亿美元;而其中柯达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是44%,富士是33%。

柯达成立于1880年,曾经拥有美国90%的市场占有率,在1975年开发出世上第一部数码相机;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位置,一直是全球五大最具价值品牌,利润在99年达到顶峰25亿美元。数码相机的出现,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经过这些年的折腾,柯达于2012年申请破产。事实上,两家公司都预见到了数码变革的到来。柯达前高管LarryMatesson就曾在1979年写过报告预测到2010年数码摄影将全球普及;但是“聪明”的商人会认为,不要急于转型,因为相纸的利润是70美分而数码时代的利润是5美分。

与柯达的沦陷不同,富士却另辟捷径,电子产品和健康保健。因为底片有点类似皮肤,都包含胶原蛋白,其化学反应过程与人体的老化过程相似,富士胶片决定开发预防老化的化妆品;从夕阳行业中看到朝阳行业的机会。从2004年开始,富士胶卷开始二次创业,将过去萎缩的化学物质转移到化妆品医院产品事业。通过研究防止照片变色的抗氧化技术,通过累计的化合物样本,找出有益皮肤的成分,创造出艾斯提Astalift系列化妆品。此外,富士还努力在底片相关领域寻找新出路:比方说为液晶平板开发光学薄膜,开发数码相机等。富士的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公司里也不乏拒绝变革坚守高利润胶片业务的顽固派,不过最终改革派获胜,古森重隆自2000年以来斥资90亿美元收购近40家公司,同时削减成本开始裁员。

那柯达是不是就是运气差没有机会呢?实际上柯达也有动过脑筋在他的化学物料,希望可以发展药业,但是计划失败,柯达在90年代卖掉该部门。之后柯达专注于成像,发展数码相机业务,为用户提供网上发布和分享照片功能;这又是一个新兴领域,如果管理层有想法,完全可以变成facebook,instagram;可惜柯达的管理层还是坚定原来的商业模式,不看重数码相机,而希望消费者买入利润率高的胶片。之后,柯达继续改变战略,将业务重点转向数码打印,结果还是没有逃出生天。柯达的失败源于自满,即使在海啸来临之际,仍然对自己的营销和品牌实力过于自信,尝试走捷径;而拒绝任何痛苦的实质性变革。比方说数码打印Koisk,富士花大钱自己开发出了系统,而柯达则选择走捷径,利用自己的营销和品牌和其他人合作,这样柯达不单要分享收入,而且长远发展上也有很多限制。

对比两个公司,都预见了数码变革对行业的影响;富士更像是美国公司坚定求变,坚定改革,另辟一番天地,其胶片利润从占公司60%到几乎0%。而柯达却像是日本公司,固守成规,策略没有延续不断改变,还寄希望于走捷径,最后沦为破产。

由此而想到了美特斯邦威,虽然号称要做中国的ZARA,但是却没有下苦功在产品的周转,在直营店的管理;而是寄希望于名人品牌效应不断增加特许经营大批量生产,可惜这样简单粗暴的盈利模式消费者已经不再买帐。

回到零售行业,刚刚看完一月份回顾,各大百货店的数据惨不忍睹,由于假日季节的销售普遍令人失望(11,12月感恩节和圣诞节):梅西(Macy’s,M)一月份股票跌18%,Kohl’s (KSS)跌20%, Sears跌26%,Nordstrom跌8%。各大公司都在关店卖地产投资电子商务。梅西把发展重心之一也放在了中国市场。难道他不知道中国市场的百货店日子更加不好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