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第一次参加上合峰会,中印就签署了两项大协议

外媒称,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9日签署了协议,解决了从中国西藏流向孟加拉国的容易洪水泛滥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的争端,这表明两国合作正在加强。

路透社 6月9日

莫迪在推特上说:“我们的会谈将为中印友谊进一步注入活力。”

▲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报道称,成立于2001年的上合组织主要是为了打击中亚地区激进的伊斯兰组织,解决其他安全关切,去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一对传统对手加入该组织。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拉维什·库马尔在推特上说,根据9日上合组织峰会期间签署的两项协议,中国将分享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数据并修改除印度香米外的印度出口大米的特定要求。

报道称,印度对与中国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也非常关切,寻求让大米、油菜籽、大豆和糖等产品更大力度地进入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增长到510亿美元,在过去10年中增长了9倍。

▲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外方领导人。这是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在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前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中国2018年将购买640万吨大米,而印度共将出口1190万吨大米。

位于新德里的一家全球贸易公司经销商说:“尽管价格具有竞争力,但由于植物检疫标准问题,印度无法向中国出口大米,”他指的是食品标准以及动物和植物卫生,但他表示,“随着标准改变,印度可以每年轻松向中国出口超过100万吨大米。”

埃菲社 6月9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举行两个月来的第二次会晤,以期拉近立场。

习近平和莫迪曾经达成过多项双边合作协议,两人都认为今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双边会晤是两国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的新起点。

▲4月27日和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东湖宾馆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这是4月28日,习近平同莫迪交谈。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6月9日在青岛会见莫迪时表示,双方要再接再厉,加紧落实,保持战略沟通,拓展经贸合作,推进人文交流,加强国际和地区事务协调合作。

莫迪则希望再次举行像武汉会晤那样的非正式会晤,不过希望下次能在印度举行。

报道称,这是印度成为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之后,莫迪第一次参加峰会。

拉美社 6月9日

印度报业托拉斯等主要媒体6月9日都在头版用大篇幅报道了中印两国领导人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的会晤。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青岛召开。这是9日晚在青岛举行的《有朋自远方来》灯光焰火艺术表演。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报道称,此次会晤涵盖了双边合作的重要领域,体现出两国重修旧好和恢复互信的决心。

报道称,两国领导人是在青岛峰会的框架内举行此次双边会晤的,此次会晤距离两人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只有不到6周时间。武汉会晤巩固了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关系,并确保两国军队在边境冲突之后能够展开更好的合作。

印度报业托拉斯着重强调了印度总理莫迪的讲话。莫迪表示,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更多活力。

据《印度教徒报》报道,此次会晤的突出成果包括:双方就共享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数据,以及印度大米输华的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的修订,分别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布拉马普特拉河(维基百科)

报道称,莫迪和习近平就继续深化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同时还回顾了武汉会晤的决策落实情况。

印度外交秘书顾凯杰对媒体表示,此次会晤着眼于未来,收到了积极成效。

报道表示,莫迪和习近平一致认为在国际会议之外也应当保持战略沟通。

来源:参考消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