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比气温更高的是各国招揽中国游客的热情

年过七旬的乔治大叔是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的一位水果店主。虽然他之前连智能手机都不用,但这个暑假为了招揽中国游客,他努力学成了两件事:一是学会了两句中文“你好”“谢谢”, 二是给自家摊位开通了中国的移动支付。

“中国人喜欢用手机付钱,现在每天会多几十位中国客人来我这买水果,他们说没想到我这样的小摊都能这么先进,这也让我成了这一片生意最好的水果摊。”乔治大叔说。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近日共同发布的《2018年暑期旅游大数据预测报告》,今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和花费将持续增长,预计7、8月,全国出境游人次将达3000万。

调查还显示,中国人对于体验当地人生活方式的需求逐渐增长:美食、自然探索、城市休闲、深度体验等越来越受青睐,而购物比重开始收缩。这也反映出中国游客消费行为更理性、更本地化的转变。

于是,暑期这个全年旅游旺季也成了各国政府和商家的“忙季”,纷纷推出签证便利、安全保障、开通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渠道、提供中文服务等各种政策和优惠措施以吸引中国游客。

签证更便利

签证便捷化正成为世界各国吸引中国游客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欧洲、南美等纷纷缩短签证审发时间或开放多次往返签证。

澳大利亚此前就宣布将对中国公民实行10年多次“常旅客签证”。这也是澳大利亚首次对外国公民发放10年多次签证。

去年底,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访华时宣布正式启动2018“中加旅游年”。他“希望在2021年前将中国赴加拿大访客人数提高一倍。”特鲁多还在微博上用中文示好:“欢迎更多中国朋友。”

各国为了加大自身的吸引力,都把签证便利视为重要优势。英国旅行和商业机构甚至抱怨政府因为“申请赴英签证手续一直比较繁琐令英国丧失了大量中国游客。”

而根据新的签证政策,前往欧盟国家旅游的中国人不再需要另外申请英国签证,获得授权的中国旅行社可以通过提供申根签证申请表,“一站式”办理申根签证和英国签证。

专属定制

除了签证,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多保护以及推出“定制”服务也是各国政府吸引中国人的新方法。

譬如在意大利,中意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人文交流日趋频繁。根据中意双方的协议,2016年5月和2017年6月,中国警员已两次赴意开展警务联合巡逻。而中意警方第三次在意联合巡逻也于2018年5月28日在罗马启动。

5月28日,中国和意大利警员出席中意警方第三次在意联合巡逻启动仪式。新华社发(阿尔贝托⋅林格里亚摄)

无独有偶,在因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而成为“网红目的地”的克罗地亚,中国与克罗地亚的首次警务联合巡逻于今年7月15日在旅游城市杜布罗夫尼克启动。

7月15日,中克两国警察在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旧城联合巡逻。(新华社记者高磊摄)

除了安全保护,一些国家还对中国游客推出量身定制的服务计划。

譬如,柬埔寨推出“China ready”白皮书计划,系列措施吸引中国游客赴柬埔寨旅游。

在中国和柬埔寨旅游合作发展过程中,2017年是标志性的一年。截至11月,中国赴柬游客数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中国成为柬埔寨最大客源国。这是12月16日中国游客在柬埔寨金边的皇宫内游览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毛鹏飞摄

以吴哥窟景区为例,该景区周边摆摊的当地商贩,亦会用简单的中文售卖纪念商品;为方便中国游客,柬埔寨还在出入境填报卡上标注中文注释,并培训国际机场的警察、空姐等工作人员学习中文。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游客,许多柬埔寨导游通过中文培训班学习中文。柬埔寨捷运旅游公司深知其中的奥秘:“赴柬埔寨旅游的多数是中国游客,会中文更吃香。”

柬埔寨旅游大臣童昆今年初在柬旅游部年度会议上表示,2018年柬埔寨预计将接待中国游客1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

钻研对中国人服务和消费习惯:学中文+开通移动支付

早在2014年,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就曾报道说,如果不用普通话欢迎中国客人,那也不太能吸引他们。报道还援引中国旅游研究院人员的话说,“我们注意到‘没有中文服务、没有中文电视节目或菜单’,成为中国游客最不满意的出境游因素。”

为了迎合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快了移动支付建设。

2017年3月28日,在芬兰赫尔辛基机场,乘客扫描二维码通过“支付宝”付款。 新华社记者张璇摄

例如,数据显示全球已经有40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万商户接入支付宝,范围涵盖购物、餐饮、机场、退税、娱乐、交通等众多领域。

这个暑假,阿联酋知名的迪拜商场接入支付宝、紧跟着英国伦敦眼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也都推出了针对中国游客的支付宝付款额外优惠;日本也不甘落后,大阪道顿堀的拉面店给手机支付者加送荷包蛋,而避暑胜地马来西亚的沙巴索性喊出了“中国游客不带现金玩遍沙巴”的口号……

刚从欧洲旅行回来的康先生回忆,他在法国一家百货店购物,用手机付款后,发现因为更划算的汇率、商家推出的手机折扣券、红包码,50欧元的商品,最后只花了不到300元人民币,相当于打了7至8折。“商店柜台有工作人员直接用中文问我:要不要用支付宝,服务太到位了!”

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国游客用支付宝退税。 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对于很多已经习惯了“出门不带钱包”的中国游客来说,他们发现,走出国门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一定要改变习惯,因为国内国外的体验落差正在缩小。一项微博上的调查显示,85%的用户表示自己出国所需携带的现金变少了。

此外,为方便中国游客,各大退税机构还积极和支付宝合作。目前全球有34个国家支持支付宝退税,其中包括全球80个机场以及欧洲超百家店内退税点。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在德国一家保健品店里,一位德国店员用熟练的中文指导中国游客在手机上用支付宝退税,还叫其“小姐姐”套近乎,可谓与时俱进。

可见,各国为了招揽、服务中国游客都是拼了。这场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胜负如何我们待假期结束再分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