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到现在:牛津不为人知的六个节日

五朔节清晨从叹息桥向窗外望去

拥有九百余年悠久历史的牛津大学,有着各种奇异特别的古老传统,也不乏本世纪才有的新习俗。今天,就来跟我们一起体验那些穿越了近千年时光的牛津特有节日庆典吧。

(文章由Graduate Study at Oxford发布于Medium的博文和媒体报道相结合编辑而来)

五朔节

夏临牛津

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各地的人们年年都庆祝五朔节(May Day),人们载歌载舞,用以祭祀树神、谷物神、庆祝农业收获及春天的来临。然而在牛津的五朔节更多了一些独一无二的元素——清晨六点,莫德林书院(Magdalen College)的唱诗班就登上塔顶,开始高唱。

五朔节清晨莫德林塔上的唱诗班

这一传统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但曾任民俗学会主席的历史学家罗伊·贾奇(Roy Judge)表示,最早的相关记载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记录里提到莫德林书院的院长付了十英镑,以“沿袭在五朔节到塔顶高歌及演奏的古老传统”。

如今,每年五月一日都有超过两万五千人在莫德林塔(Magdalen Tower)周围聚集,聆听唱诗班演唱Hymnus Eucharisticus;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前一晚都参与了各种庆祝活动,彻夜未眠,随后还将前往市中心继续参加歌舞庆典。

敲打边界

为牧区划分界线

大学教堂(University Church)在推特发布的照片

在每年的耶稣升天节(Ascension Day),大学教堂的牧师和教友们都会沿牧区边界游行,手持柳枝敲打标记边界的石砖,以此来划定牧区界线。

这项传统可以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时期;自那以来,牛津城经历了诸多变迁。最早这些边界是划分税收领地的界线,当然如今这些边界早已没有了传统的意义,但人们依然继续参与这项传统活动,做为节日娱乐。

1965年在谢尔登剧院的“敲打边界”活动(照片收藏于牛津大学皮特河博物馆)

在这些古老的边界石中,有一些可以轻而易举地够到,比如布雷斯诺奇书院(Brasenose College);而另一些,则早已被吞没在当代的牛津城中,被现代的建筑物所覆盖。因此,如今游行队伍会选择一些同一位置但非传统的地标,包括ZARA的员工储物间,马莎百货的女装部,还有Boots的后门。

游客们加入敲打boots后门的“边界”

焚烧船只

向“河首”致敬

莫顿书院(Merton College)学生庆祝赛艇胜利

每年五月,在伊希斯河(即泰晤士河的牛津段)都会举办夏季八人划艇赛(Summer Eights)。这是一项为期四天书院之间进行的船赛,各个书院的参赛队伍冲撞竞争对手的赛船,争夺“河首”(Head of River)称号。

目前名列榜首的是基督堂书院(Christ Church),他们自1815年起,在这项比赛中获得了33次胜利。

获胜队伍通常都会在书院举办正式晚宴,之后由院长简短致辞。随后,一艘已经弃用的赛船将在书院方庭进行焚烧,庆祝胜利。

圣吉尔斯市集

从中世纪商贸市场到碰碰车与棉花糖

圣吉尔斯市集(St Giles Fair)

圣吉尔斯市集(St Giles Fair)兴起于中世纪,最初是圣吉尔斯教堂祝圣礼的纪念活动,后来演变成每年一度的传统,在圣吉尔斯日(St Giles Day, 每年九月一日)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和星期二举办。

据传,随着活动规模渐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曾在1567年到场参观;到了十九世纪,市集的活动从一个个摊位变成了游乐嘉年华。

在1889年9月24日,一篇刊登在《牛津大事记》(Oxford Chronicle)上的文章以维多利亚式的口吻描述了这里的空中飞人项目:

“到场群众受邀上台,感受被抛向空中飞行的奇特体验。在钢丝的尽头,装有使空中飞人免于受伤的保护垫,下方也有防坠网。这项活动引来众人频频光顾——而且不仅是男士和男孩子,有很多女士在周一纷纷上台,不顾围观人群对她们鲁莽行为的非议,亲身体验了这项飞行活动。”

今时今日,虽然皇室成员无暇光顾,但圣吉尔斯依然被认定是“全英最好最具声望的市集之一”。

时间庆典

在莫顿书院拯救全宇宙

莫顿书院(Merton College)学生庆祝冬令时来临

在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莫顿书院(Merton College)的学生们纷纷前往学者方庭(Fellows Quad)庆祝这一独特的书院传统。

最早发起这项活动的人是曾经的莫顿学生巴里·普雷斯(Barry Press),为了庆祝1971年英国结束了其保持一整年夏令时的尝试。

“我们觉得理论上时间可能不会回到过去,所以我们必须帮忙出力,这是我们理所应当要做的事。”普雷斯在近期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从英国夏令时的凌晨两点起,莫顿学子们会身着学术正装,一起倒退行走一个钟头,直到时钟变成英国冬令时的凌晨两点,确保时钟变更成功——“当然每次都是成功的,”普雷斯说道,“说真的,这一点毫无疑议”。

在1971年的时候,只有五个学生参与了这个活动,但这些年参与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他们在因时钟拨回而消失的一个小时里正好走回出发的原点,用来“抵消时间漩涡”。在一次采访中,当有人采访一个莫顿学子为什么要倒走时,他回答道:“因为凌晨2点穿学术正装在院子里向前走看着有点傻。”

多亏了他们,从那以后我们的时空连续体(time-space continum)再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城墙巡视

确保牛津城安全繁荣

从12世纪开始的牛津城墙巡视,曾是保障牛津城安全没有外部侵略的活动。如今,新书院(New College)依然保留了这个中世纪的传统,不过将其变成了一个多彩丰富的节日庆祝。

这一庆典每三年进行一次,始于牛津市长(注: Lord Mayor of Oxford 牛津市市长,并不负责政府事务,主要职责是主持仪式庆典)和其他议员会身着传统长袍行进至新书院。仪式中他们先来到书院的主门叩门要求进入,门房开门后,仪仗队军士和三位代表会要求获得进入书院以便巡视城墙,而门房则会直接拒绝,当面把门关上。他们不得不转向小门询问院长是否可以进入,而院长则会给予准许。书院内会在600多年历史的城墙边架起脚手架,以便市长和议员们可以爬到城墙顶端巡视。

牛津市长议员们巡视在新书院内的牛津城墙

这一传统始于1379年,当时温彻斯特主教( Bishop of Winchester)从国王那里购买土地建造了新书院,并将牛津城墙建于书院之内。这意味着要巡查城墙,必须进入书院的领地。主教购买这块土地的条件之一,是新书院必须维护城墙,书院在城墙两端各造了一个小门,以便每三年一次城墙巡视可以进行。

如今这一活动更多是一个仪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巡视,虽然巡视也有助于发现城墙潜在的损坏帮助维修,但这个仪式能保留600多年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大家都觉得城墙巡视非常的有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