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退役将军主政一方,普京刚上台将其免职,危难之际曾想起他

鲁斯兰·奥舍夫,俄罗斯联邦印古什共和国前总统。印古什同车臣毗邻,历史和文化非常相似,都有尚武善战的传统,很多俄罗斯人甚至把他们看做一个民族。斯大林时代,印古什曾和车臣合并为一个自治共和国。1944年,斯大林以他们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他们逐出家园,迁徙到中亚茫茫大草原。

奥舍夫是印古什人,1954年出生时,他的父母仍然呆在哈萨克斯坦草原。奥舍夫三岁那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同意车臣、印古什人迁回故土,于是他随同父母回到了家乡。奥舍夫从小梦想成为一名军人,长大后他如愿以偿考入了军校,毕业后成为一名苏军基层军官。1980年,奥舍夫以步兵营长身份,被派往阿富汗参战。

因为善打硬仗、战功显赫,奥舍夫被选派回国到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毕业后,他再次被派往阿富汗,战争结束后以少将身份退役。苏联解体后,为了削弱车臣分裂主义势力,俄罗斯将印古什从车臣分离出来,另组印古什共和国。奥舍夫被任命为印古什临时行政首脑,1993年2月,39岁的他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开始主政一方。

担任总统期间,奥舍夫表现得非常强势,我行我素,经常按照自己意图管理印古什共和国。他曾主导颁布了一项法律,规定该共和国男子可以娶4个老婆,法律一出台就立即受到各方关注,曾在全俄引发热烈讨论。最后,这项颇受非议的法律,还是被共和国最高法院废除了。不过在他主政下,印古什还是成功避免了车臣危机的蔓延,境内比较稳定。

1998年3月,奥舍夫获得连任,并多次作为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和莫斯科之间的调停人,参与了各种谈判。翌年8月,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代总理,普京坚决主张出兵,彻底消灭车臣分裂势力,并随后指挥发动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但是,奥舍夫反对使用武力解决,多次呼吁与车臣分离分子谈判。不过出乎他的意料,普京取得了车臣战争军事上的胜利。

2000年3月,普京成功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刚上台就发布命令,解除了奥舍夫的军职,随后奥舍夫被迫辞去印古什总统职务,进入俄罗斯议会上院供职,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2004年9月1日,丧心病狂的车臣分裂分子,突然闯入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劫持了上千人质。危难之际普京想起了奥舍夫,奥舍夫于是临危受命,从容不迫进入别斯兰第一中学,充当莫斯科和绑匪之间惟一“调停人”。

经过艰苦谈判,谈判获得了初步成功,绑匪同意释放部分人质,为下一步谈判奠定基础。当奥舍夫和26多名人质走出来的时候,等候在外面的人们十分激动,满以为希望即将来临。不料后来事情突然出现变化,绑匪引爆了炸弹,俄特种部队仓促发动总攻。结果事件造成334人遇难,包括186名儿童,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永远的伤痛,也给奥舍夫留下巨大的遗憾和痛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