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摇摆的澳大利亚该听听这个“良心建议”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11日刊文称,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卡尔是中国在澳大利亚最好的朋友之一,他现在出任澳大利亚-中国关系研究院院长。每年,卡尔都会率领一个记者代表团访问中国。

文章称,很少有国家像澳大利亚那样在对华贸易中获得巨大好处。然而在试图平衡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以及与美国的安全关系时,澳大利亚发现自己日益陷入了矛盾。

▲鲍勃·卡尔

文章称,此后,他们试图平息事态。但特恩布尔承认,拟议中对外国干涉澳大利亚政务采取立法行动的计划让两国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

▲特恩布尔

文章称,毕晓普呼吁各方保持冷静,这是对的。

文章认为,不应该让双边分歧失控。用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话来说,澳大利亚应该“摘下有色眼镜”,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国崛起。

文章称,这可能需要作出艰难的地缘政治调整。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不妨回归基于国家利益的务实方式,中澳双方可以搁置分歧,就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问题进行合作,比如捍卫自由贸易。

文章称,正如卡尔所说的,在成为美国的盟友和中国的伙伴问题上,外交仍然是关键,各方需要进行坦诚的交流来解决冲突。

▲当地时间2018年5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应约会见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外交部网站)

来源:参考消息

【延伸阅读】中国为啥不相信澳大利亚?澳前大使道出实情

“为什么中国不再相信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新闻网5月1日以此为题发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关于澳中关系的“残忍评估”:澳中关系已经被澳安全机构从外交部手中接管,前者的目的就是煽动中国威胁。

据报道,芮捷锐4月30日在一篇博客中写道,澳大利亚特恩布尔政府高层对中国的不信任和澳情报机构“侵略性”的举动是澳中关系降至低谷的原因。澳大利亚国防部、国家评估办公室、安全情报组织、秘密情报局、总理和内阁国际事务部等澳大利亚安全机构认为,“澳中关系太重要了,所以不能信任外交部”。这导致澳大利亚外交部和部长毕晓普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的作用变得无关紧要。

芮捷锐严厉批评澳安全情报组织已经“自我政治化,丧失独立性”。他认为,澳中关系恶化损害了澳大利亚的利益,那些主张与中国建立紧密关系的人受到攻击,“被污蔑为中国的辩护人、小跟班、雇佣兵和熊猫派”,而污蔑者的目的就是要“扼杀对华政策正当的讨论和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4月28日,澳大利亚前外长鲍勃·卡尔在悉尼大学举行的中国发展论坛上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澳媒恶意炒作“中国威胁”,甚至将矛头直指中国留学生,澳领导人却没有为中国留学生提供保护。就此,卡尔向中国学生表示道歉。他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影响力与日俱增,部分澳大利亚人日渐担心自己被西方抛弃,媒体和政客动辄不惜以损害澳中关系为代价兴风作浪,恰恰反映了澳内心深处的焦虑。

来源:环球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