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港媒称非洲各地掀“汉语热”:年轻人希望在中国公司工作

日期: 来源:参考消息网收集编辑:参考消息

5月18日报道 港媒称,近年来非洲各地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有证据表明,雄心勃勃的非洲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作或者从中国在非洲大陆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中获益的途径。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16日报道,一个闷热的下午,在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一间黑暗的教室里,一年级学生正跟着老师用汉语重复说着:“食堂在哪里?”

接踵而至的朗读声响彻位于塞内加尔首都的这间教室,这里配有中文书籍、海报和一块写满汉字的白板。

报道称,他们的老师库马赫·巴胡姆在辽宁的大连大学学习了三年汉语,2016年回国后在这所孔子学院任教。

巴胡姆说,今天的课全都是造访大学食堂的用语。他说:“每个人都必须会说这句话,我们要重复很多遍。”

报道表示,这所孔子学院设在达喀尔大学里,由中国政府出资创办,于2016年2月由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揭牌。它更新了2012年启用的原有学院大楼,如今有500名学生,设施包括7个报告厅、一个多媒体大厅、一间阶梯教室和一个图书馆。

报道称,北京还提供运营费用,包括12名工作人员的工资,而所有课程都有补贴。

参观者一进入学院就会迎面看到一个巨大的、面容热情洋溢的孔子塑像。孔子学院就是以这位中国哲学家命名的。

学院院长、亚洲历史学教授马马杜·法尔坐在用中国和塞内加尔国旗装饰的办公桌前。他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他前往中国获得的纪念品,以及学生交流和中国官员访问的照片。

法尔说,塞内加尔是中国的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因为它是西非最繁荣稳定的民主国家之一,也是通往非洲法语区的门户。

报道称,根据麦肯锡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不过它也日益在这个增长迅速的大陆上留下深刻的文化足迹。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从非洲撤退,这也给了中国一个更大的机会来获得在非洲的软实力领导地位——尤其是特朗普在1月发表评论,说非洲国家是“破烂国家”。

法尔抱怨说,眼下他的学生发现不可能拿到欧美留学签证。而中国政府放宽了对塞内加尔学生的签证要求,每年为50名孔子学院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到中国的大学学习汉语。

法尔说:“汉语正在形成势头。”

报道称,25岁的阿卜杜拉耶·迪耶是巴胡姆班上的一名学生。他在达喀尔长大,之所以决定学习汉语是因为“中国人在塞内加尔投资很多,塞内加尔最大的道路和建筑都是由中国人修建的”。

迪耶说,他希望学习汉语能帮助他在某家中国公司找份工作,他还想成为中国和塞内加尔人民之间的文化中介。

报道称,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法尔说:“汉语的势头正在增强。如果情况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我认为相对于法语之类的语言,很快汉语就将处于有利地位。”

2015年2月14日,为举行庆新春活动,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在贴春联。 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延伸阅读】俄罗斯兴起“汉语热”:汉语学习渐成“时尚”

5月10日报道 经过多年探索研究,俄罗斯教育主管部门不久前宣布,计划在2019年将汉语正式纳入俄罗斯全国统一考试(类似于我国高考)外语科目选项。俄罗斯学习汉语的人数近年来不断增多,俄政府公布这一计划可谓水到渠成。

俄教育和科学部副部长、教育科学监督局局长克拉夫佐夫说,将汉语纳入全国统考的准备工作历时三年。其间,教育科学监督局研究制定了汉语口笔试的组织安排办法和评分办法,以及相关的人力培训。俄罗斯政府计划2018年将汉语先行纳入9年级期末考试(俄罗斯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期限一般为11年,1~4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小学,5~9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中,10~11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本网注),便于学生为以后的“高考”做准备。

俄罗斯不少大城市以及远东地区中学早已开设汉语课程,新举措将影响俄全国数万名中学生,不仅将给他们提供一个衡量自身汉语水平的“国家标准”,也能让他们真正地将兴趣变成优势。

俄罗斯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科目现有四个可选语种,为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选考英语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其次是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俄罗斯媒体预测,汉语成为统考选项后,将吸引一大批原先计划选择其他语种的考生。

