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垃圾!日本最环保小镇,半数65岁以上,不依靠养老金,年入千万

来源:海那边

究竟是牺牲环境换取GDP,还是牺牲GDP来保护环境?这是我们面对的难题,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前者——一条似乎更加快捷有效的路。

但是在日本,有这样一个小镇,却选择了后者,一条看似更加缓慢也更加艰难的道路。

这里的居民只有1700人,并且半数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又有两成是80岁高龄的老人。简直比中国的农村还要“空心化”得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老龄镇”,竟然有“日本最环保小镇”的美誉。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镇里的老人每年人均能赚1000W日元,相当于58W人民币。不但不需要依靠国家的养老金,还个个都是纳税大户。

这样的奇迹是怎么做到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为您介绍,这个奇迹小镇“上胜町”。

上胜町的奇迹要从2003年说起,就是从2003年起,小镇居民开始实施“零垃圾”计划,这个计划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3年。

如果你来到上胜町,你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乡村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里处处是让你流连忘返的美景。

也许您会想,有这么优美的环境,那么老人们的高收入肯定是靠旅游、农家乐咯?然而并不是,老人们的高收入,来自于一片片的无污染的树叶。

在日本料理的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高级的料理,必须应四季时序点缀不同的花和叶。

千万别小看这一片片点缀的花叶,要知道,美食家们评价日本料理,有一句话就是:“日本料理是用眼睛品尝的料理”,高级料理对它们的选择有着严苛的要求。诸如形状、大小、色泽、季节感等,力求极致。

正因为上胜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四季分明,树叶品类达320种之多,并且因为小镇居民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环保,拥有清洁的空气和水源,树叶没有一点杂色和污染。所以,这里的树叶是最适合用来做料理点缀的。

在这里,采摘树叶已经成为了一门系统的学问,老人们建立了专门的季节档案,方便查阅今天是采摘哪种树叶的最佳时间。

采下树叶后,就在这样清澈的溪水中清洗干净。

然后根据大小、形状一一筛选

如今,上胜町的点缀花叶已经占领了日本80%的市场,甚至出口至美国、法国、意大利。

微软和日本最大移动运营商Docomo,闻讯都跑来要求合作,帮这群老年人开放供采摘树叶使用的平板和软件。

上胜町的故事还被搬上了荧幕,拍成了电视剧,名字就叫《彩色人生》。

从事点缀花叶生意的200多名老人,平均年龄70岁,最年长者超过90岁,这样的工作不仅带给他们丰厚额度收入,还让他们拥有了快乐积极的心态,身体也越来越健康,甚至出现逆生长,越活越年轻。

这样的世外桃源,这样的人间乐土,这样的山清秀水美丽树叶,都是他们13年如一日坚持零垃圾生活的馈赠!

日本是将垃圾分类做到最极致的国家,东京或横滨这种大城市,通常将垃圾分为5~10种,这样细致到严苛的垃圾分类是母亲手把手教下一代的,从出生开始就学起的。有些日本人一大把年纪了,还是也分不对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一个香烟盒,其间的纸盒、外包的塑料薄膜、封口处的那圈铝箔。这个香烟盒就要分三类:外包是塑料,盒子是纸,铝箔是金属,所以这件东西就要分三类丢弃。想想就心累啊!

而在上胜町,就更加严苛了,垃圾分类更是高达44种,包括豆腐盒、蛋盒、塑料瓶盖、免洗筷、日光灯管、地板垫、报纸、书籍、一次性杯子和不同的金属等……

小镇上的每个居民,都自觉恪守着严格的垃圾分类方法,曾有人因为做不好垃圾分类,被迫离开了小镇。

喝完的牛奶盒,要规规矩矩遵循折平、洗净、晾干三部曲。

矿泉水瓶盖、贴纸、瓶身分开归置,也是最最基本的。

玻璃瓶必须洗干净再放到回收点,不仅瓶盖和瓶身,有色和无色玻璃瓶也要分开。

口红膏体属于“可燃物”,口红管则属于“小金属物”。

还有袜子,如果只有一只属于“可燃物”,如果是两只、没被穿破,属于“旧衣料”。真心细致啊。

人们把旧物放在固定的地点交换、捐赠或购买,有的资源被重新利用,焕发出新的生命

在上胜町,每个人心中都有三条道德律:1、把垃圾扔进山里,就是犯罪。2、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珍宝。3、分类越细,可再生的资源就越多。

上胜町的居民们无不恪守着这三条道德律,作为守护着自己纯净乡土的准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