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那么高,为什么说人工智能医疗难以落地?

提到人工智能,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从去年的AlphaGo到国务院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离我们越来越近,哪怕我们购物的时候,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出行的时候都已经结合了人工智能的技术。

医疗是人工智能的一个主要应用场景,主要是人工智能可以解决现在医疗的一些痛点,比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平均,比如不能在早期发现疾病等,人工智能的介入可以让医疗各个环节更好,更高效的运转起来。

现在很多环节都出现了人工智能的身影,CSDN报道了很多从业者对医疗人工智能的看法,国内的人工智能医疗企业Airdoc张大磊认为,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医疗人工智能主要分类五大类,影像识别、问诊分诊、基因和微生物、医药研发和营养学。

医学影像识别的应用和困扰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人工智能的分类,现在人工智能主要有三大类,图像识别:这个比较清楚,就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识别;语音识别:这个应用已经很多,比如微信的语音转文字;还有就是自然语言理解:这是强人工智能的毕竟之路,机器通过文字掌握背后的真是用意。

今天我们提到人工智能,想到的可能是很多黑科技产品,但是人工智能之所以在之前几十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而最近几年爆发式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领域有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造成了人工智能的繁荣,因此现在图像识别类的公司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医学影像在医疗中的应用,相信每一个接触医生的人都会知道,从中医的望闻问切到西医的各种片子,都用到了影像。

将这两点综合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企业选择了影像识别领域,这看上去有着巨大的应用场景,有着无限的未来,但是为什么应用起来这么难呢?

首先看看,现在大多数的算法基本都是单病种,单病种从字面和其目的上来说是可以识别某一种疾病的,但是现实中抛开需求不谈,这种单病种的训练基本上是以这种疾病为训练集,基本上没有其他疾病的干扰,但是现实中病人可能会有其他疾病,这将会对疾病造成困扰。

其次,实际上单一病种对病人来讲也意义有限。如果你不舒服,你咳嗽跑到医院去拍片子,医生给你出的报告说你没有结节,你肯定不满意,你肯定想知道:我有没有肺炎?我有没有肺结核?有没有其他问题?你不会只想知道我没有结节。

人工智能需要适应现实

上面我们提到的事情,是因为人工智能并没有适应现实中的应用场景,纵然从某一种疾病来说会有巨大的意义,但是对于患者和医生的需求远远不止于此。

那么人工智能该当如何呢?我们先看一下,现在解决了这一现实需求的案例—远程医疗,在远程站点专科医生开展实时视频咨询或指导,包括心脏病、皮肤病、精神和健康管理、消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风湿病和肿瘤等咨询和二次诊疗建议等。

在美国,远程医疗服务首先是满足患者获取专科咨询建议,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双向音视频等不同交流模式。现在又推出“Plug-n-Play”直接连接家庭TV作为远程视频终端。

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很难达到国外的水平,人工智能如果能够解决远程医疗解决的需求,将会更加高效的运转起来。

在国内,这也是众多企业奋斗的方向,其中其Airdoc为先,据悉其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视网膜识别30种眼底疾病和慢性病,很好的满足了现实需求,并且已经开始大面积应用,不论是淮北和上海等城市的筛查,还是平安集团的职场员工筛查,都验证了人工智能的作用。

人工智能终究是要向人靠拢的,如何让人更加轻松才是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