近年来,汉语学习在俄罗斯持续升温。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俄全方位合作不断升级,俄国内对汉语人才需求快速增加。在俄媒看来,汉语已成为“未来语言”,汉语在俄罗斯的普及将有巨大潜力。

2015年俄罗斯曾举行全国统考的汉语模拟考试,内容包括听力、阅读、词汇、语法和写作等,来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16个联邦主体的3000多名8~11年级学生参加。俄罗斯《观点报》认为,从当时报考的学生数量看,将汉语列入全国统考科目前景广阔。还有與论认为,汉语纳入俄统考科目后,俄罗斯将急需优质教材和汉语教师,以及培养汉语教师的高校。

俄罗斯人学习汉语并不仅仅因为经济利益驱动,汉语学习在俄社会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少官员和企业家的子女也纷纷开始学习汉语。俄罗斯亿万富翁阿布拉莫维奇和一些高级官员子女就读的贵族学校莫斯科经济中学,几年前就已开始教授汉语。

此外,不仅俄罗斯青少年对汉语产生兴趣,不少成年人也走进了汉语课堂。38岁的杜利采夫已经在叶卡捷琳堡孔子学院学习了两年汉语。他说,他从青少年时代就迷上了李白、王维和杜甫的诗歌,并且非常喜欢中国工笔画。如今,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杜利采夫对中国文化、历史、地理甚至“中式幽默”了解得越来越多,这让他非常有成就感。“我准备重新规划人生,去中国生活和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回到俄罗斯教授汉语。”

据俄语言学研究中心2017年7月发布的报告,过去20年,俄罗斯国内学习汉语的人数已从最初的5000人左右增加至5.6万人。(《参考消息》驻莫斯科记者安晓萌)

资料图:2017年3月2日,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老师科捷利尼科娃(右)为学生们上汉语课。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延伸阅读】洛杉矶百年老校现“汉语热”

新华社洛杉矶7月17日电 通讯:洛杉矶百年老校现“汉语热”

新华社记者黄超 高山

炎炎夏日,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嘉士德乐小学也被学习中文的热潮所包围。进入这所百年老校,书声琅琅。暑期,120多名小学生在这里进行4小时的汉语普通话“沉浸式”教学。

始建于1882年的嘉士德乐小学,是洛杉矶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6年前,校方为幼儿园至小学五年级的在校生开设中英双语教学,每天有半数课程为“沉浸式”全中文教学。全校600多名学生有半数参加了这一项目。

暑假期间,嘉士德乐小学与洛杉矶洛约拉马里蒙特大学教育学院中文师范项目合作,开设了美国政府资助的2017“星谈”项目下的中文夏令营。洛杉矶各小学四年级以下学生可免费参加,在6月19日至30日的两周里,实行全中文环境下的小班教学。夏令营的主题是沿“丝绸之路”,模拟“发现之旅”,希望孩子们通过穿越汉唐时代的中国,“神游”古代丝绸之路,领略当年西安、敦煌和吐鲁番三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中文老师杨文玲说:“夏令营课程以学习文化为主,而不是以语言为主,是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锻炼美国学生的语言能力。国画、皮影戏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课程增强了对美国学生的吸引力。”另外一位中文老师泰雷丽是地道的美国白人姑娘,曾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她说:“美国孩子学中文没有升学的压力,主要是兴趣,因此需要按照美国孩子的习惯和特点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与孩子的互动。”

嘉士德乐小学校长冯永球表示,学语言越早越好。因此,嘉士德乐小学的很多学生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中英双语教育。全中文的教学环境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很多非亚裔的孩子也能流利说汉语。不过,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很快,师资紧缺已成为校方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

嘉士德乐小学只是美国积极开设汉语课程的众多学校之一。据统计,由于“爆炸式增长”,汉语已经成为美国中小学生的第四大外语课程。学生暴增导致的师资短缺已迫使校方将目光投向中国。

冯永球希望在中国寻找一所姐妹学校,以便彼此交流汉语教学方法。“他们的老师可以来这里参观并指导我们教学,我们也可以去中国学习他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两国的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交到朋友或笔友。”

