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吉游船翻沉事故死亡人数升至44人 仍有4人失联

blob.png

在10号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普吉府尹诺拉帕介绍了最新的搜寻进展,搜救队昨天搜寻到了2具遇难者遗体,死亡人数已经升至44人。目前失联人数已经从昨天的6人变成4人。而昨天泰方提到的已生还的5人中,有3个已经回国,其他两人正在进行回国准备。

搜救队今天上午在距离事发地点不远处的皮皮岛海域再次发现一具遗体,目前正在运送到医院的途中,尚未确认是否为此次事故的遇难者。据了解,昨天发现的2具遗体以及今天上午发现的1具遗体中,不包括压在沉船底部的遗体。诺拉帕表示,在无法确认上午所发现遗体身份的情况下,目前失联人数还剩4人,搜救队已经对失联人员可能存在的海域加大了搜索力度。同时,普吉府也请求甲米、攀牙两府帮助,全面支援搜救工作,诺拉帕承诺,在搜寻到最后的4位失联人员之前,泰方绝对不停止搜救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延伸阅读】雨季的泰国还能不能去?普吉岛游倾覆船事故后,这些出游安全事项值得注意

7月5日,两艘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泰国普吉岛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风雨,发生倾覆事故。距离沉船事故发生已有4天,目前,游船倾覆事故已造成41名中国公民遇难,6人失踪。事故发生后,文化和旅游部多次发布风险提示,让游客海外自助游时警惕各类风险。其中,涉水活动风险排在首位,其中溺水和水上交通事故是造成游客死伤的最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仅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等几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就发生百余起中国游客不慎溺水身亡事故。除了涉水活动外,交通风险、野外和空中项目风险、盗抢风险也值得警惕。

针对普吉岛沉船事件,文化和旅游部也指出,部分游船公司经营管理松懈、一些涉水项目安全设施建设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情况仍然存在。接连发生的旅游负面事故,也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敲响了警钟。

【旅游需要风险自负】

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发生后,有人质疑泰国旅游是否足够安全,也有人认为雨季就不应该去海岛。“我认为,不能因噎废食,要避免悲剧重演,重要的不是迷信什么样的旅游产品是安全的,而是让消费者懂得,旅游本身就是一件需要风险自负的行为,无论去哪里都要始终把旅游安全放在首位。”资深驴友“唐小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施晖表达了他的看法。

在“唐小六”看来,这次普吉沉船事故正暴露了国内一些游客安全意识的薄弱。他在一篇报道中读到,一名导游在游船倾覆前曾对游客说:“我都没穿救生衣,你们怕什么?”这让他觉得触目惊心。他告诉记者,在旅途中,我们不可能完全规避风险,把生命完全交托给别人的做法是相当不负责任的。有时,游客不得不相信导游、船长、司机等,但游客自身也必须进行安全评估。

比如,面对浮潜、深潜、海钓等海上项目,游客需要了解自身水性及身体状况,评估风险后才能下水。高龄或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游客就不宜下水,未成年人参与水上游乐项目必须有家长带领。另外,6、7、8三个月是夏天雷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高发期,也是旅游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出游,除了泰国之外,印度、日本、马尔代夫等地同样面临着风险,是否要乘船出海需要游客自行评估。

“无论是自由行还是跟团游,有导游或者无导游,我们都要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就算是旅行过20多个国家,经历过印度、尼泊尔,爬过喜马拉雅山的资深驴友唐小六,也在旅途中始终保持着警惕。每次一上船,他都会仔细确认救生衣是否能使用,安全通道在哪里。在欧洲背包旅行时,他也时刻注意将背包背在身前,防止盗抢。“没有地方是绝对安全的,我们不能自己把安全意识抛开。”

【在线旅游商下架不合格自助游产品】

据了解,在普吉岛两条倾覆的游船出海之前,当地政府就发布了强风和暴雨预警,警告公众注意。有媒体报道,普吉岛上的旅行社、地接社、旅游公司达到上百家,码头较多,游船基本都属于私人,管理相对混乱。而从已经披露的信息看,此次游船倾覆事故中 涉事国内游客,多为通过在线旅游平台订购出海产品的自由行游客。

面对旅游风险,旅行社是怎么做的?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针对在平台预订产品的自由行游客,他们会进行多重提醒。预订时,旅游产品与合同中就包含安全提示;出行前,春秋会给所有游客发出一份出行通知,再次对安全进行明确提示;一旦收到有关涉及安全的天气、自然灾害(台风、地震、暴风雨等)的通知,旅行社也会立即针对所有游客进行短信安全提示。得益于这样的风险防范系统,这次普吉岛游船倾覆事件发生时,春秋总计有1300多名游客在当地旅游,均报平安。鉴于自由行游客在此次事故中伤亡更多,文化和旅游部也在事故发生后发布紧急通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各类涉旅突发事件的发生,下架一批不合格自助游产品。同时,要求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产品供应商在宣传销售高风险的出境自助游项目时,加强风险提示,建立完善出境自助游应急机制,引导游客合理规划出游线路,不在旅游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

目前,携程已展开相关业务线排查,包括排查商家资质,尤其是境外玩乐一日游、潜水、冲浪、探险、热气球、高山索道等类目。同时,要求安排优化产品预订流程,落实游客预订境外各旅游产品必须填报游客信息,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针对高风险活动、高风险目的地,在产品详情页、出行确认单、出团说明书中作出相关风险文案提示。

来源:上观新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