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车优行参考小米模式打造轮式机器人

3月9日,在智车优行“初心·出新”发布会上,沈海寅将其中一款奇点汽车功能样车开到发布会舞台上

用互联网思维造一辆自己心目中的车,沈海寅第四次创业加入造车大潮,创办智车优行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张硕

3月9日,即在谷歌研发的AlphaGo在首轮围棋比赛中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同一天,智车优行展示了两款造型酷炫的功能样车——奇(读音“ji”)点汽车,一款被CEO沈海寅亲自驾驶到北京751D Park发布会舞台,一款在上海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会场展出。

这是智车优行的首次正式公开亮相,也是其成立一年多以来在智能系统和车辆工程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它给自己营造了中国“第一个将样车开上舞台的互联网造车团队”的光环,沈海寅在怀柔测试场亲自驾驶操控该车的视频也希望消除外界对互联网造车的质疑。

在众多新造车企业中,2014年12月成立的智车优行属于较早进入新造车浪潮的一支队伍,是由典型的互联网人发起的轻资产模式的造车团队。

智车优行联合创始人、CEO沈海寅在互联网行业有近20年经验,先后和周鸿祎、雷军都有过交集。他曾在日本创立过3家互联网公司,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2007年创办的日本金山首创杀毒软件免费模式,让金山软件在日本成为知名中国互联网品牌。

2013年沈海寅回国进入奇虎360担任副总裁,先后建立了智能硬件产品部以及智能硬件投资团队,开始做智能硬件的研发,同时负责360与智能硬件相关的投资。在两年时间里,他曾投资了以色列、美国和国内近20多家智能硬件相关的公司。

从连续创业者,到风险投资人,这是很多人都在走的路,沈海寅本以为70后的自己也会这样转身,然后一直走下去。

2014年上半年,每天16小时奋战工作的沈海寅形容自己“脸色甚过北京的雾霾,活力尽失”。他说,“做投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够帮助到很多创业者、创新者,的确会感到心里特别温暖,但是少了一份激情”。

从连续创业者,到风险投资人,这是很多人都在走的路,沈海寅本以为70后的自己也会这样转身,然后一直走下去。2014年,造一辆自己心目中的车的梦想促使其投身造车队伍,决心用互联网思维造一辆真正意义的“好”车。图为7月28日沈海寅在办公室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采访。

“做智能硬件的男人,最后总是梦想造一辆自己心目中的车”,在和朋友的探讨中,沈海寅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他再一次感觉到“创业的血液开始在胸腔中变热”。

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从非智能到智能,汽车的技术、商业模式,甚至所有权形态,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用互联网思维造一辆真正意义的“好”车,使得沈海寅意识到自己这个梦想并不遥远。

最初,沈海寅只是想作为天使投资人组建团队借着智能汽车的风口做一套智能车载系统。当时没有一家传统车企愿意接受整个智能系统由第三方开发,于是智车优行开始寻找汽车行业的专业人才,决定自己来造车掌握主动权。

集成式创新

到底要不要自建工厂 ?供应链如何管理?庞大的资金压力如何解决?这是沈海寅以及所有新进入者面临的三座“大山”。

2015年11月2日李想在微博上发表了《打造一个电动车企业大概需要多少钱?》一文,认为造车不可能像手机一样采取代工模式,注定要自建工厂或投资改建工厂。

与之相反,寻求制造合作企业、利用集成式创新整合资源、以轻资产模式造车是智车优行宣布造车以来就确定好的路线,沈海寅认为没有必要在造车之初就自己建厂。中国的服装行业、家电业,甚至后来的PC和手机虽然最初都是前店后厂自产自卖,但行业在进入成熟期以后,都出现了细致的社会分工,如果一家企业要做大一统,什么都要做,未来会死得很惨,因为社会化分工的效率是最高的。

他认为在汽车行业尤其在电动车领域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中国缺的不是又一批新的汽车生产线,而是一辆具有竞争力产品设计的汽车。

沈海寅在微博中写道:每个行业切入另一个行业时也必须认清自己的强项。在汽车这个领域,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是稚嫩的,其强项还是在研发层面——即设计更人性化的产品,将车身生产委托给更具有机械工艺传承的传统车企,这样的结合才能发挥各自所长,更加有效地产生最终产品。

尽管是通过制造合作形式造车,但沈海寅并不认为这种模式就意味着低门槛,他提出“集成式创新”的概念,因为供应商现有产品很多时候并不能满足智车优行的要求,这个时候就需要与供应商合作研发、创新,对供应链体系中的各个供应商资源及产品进行整合。

关于最核心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和电控),沈海寅通过战略投资日本电动超跑公司GLM(Green Lord Motors)获得其 “三电”技术,并联合国内外供应商共同开发整套三电系统,同时智车优行研发的智能系统也将安装在GLM 的跑车上。

