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争2.0》

美国信息技术创新基金会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有35.5%的技术创新者是海外移民,另有10%的人在美国出生,但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来自其他国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美国创新指数排名第4位,仅次于瑞士、瑞典和英国。

美国缘何创新领先全球?答案是这里集聚了创新人才。无可否认,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科技创新源于灵活的移民政策、联邦政府和企业对创新的投资以及1980年《拜杜法案》的通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移民政策让美国积累了大半个世纪的人才。

数数目前活跃于硅谷的那些大佬们吧——

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出生在前苏联一个犹太人家庭,1979年5岁时跟随父母移民美国;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和谷歌新任CEO桑达尔·皮查伊均是印度裔;SpaceX、特斯拉、SolarCity CEO埃隆·马斯克出生于南非,18岁时移民加拿大,又辗转到了美国;……此外还有众多不那么著名的科技人才。

美国信息技术创新基金会(ITIF)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有35.5%的技术创新者是海外移民,另有10%的人在美国出生,但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来自其他国家。

事实上,美国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多年来一直受惠于外来人才。可以说,自二战后至今,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从全球人才战争当中受惠如此之多。从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主要领导者之一恩里科·费米、登月行动“阿波罗”项目主管冯·布劳恩、“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到硅谷、华尔街的那些大佬们,这些改变美国也影响世界的科学家、创新创业者和金融精英,许多来自美国之外的国家。

福布斯2016年度“美国400富豪榜”显示,42名富豪出生于外国,占比达10%以上,其中有14名比名列第156位、身家37亿美元的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还要富有,他们分别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以色列人最多,有6个;华人有3名。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美国时,匈牙利裔企业家、拥有120亿美元净资产的金融品程序化交易大亨、盈透证券的创始人托马斯·彼得菲说,“在美国,我相信勤奋就有收获,衡量人的标准是能力和追求成功的毅力”;印度裔企业家、私募股权公司Symphony Technology Group创始人兼CEO、拥有30亿美元净资产的Romesh Wadhwani说,“在美国,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大梦’”;韩裔商人Do Won Chang和Jin Sook则感激美国提供给自己的诸多机会。

在美国政界,被特朗普政府任命为交通部长的赵小兰是一位中国移民,祖籍上海嘉定,8岁时随着父亲举家移民到美国。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内阁的华裔,也是内阁中的第一位亚裔女性,曾在小布什政府中担任劳工部长8年。

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逐步把自己打磨成一块“人才磁石”,不光在政策上重视吸引外来人才,整个社会也形成了多元、开放、兼容的人文环境,政府、商界和学术界也一向高度评价移民的作用。

美国的整个移民体系可谓环环相扣,面面俱到:1952年、1965年和1990年《移民法》奠定了美国移民政策为人才战争服务的战略,规定了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并有突出才能的各类高技能人才以及能在美国进行投资或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移民连同家属将被优先考虑;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劳动部、国务院即外交部、健康与社会服务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负责外国人的准入、准居留事务和出入境事务等;移民入境制度中的职业移民瞄准杰出人才、优秀人才、专业人才、特殊人士和投资者;同时默认双重国籍,不承认公民的外国籍,但也不会因为公民拥有外国籍和担任外国公职而剥夺其本土公民身份。(连载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