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文章:中国巨龙正向消费大国挺进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 日本《朝日新闻》11月27日刊文称,中国这条正在向消费大国挺进的巨龙在全球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强,消费的变化已经让人们预感到了这一点。

文章称,11月11日是中国所谓的“光棍节”。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盛大庆典。“双十一”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全民狂欢节,场面盛大、众星云集。零点一到,雪片一样的订单便蜂拥而至。LED屏幕上的成交额在快速更新。

文章称,中国“双十一”购物节不仅仅交易国内商品。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0个品牌参加了这次购物盛宴。德国的奶粉、澳大利亚的保健品、日本的纸尿裤都荣登销量榜前几位。在中国,你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购买全世界所有商品。

文章称,中国“双十一”24小时的交易总额换算成日元的话是3.5万亿元(约合2135亿元人民币——本网注)。这是日本乐天去年一年的国内交易量。

文章称,业内人士信心满满地说,在发展中的中国,必须要考虑新兴中产阶级长期的消费趋势。

让我们再把视角转向上海巨大的购物中心。无论是卖场还是商品,与日本相比都毫不逊色。消费者举家前来,购物消费。即便有50台收款机同时收款,缴费的人有时仍会排起长龙。每个人都用手机结账,那景象蔚为壮观。

文章称,实际上,在北京、天津、深圳,人们的消费也是同样旺盛。中国的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已经完善,满足消费者各种欲求的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文章称,本月,上海还举行了首届进博会,吸引了约170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家企业参展。中国买家展现强大购买力。那些拥有对华贸易赤字的国家也有了卖力兜售商品的舞台。

文章认为,中国的这番要做“进口大国”的宣言,必然会让依靠出口过活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享红利。

文章称,在曾经的物质匮乏、通货膨胀时代,反映一国国力的是生产力。但现在全球物质过剩、通货紧缩,反映一国国力的是能不能从各个国家进口商品的消费力。消费力才是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强国的实力来源。

【延伸阅读】外媒称“双十一”打破看空中国预测:贸易战未影响消费热情

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 外媒称,随着“双十一”购物节进入第十年,中国的网上购物者11日在这个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上打破了去年约240亿美元的销售纪录,平息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的悲观论调。

轻易打破去年销售纪录

据美联社11月12日报道,这一消费狂欢节在单日网络商品成交额上多年超过美国的“剁手星期一”,今年的纪录打破了世界对这个第二大经济体的悲观预测。

报道称,“双十一”购物节又被称为“光棍节”,是由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引领的减价打折热潮。阿里巴巴集团将一个单身人士的非正式节日打造为数字零售商的年度意外收获。

阿里巴巴在上海庆祝会的巨大屏幕上显示着一路飞涨的实时销售数字:在11日零点刚过2分零5秒,阿里巴巴平台的交易额就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到1点47分时,这一数字就增长了十倍。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数据,在11日下午4点前,销售额达到1682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去年“双十一”的总交易量。

另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中国经济地平线上袭来的乌云也未能对“光棍节”造成影响。在这个热闹的消费性节日中,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挥舞着他们的虚拟钱包,让各大电商平台赚得盆满钵满。对阿里巴巴来说,打破其自身创造的销售额纪录意味着其在一年一度的天猫“双十一”活动中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对中国而言,这个指标也表明民众的消费能力产生影响。

报道称,“双十一”期间,消费者仅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就购买了价值达2135亿元人民币的商品,比去年高出27%。更直观地说,这个数额相当于拉脱维亚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甚至比西班牙梅尔卡多纳超市2017年的年收入还高出不少。

阿里巴巴仅用了16个小时就打破了去年创下的销售额纪录——1682亿元人民币。此外,“双十一”全天物流订单量达到10.42亿件,超过了10亿件的心理预期。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话来说,在接下来的5到10年间,这个数目将成为公司的常态。

报道称,今年“双十一”吸引了近18万家本土和国际品牌,他们试图通过这个电商大国的各大平台向超过6亿的月活跃用户出售自己的商品。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说:“我们从电脑起家,现在我们正处于手机和互动的时代。未来将是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将改变商业模式,并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

贸易战未影响消费热情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11日,阿里巴巴集团“双十一”购物节成交额再度刷新纪录。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美国爆发贸易冲突,但这并不妨碍消费者在这个购物狂欢节抢购打折商品。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在11日晚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线上线下一体协同,让所有商家实现模式升级和运营方式升级,对于进一步扩大“双十一”效应和阿里巴巴的未来至关重要。他还表示,进一步扩大阿里巴巴的线下覆盖面将大幅拓展目标市场空间。