【延伸阅读】孔子学院引领巴西南部汉语热(组图)

7月15日,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们在上汉语课。

创办于2012年的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位于首府阿雷格里港,2014年开始同合作办学的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每年一次的夏令营活动。孔院办公室主任阿托斯·穆尼奥斯介绍,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将于8月3日启动,为期3周,将有28位孔院学生赴华。

除了夏令营,孔子学院还在当地举办各类活动,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据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介绍,在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孔子学院组织师生走出课堂,向普通巴西民众展示中国文化。此外,孔院还与阿雷格里港和南里奥格兰德州政府文化部门合作,举行了一系列文化推介活动。

新华社记者 张启畅 摄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7月15日,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们在上汉语课。

创办于2012年的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位于首府阿雷格里港,2014年开始同合作办学的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每年一次的夏令营活动。孔院办公室主任阿托斯·穆尼奥斯介绍,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将于8月3日启动,为期3周,将有28位孔院学生赴华。

除了夏令营,孔子学院还在当地举办各类活动,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据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介绍,在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孔子学院组织师生走出课堂,向普通巴西民众展示中国文化。此外,孔院还与阿雷格里港和南里奥格兰德州政府文化部门合作,举行了一系列文化推介活动。

新华社记者 张启畅 摄

上一页12 上一页12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影视剧热播带动越南年轻人学习汉语热

6月27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制作的电视剧和电影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例如在越南,这股“华流”席卷年轻人圈子,掀起汉语学习热。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6月25日报道,午夜时分,19岁河内少女阮如文完全没有睡意,她紧盯着电脑屏幕,频频刷新页面,急切等待当地影视网站上传配上越南语字幕的最新一集中国电视剧《楚乔传》。像阮如文这样半夜不睡觉苦苦守候中国剧集更新的越南青年很多,而且越来越多。继收视佳作《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后,今年夏天越南观众还可以看到更多中国电视剧。

报道称,越南有很多的字幕翻译小组,而且效率很高,中国电视剧晚上在中国大陆播出,一小时后就能配好越南语字幕,供越南网民收看。

据翻译员辛氏玉英介绍,一集45分钟的戏通常分成三部分,一个翻译员负责翻译15分钟。她的字幕组也为英语剧、日剧和韩剧翻译字幕,但论点击率,还是中国电视剧最吃香;各类题材中以言情剧、青年励志剧和现代剧最受欢迎。

报道称,中国剧热播也带动了越南人学习汉语的兴趣。在河内经营两家汉语学习中心的严翠庄说,她在三所大学附近开设的新中心,一个月可以吸引30名新学生。

她说:“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出生的年轻人来我们这里上课,是因为他们喜欢看中国电视剧和电影。他们希望不用等字幕出炉就能看懂中国剧,并梦想有一天能用汉语与中国影视偶像交谈。”

报道称,严翠庄不仅利用课本教授汉语,也通过主办中国茶艺分享会、在中心内摆放古筝和张贴中国剪纸,让学生多接触中华文化。她以过来人的经验说:“热爱一种文化形式,例如电影,会激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除了中国电视剧在网上吸引年轻人,中国电影也在越南电视频道热播,进一步传播华流文化的魅力。

【延伸阅读】美媒称塔吉克斯坦“汉语热”升温:“因为中国是个大国”

5月25日报道 美媒称,五年前,走在杜尚别的主要街道鲁达基大街上的外国人可能会听到衣着整齐的学生们纷纷用“hello(英语,你好)”和“privet(俄语,你好)”跟他们打招呼。但是现在,他们很可能还会听到中文的“你好”。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入塔吉克斯坦,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越来越多地选择中文课程作为自身的教育补充。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5月23日报道,在过去20年间,据塔吉克斯坦顶尖大学之一的俄罗斯-塔吉克斯拉夫大学语言学系的管理人员称,该校登记中文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经增长了10倍,从1997年的20名学生增加到今天的近200名。而且,因为塔吉克斯坦的中小学不提供中文课程,杜尚别的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一个每周三次课的课程招收最小年龄为9岁的学生。这个孔子学院创建于2009年。

