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孤独时都干啥?请自备纸巾...

相信不少人都见过《国际孤独等级表》。

第十级:一个人去做手术!!!

朋友们,你们达到几级了呢?

国人有孤独感的好像并不是很多,这也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然。即使孤独了,大家也都憋着不说,说了,就有了那么一点炫耀自己曲高和寡、孤芳自赏之嫌。

也有人觉得承认了就会暴露自己不合群,没朋友的窘境。

前阵在小编学校里搞了一个“抱抱我”的活动,初衷是传递温暖,减少孤独感,but惨淡收场...

与我们不同,在日本,孤独却是一种普遍现象,政客企业家有之,文人墨客有之,下里巴人亦有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几乎可以说日本人的内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着一种孤独感。

从书籍,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明显感受到日本人骨子里的孤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

本该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却早早洞察周遭的种种丑恶,不去反抗反而积极迎合大人们的口味,做着滑稽的行为。这种孤独与过分成熟让人觉得残酷。

日本一些老年人热衷犯罪的现象,大部分犯罪者是由于内心过于孤寂,想通过这种方式发泄或者引起注意。之所以形成日本人的这种普遍的孤独感,和他们的与人相处的习惯不无关系。

一般日本人潜意识里在与人接触时都会刻意的与对方保持些距离。不会主动积极的向对方敞开心扉,而是视对方而动。对方敞开多少心扉,自己则相应的打开多大心门,是完全被动式的。

有了距离感,日本人才感到安心,但同时也彼此增加了不信任感。

究其原因,据日本人自己讲,是不知道对方会怎么想怎么看,所以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其实,说穿了,还是怕最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如此恶性循环,日本人自然就缺少朋友更不会有什么知心知交。据统计调查,日本有大约50万人患有忧郁症,可以说大都是由孤独、寂寞而导致。

日本人孤独时的表现也有另一面,那就是有些人不像某些孤独者那样会憋着,而是有事儿干忙得很。

前两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日本一个人气歌手组合的成员之一,赤裸裸的一个人跑到公园“嚎叫”,结果被警察带走。

他有钱,还有无数的女孩儿喜欢他,可他由于工作的压力产生的压抑感无法宣泄,最终导致孤独,在公园里彻底爆发,也才有了当时轰动日本的首条娱乐花边新闻。

韩国人喜喝酒好热闹,他们来到日本后看到日本人经常一个人去酒馆默默地喝酒吃饭,感觉不可思议,这在韩国会被耻笑没朋友的。

在日本也经常见一个人去卡拉OK。去了,还真唱,而且是边吃边喝边热火朝天的唱。这让我们也百思不得其解。

在国内,去卡拉ok从来都是拉帮结伙,一个人去唱“k”,这个基本上还真就没有,掉不起那个价,由此也可见日本人的孤独程度了。

这些尚算过得去的孤独,更有甚者,他们的性格会因孤独而抑郁,进而趋于变态。

这类人孤独了也有辙,他们会打无言电话,还会以各种想得到的方式骚扰女性以获得快感。日本人滥杀无辜的报道也确是时不时的见诸报端、电视。

日本有种烧酒叫“百年孤独”,是名酒,也很受欢迎。姑且不说其好喝与否,只是酒名就足以引起日本人的共鸣了。

孤独百年,岂不是要让日本人孤独一辈子。日本人骨子里其实也是一天都不想孤独的,喝了百年孤独,醺醺然,去找乐子才是日本人的本色。

不过,听说最近日本又出现了一种新行业,叫“话食屋”。

这是一种以收费的形式上门为孤独者做料理并陪吃陪聊的工作,收费不菲,三小时费用为15000日元,按现在汇率也就是人民币800元左右,以后每延长15分钟加收1500日元。

陪吃陪聊还能陪来钱,是个不错的行业。但是否真能为孤独的日本人解除寂寥呢?却是仁者见仁。

甚至有的孤独者要求在自己生日的日子,话食屋能上门来为他们做出妈妈的料理,像妈妈在他们小时候给他们过生日那样陪他们一段时光。琢磨着,这活儿还真就不大好练。

有人说:人,生来孤独。但就像《阿甘正传》里讲的“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滋味。”

生命中还有许多值得去体验的事,值得去珍惜的人主动去拥抱阳光才是战胜孤独最直接的良方。

- END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