报道称,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双十一”现已成为一块试金石。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如果爆发贸易战,可能会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日益富裕的消费者群体对中国经济和阿里巴巴而言都可能起到提振作用。

另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当地时间10日晚11点59分,在上海世博会中心的媒体中心,进入第十个年头的全球最大购物节阿里巴巴“双十一”的倒计时开始。11日零点,舞台后方的超大型荧幕上,交易额在眨眼之间就窜至了天文数字。不仅中国本土,来自韩国、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地的每秒数万笔订单涌入,仅21秒交易额就突破了10亿元。2分零5秒突破100亿元时,满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发出感叹声。

报道称,11日,中国大陆的消费者令国内外对中美贸易战导致消费疲软的预测黯然失色。自2009年开始,“双十一”的交易额就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起每年刷新纪录。尽管今年有外界分析称,“双十一”恐难避开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消费者造成心理压力的影响。但销售纪录的不断被刷新,平息了外界的悲观论调。

此外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11月11日报道,中国最大的购物盛会今年再创新纪录。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在“光棍节”结束8小时前就已达到去年的水平。

报道称,到了当天下午4时左右,这个中国最大线上购物平台就已售出价值约214亿欧元的商品。这些数字表明,与美国之间持续的贸易争端迄今为止对中国的消费行为只造成了微弱的影响。此前,人们担心阿里巴巴和其他线上购物平台可能会承受贸易争端造成的后果。

又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1月11日报道,“双十一”本是流传于年轻人之间的娱乐性节日,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成为很多分析人士眼中用于衡量中国消费者信心的指标。有人认为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会转移至消费者身上,但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不愿放下贸易武器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在强劲需求的推动下,中国上月出口再度大幅增长,打破了许多经济学家对中美贸易争端导致出口放缓的预期。

11月8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从美国到印度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有所增长。

招商证券经济分析师刘亚欣称,不仅仅是美国,几乎所有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保持强劲增长,新兴市场尤其如此。

经济学家们表示,这表明中国的出口正得益于意外良好的全球需求,同时也可能受到人民币走软的提振。许多经济学家将最近几个月的出口繁荣归因于企业赶在关税生效前提前装运,他们此前预期这一趋势将出现消退。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出口总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15.6%,增幅高于9月份的14.5%。

《华尔街日报》基于海关数据计算得出,上月中国对印度、巴西地区的出口均同比增长逾20%,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分别增长13%和15%。

报道称,与此同时,由于对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10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21.4%,增幅高于9月份的14.3%。其中,原油进口总金额同比增长89%。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中美贸易战属于持久战,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出现减缓或平和的迹象,但美国不会偃旗息鼓。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9日在中国文化中心进行演讲时指出,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持久战。只是目前美国的政治与经济资源“子弹”已经几乎耗尽,因此不得不暂缓攻势。

他认为,美国因在贸易战上耗费了政治与经济资源,已经使它难以发动持续攻势。

报道称,他以最近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称举办进博会显示中国不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还要成为引领全球消费市场的“消费大国”。以中国为中心形成全球终端产品的消费力将对美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美国的力量部分来自于军事,更重要是来自于美国对全世界的购买力。

他说:“买者为王,中国现在正成为这方面的王者。”

11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天猫双11全球狂欢夜”晚会上,阿里巴巴平台的大屏显示仅用了2分05秒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成交额冲破100亿元人民币。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018-11-13 09:56:27)

【延伸阅读】俄媒:进博会为俄企带来商机 “俄罗斯制造”吸引中国消费者

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报道 俄媒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在上海圆满闭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参展。大批俄罗斯公司以“Made in Russia”(俄罗斯制造)为共同品牌,在俄出口中心大型公共展区展出。在此期间,俄公司的代表们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讲述了中国消费者关注的产品种类以及此次进博会为他们带来了何种商业发展机遇。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12日报道,进博会上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俄罗斯展商,包括农产品、食品、糖果、葡萄酒制造商、旅行社、日化公司、饮用水、茶、纪念品生产商等。毫无疑问,中国消费者对食品最感兴趣。

俄展商一致指出,绿色天然食品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追捧。

报道称,随着出国旅游的中国人日益增多,他们越来越贴近欧洲标准,口味也在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食品5年至10年前还无法吸引中国消费者,而如今却有望在该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原因。

酒业公司佩罗尼(Peroni)总经理佩特琴科说:“中国市场积极的方面在于,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有意愿、有能力购买优质食品,尽管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口味偏好和固有印象,我们还是看到他们表现出由衷的兴趣。”

