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少案多不再无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司法改革

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 辛红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给司法体制改革赋予了强大助力。”

9月17日,在由法制日报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湖北省分会、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北省分会、湖北省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湖北省律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公司法务年会(华中)暨2017中国仲裁周专场活动”上,与会专业人士如此表示。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科技连接世界”,来自中央政法委、法院系统、仲裁机构、大学院校、企业和律师界近300名专家学者参会。

法制日报社社长邵炳芳代表主办方致辞:

对于法律人而言,无论是大数据、信息化,还是人工智能,科技的不断创新不仅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法律服务模式的改变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科技+法律在便利法律人的同时也不断带来新的挑战,我们法律人该如何扬其长,避其短,值得深思。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媒体也发生着改变,法制日报主动顺应科技发展,在做强法制网的同时打造了融媒体中心,子报子刊也纷纷开辟了自己的新媒体阵地,科技给传统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一次完成创新和自我提升的机会,同样的,对于在座的法律人来说,那些困扰法律人法律职业、司法体制机制经久难解的问题或许正有赖于科技的助力解决。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伟清发言时表示,作为首批司法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上海法院牢牢抓住大数据发展的重大发展历史机遇,将大数据的应用和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上海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上海不仅建立了大数据审判辅助体系,还研发了裁判文书智能辅助系统,通过对裁判文书中的质量要素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可以发现人工评测过程中难以查到的逻辑错误、遗漏诉讼请求、法律条文引用错误等问题。上海法院建立的高清智能法庭具有高清录音录像、证据出示、远程庭审以及语音转化系统,声音转化成文字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上海法院还建立了有30个子系统的智能管理系统,在执行管理上,能精确评估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掌握老赖的财产线索、行踪以及有无其他相关联案件。目前,上海正在开发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能为办案人员提供简便易行的办案指引,还可以识别输入的证据有没有瑕疵,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通过人工智能的手段,全程录音录像功能可以实现通过声音转换形成笔录,发现疑问只要点击,即出现相应的视频和音频,从源头上防止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国际经济法教研室主任、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刘敬东演讲时说: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已经成立了,当时我们去参观学习,感觉非常震撼,对于法院的特别是涉外民商事审判的管辖权影响非常大,比如有些在线的网购产品,它的连接点在哪里,司法管辖权如何对接、如何确立、如何识别?这些法律问题都对司法实践提出挑战。中国互联网法院现在是世界上第一家,除了法官和书记员之外的当事人都在视频里,在很远的几千公里之外,这是十分震撼的,也提醒我们应该改变一些传统做法,主动适应高科技的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王亚新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给司法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助力,通过向技术要效率,人少案多不再无解,管理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还打破了“信息孤岛”,使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但他也同时认为,不能过分迷信技术,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常识的重要性以及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感的重要性。

刘敬东表示,科技对法学理论带来了巨大挑战和冲击,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巨大,一些传统做法需要改变,以适应高科技的发展,科技进步推动了司法进步,但绝不会取而代之,因为科技再进步也代替不了人的理智、理性、推理和赋予判决以时代因素。

本次会议由法制日报社副总编辑李群主持。

来源:法制日报、中国公司法务研究会微信公号

(编辑唐晓芳 实习编辑 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