GLM前身是一个在日本京都大学的主导下产官学合作开发EV的项目组,后被人收购依托它在2010年创立了GLM。GLM 老板裕康科马 (Hiroyasu Koma) 在创立 GLM 三年后,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个工厂,2013 年 12 月宣布生产 Tommykaira ZZ 电动跑车。

这款电动跑车是作为标志性的 Tommykaira ZZ 跑车的电动版进行的销售。Tommykaira是成立于 1968 年的日本著名赛车生产家。这让 GLM 更多的像是拼装厂,而不是一个汽车品牌,但它拥有“三电”技术。

智车优行与GLM这种涉及深入技术交换的“互利”模式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共赢。

沈海寅将供应商分为核心供应商和非核心供应商,从代工的角度而言,大部分供应链已经存在,对于传统汽车中没有的配件才会考虑重启一套供应链体系,但是基本上也会嫁接到厂商原有的供应链系统中去。

智车优行还联合了TI、QNX、LG、SHARP、信利、大地和、大郡、欣旺达、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思必驰科技、异视科技等一大批国内外不错的供应商,通过参股、利益共享等合作形式展开共同研发。

这种共同研发的思路即沈海寅所说的“通过建立平等共赢的供应商体系”集成创新,实现产品落地。

而所谓建立平等的关系即智车优行不仅仅是技术的引进方,同是也是技术的输出方,这让智车优行在合作中对于供应商而言也具有独特的市场价值。沈海寅表示,智车优行的供应商有可能不是行业数一数二的,但是双方愿意共同尝试开发新的技术、共同成长。

在设计方面,在由标致雪铁龙中国前首席设计师杜宝南领导建立的欧洲设计中心的基础上,智车优行还引入了日本的优秀设计师资源,在利用欧洲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的同时,融入日本人性化的设计风格。

在车内HMI方面,智车优行选择和各个方案商合作研发。例如与 SHARP 合作配备可定制化的超高清车规级液晶中控和仪表,与异视科技共同研发全尺寸高清 HUD,与思必驰合作研发自主语音交互系统等。

奇点汽车另一款功能样车

轮式机器人

在智车优行看来,智能汽车应该是轮式机器人,包括软件的“智能系统”和硬件的“机械性能”,除了敬畏传统、积极利用汽车行业的百年积淀塑造“强壮体格——高品质的机械性能”以外,构建“发达大脑——卓越的智能系统”才是奇点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力。

按照沈海寅的说法,奇点汽车提供的“智能”包含三个层次:

一、车自身的智能——以智能驾驶为核心;

二、车的服务智能——用户行驶大数据活化后可以诞生出更多的优行服务:比如个性化车内体验、个性化保险、智能充电等;

三、人生活的智能——将智能汽车、基础设施、智能家庭、智能穿戴、智能终端融为一体,实现互联互通。

为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智车优行设立了合作站,在为“奇点汽车”研发提供指导的同时,也可以在实际测试中验证其理论和数据。

同时智车优行还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地平线机器人技术、Minieye等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共同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及落地。

沈海寅告诉《汽车商业评论》,这家公司已在智能驾驶技术的自主产品化、工程化落地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主动安全系统包括一套ADAS系统、一套防疲劳驾驶系统、一套夜视系统。

这后面的背书之一是百度前深度学习研究院负责人余凯创立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的产品将安装在“奇点汽车”上。这家公司的技术在智车优行发布会上,首次向外界展现了其在车辆、车道线和行人检测跟踪方面的研发成果,其ADAS产品原型系统在真车上可及时、准确地实现车道线、车辆、行人检测。

沈海寅透露,奇点汽车三四年内可以在局部路况下实现全自动驾驶,未来也会考虑把整套驾驶系统单独拿出来与主机厂合作,面向前装市场,成为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

奇点汽车内饰

小米模式

2015年5月,沈海寅正式离开360担任智车优行CEO,他在朋友圈写道:“用一次创业,向我人生中最重要,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向亦师亦兄的周鸿祎和雷军致敬!向软件的360免费模式和硬件的小米模式致敬!”

此前,沈海寅曾提出要用互联网思维造出一辆中国的特斯拉、汽车界的小米,“在传承汽车机械工艺百年积淀的同时,将互联网创新基因注入其中”。由此导致外界对智车优行的认知是“汽车拼装厂商”。

沈海寅否认小米模式就是拼装,智车优行也不是“攒车”,包括三电系统、智能系统、汽车电子系统等在内的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而机械部分采用了其他厂商的供应,“这一部分现在市场上已经做得很成熟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做重复开发”。

在他看来,小米模式本质是商业模式变革——“硬件免费、服务赚钱”,通过硬件免费的方式把赢利点转移到软件和增值服务上。智车优行参考的360免费模式并不是指未来的车免费,而是强调在硬件上不追求利润,以BOM价销售。