塔吉克斯坦国立大学的一年级学生约米·叶莫莫夫说,就在他在孔子学院就读的六个月时间里,参加中文课程学习的人数也有了显著增长。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称,孔子学院还为学生提供带奖学金赴中国学习的机会,其中包括一个为高中生提供的项目。大多数学生会到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学习。还有很多人会去北京学习。

当地企业家伊斯坎德尔·伊克拉米说:“当年我去北京的时候,整个城市大概只有六七十名塔吉克斯坦学生。但是,2010年我离开的时候,共有400多人。”他补充说,“现在人们在北京学习更容易了”,因为塔吉克斯坦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意味着更多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每个学期的住宿费和学杂费。

但是,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的报道也指出,寻求吸引学生加入其汉语课程的学校在塔吉克斯坦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尽管俄语项目和教学质量自该国独立以来显著减少和下降,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选择学习英语和俄语,而不是中文。

报道称,参加汉语课程的学生说,他们首先会考虑俄语,然后是英语,然后,如果他们还有能力的话,才会选择中文。一家私立语言学习中心的工作人员科姆龙·杜斯托夫说,在他的公司在杜尚别的七家机构中,只有15名学生学习汉语。由于缺乏需求,他们不得不停掉了中文课程。他说:“学生更倾向于学习英语。”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称,曾经学生们是受到为在塔吉克斯坦的中国企业做翻译和中介的高薪前景的吸引学习中文,但是现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把将中文列入一份包括塔吉克语、英语和俄语的学习清单之中视为常识。

报道称,一个雨天,在孔子学院里,他们正或是咯咯笑着欣赏彼此写的毛笔书法,或是集中精力阅读生字表,或是认真观看着一部中国的电视剧。叶莫莫夫说:“我学中文,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同时,他也在学习英语、俄语和阿拉伯语。(编译/张琳)

资料图: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斯拉夫学院的中文老师达夫拉托维奇在授课。

相关阅读

  • 全球旅游业市场关注中国重启出境游

  • 全球旅游业市场关注中国重启出境游(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正式实施。中国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
  • 火红中国结编出红火日子

  • 随着春节逐渐临近,市场上带有年味特色的中国结也迎来生产销售旺季,红彤彤的中国结不仅扮靓了节日市场,还带动百姓走上了致富路。当记者来到牡丹区高庄镇贾楼村芃雨工艺品加工车
  • 【译路同行】关于中国防疫政策,发言人这么说

  •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就中国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举措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有关表态的阿文译法吧。

      “中国主动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建立在科学
  • “阿根廷不会对中国旅客采取任何限制”

  • 阿根廷驻中国大使牛望道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连用三个“毫无疑问”肯定中国近期对防疫和出入境政策的调整。 “毫无疑问,中国在疫情方面非常负责,
  • 每日一词|中国动漫金龙奖

  • 时代瞬息万变,各种新概念、新名词每天都在拓展我们的认知。一天不学习,可能就out了。广州日报在新媒体平台推出全新栏目“每日一词”,精选新词、热词,聚焦前沿领域发展,解读最新
  • 多国专家学者:中国防疫政策科学有效

  •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国际观察)多国专家学者:中国防疫政策科学有效  新华社记者  自1月8日起,中国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近一段时间以来,中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永清云裳小镇:节前市场销售火爆

  • 春节临近,永清云裳小镇客流量明显攀升,节前销售火爆。记者在云裳小镇云裳国际服装城看到,店铺内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琳琅满目,顾客络绎不绝。北京客商王春梅说:“云裳小镇货品
  • 请到沂蒙过大年!临沂冬日精品线路已备好

  • 在临沂客户端讯 滑雪、泡汤、登山、游溶洞,赶庙会、品美食、住民宿……春节将至,来一场冬日之旅。“温泉滑雪、迎福回家、乡愁体验、民俗国潮、登高祈福”五条临沂冬日精品旅
  • 成武:全县经济工作暨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 1月7日,成武县经济工作暨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在县委党校礼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县“两会”目标要求,隆重表扬2022年度表现突出的
  • 全球旅游业市场关注中国重启出境游

  • 全球旅游业市场关注中国重启出境游(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正式实施。中国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