智车优行要学习小米模式,走通过软件服务盈利的路线。在一辆汽车的生命周期中,销售利润只占小部分,而剩下大部分的利润则发生在未来用车的过程中,包括保险、个性化改造、零配件维修、保养等环节,未来也将利用智能系统平台提供这些软件服务。

“分析市场上销量高、受欢迎的车型,你会发现高性价比是企业百试不爽的杀手锏。”沈海寅说小米模式的最大核心就是高性价比,“同样的价格我们性能最好,同样的性能我们价格最便宜”,这也是智车优行产品要走的路线。

在营销上同样选择轻资产的直销模式,概括为“两个线上,两个线下”:线上预约,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线下交付。通过降低渠道、运输等成本将更多资金放到汽车本身的设计、功能上。

强调用户参与、粉丝营销也是小米模式的一个特色。智车优行希望引入用户参与的模式。“奇点汽车”的品牌命名,就是选自于网络上近万人的投稿和两万多人的投票。

“征名可以看做是用户参与造车的第一步”,沈海寅表示,作为参与式造车的第二步——“你的车 你做主,造型PK”活动也伴随着两辆样车的亮相正式启动,投票数最高的将作为未来量产的首款车型。

“奇点”是一个多义词,在天体物理学、几何学、未来科学领域都有着不同的诠释。沈海寅认为这个名称本身正展现了智能电动车本身颠覆性新价值,同时与智能汽车融合机械与智能的特性相吻合,奇点也预示着智能驾驶和物联网的无限可能性。

沈海寅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奇点汽车”的名称正在申请流程中,如果注册成功,将成为第一个由用户参与创立的汽车品牌。

奇点汽车的首款产品定位于85后、90后这批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更易于接受新品牌和智能产品。接下来,智车优行还将继续邀请这些潜在用户参与到功能升级、交互迭代等体验式活动中来,由用户定义属于自己的智能电动车。

沈海寅说,新进入者的机会就是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而不是取代谁。最终还将由市场来决定这些造车者的命运。

奇点汽车的中控、仪表盘以及前方HUD三块屏幕迥异于传统汽车

“从10%到50%”

硅谷顶级投资人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在《创业维艰》所说,“我把我所认识的所有优秀人才都找来与我共事”。

沈海寅在组建智车优行团队时充分践行了这一点,甚至是寻找朋友身边的优秀人才。

乐视TV前产品规划高级总监刘海明、罗斯德尔汽车工业设计公司前总经理王宇、标致雪铁龙中国前首席设计师杜宝南、完美世界日本前副总经理陆伟、奇虎360智能硬件产品前总监季申都在沈海寅的感召下先后成为智车优行的联合创始人,分别负责智车优行汽车系统、汽车工程、设计、市场运营和智能应用及车联网系统。

每位联合创始人在加盟时都被告知“现在成功的概率只有10%”,沈海寅坚信,未来十年汽车行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去做就是零,去做了成功概率就大于10%”。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推进和团队扩充,沈海寅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奇点汽车”的成功率已经上升到50%,即便如此,“(成功率)还在及格线以下,所以危机感还是很大”。

截止到目前,智车优行的自有团队人员有100人左右,涵盖互联网、汽车工程、汽车设计、三电开发、汽车电子、智能硬件等不同行业精英。整体的构成比例是:40%来自传统车企,30%从事智能硬件开发,30%是软件应用开发人员。

按照规划,2017年四季度将会实现“奇点汽车”的小规模量产,今年的任务是完成量产车的全部设计工作,整合供应商体系。

按照沈海寅的说法,仅仅2017年小规模量产,就需要三四亿元人民币资金投入,而这个数目对于传统车企的量产环节来说都不够起步。

智车优行已与一家国企级别的上市车企达成制造合作并成工作小组推进生产落地,但囿于合作方的原因沈海寅不便透露这家合作伙伴的名称,只是表示,与该车企将会共享一部分技术,再加上电动车本身的结构复杂度远远低于传统汽车,所以“奇点汽车”可以用少量资金实现量产的启动。

对于融资问题,智车优行目前已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正在进行B轮。同样,沈海寅没有透露具体金额,表示将秉承“适合的时间需要适合的钱”这一理念,通过“分阶段融资”来保证眼下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他认为,对于智车优行来讲,“钱”并不需要一步到位,最为关键的是要首先做出原型产品,在此基础之上再推进融资计划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原型产品在量产产品之间还可以进行数代的迭代改善。

“造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正因如此,才需要分阶段融资,而不是一竿子路线。这样既不会辜负投资者的期望,又可以让公司最灵活高效地运转,同时也能够让团队有一定的紧迫感和压力,从而促进各阶段工作的更高效展开”。

听起来似乎很轻松,但沈海寅知道未来还有一系列的问题要面对,例如与制造合作车企团队的磨合、核心车机系统的体验和原型功能验证、成本与性能的取舍等等,未来成功与否,在《汽车商业评论》看来,50%已经是很高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