他表示,该公司在对中国市场进行分析后,决定从南方和东南方地区入手,因为这些地区的购买力更强,当地居民经常旅行,因而在各方面愈加青睐欧洲风格,他们能够理解并且关注该公司产品。

儿童用品公司泽菲尔(Zephyr)的代表马利科夫表示,俄罗斯高品质儿童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前景一片光明。

他说:“我们展出了一款新品,是一种特殊的橡皮泥,它兼具塑形材料和儿童创造力开发产品的所有优点,材料包括橡皮泥、动能沙子和烘焙软陶。这种产品在中国大受欢迎,消费者首先被外观吸引,摸过之后看得出很满意,有购买欲望。”

日化公司Vestar销售总监佐洛托夫说:“我们目前只想试着进入中国市场,他们非常喜欢我们的产品,我们自己甚至都不清楚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关注。现在签合同还为时尚早,还需要研究和学习,不过确实有很大兴趣。”

佐洛托夫表示,该公司展出的日化产品中,洗手液、洗衣粉、织物柔软剂和沐浴露最受欢迎,而公司也预计到了这一情况,但没有想到定价尤其被看好。

报道称,参展的还包括已经具有对华贸易经验的公司,比如“兔子”冰激凌公司的总经理阿米尔汗诺夫指出,该公司已在大连市开设了贸易公司。

阿米尔汗诺夫表示,“我们去年秋天开始了这项工作,在冬天之前完成,今年春已经运来了第一批商品。我们做这些事情是为了独立推广品牌。我们明白,让中国的伙伴或经销商经营产品、及时订货、为此支付好的价格,这一切都非常不容易。”

他透露,“在展台与其他俄罗斯同行的交流表明,大部分人都持此类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大家都走向同一个体系,即在中国境内需要自己的仓库。”

11月7日,来自俄罗斯的塔季扬娜·切尔卡申娜身着民族服装在展台上展示俄罗斯柳兰茶。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虽然有多年买手经验,邵晶晶在进博会上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同行。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像邵晶晶这样的苏宁全球买手团成员,不断将优质的进口商品引进国内,再通过苏宁的“智慧零售”平台将优质好物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苏宁派出一支近500人的采购洽谈团队,在展会各个展区与各大海外品牌商、协会机构进行深度热烈的商务接洽。“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市场正成为全球消费市场增长的新动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需要更丰富的国际商品供应。”苏宁控股集团副总裁、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表示。

据悉,此次进博会期间,苏宁预计将把5000个海外品牌引入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作为进博会官方组展的主要企业之一,苏宁在消费及电子家电展区境外展商邀请过程中,充分发挥着与海外品牌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在该展区参展的10家消费电子类品牌中,有6家是通过苏宁渠道报名参展。此外,苏宁旗下乐购仕及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将在服务贸易展区展示。其中,乐购仕将展示其旗下的时尚女鞋、生活用品等,还将打造“购物+体验”的休闲模式营运概念。国际米兰则借助苏宁在国内的影响力和产业优势,在商业拓展上进行了诸多模式创新,为中国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让品牌方与球迷建立起更强的情感联结。

目前,苏宁已形成了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联合的双重海外供应链建设及品牌引入机制,积极拓展与海外知名品牌的合作。进博会期间,苏宁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多业态的优势,重点在欧洲、澳大利亚、土耳其、智利等国家进行大规模采购,采购范围重点聚焦进口生鲜、非生鲜快消类目以及消费电子类产品。

“苏宁将携手海内外知名品牌打造智慧零售驱动下的新一代‘全球智能供应链’,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苏宁在海外市场的合作效率会越来越高、合作规模会越来越大。”孙为民说。(记者 冯其予)

(2018-11-09 14:52:37)

【延伸阅读】不再狂热买买买!日媒:中国人日益理性节约 拒绝奢侈消费

参考消息网11月6日报道 日媒称,最近中国的消费市场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节约倾向,国庆长假的消费额增长速度低于上年同期,人们捂紧钱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4日报道,位于上海市中心一家购物中心一层的高档品牌店鲜有顾客光顾,中午时分购物中心周围人头攒动,里面却很冷清,在设有许多餐饮店的五层情况也是一样。同一层楼里唯一人气很旺的店是连锁便利店全家,这让人颇感意外。

这家位于角落的店铺的进餐区的8个座位被吃午餐的客人挤得满满的,收款台前也排着队。在进餐区吃饭的公司职员向小姐说:“便利店的盒饭,花大约10元钱就可以吃到,我经常到这里吃饭。”

报道称,伴随着不断开发,上海商业中心在增多,但花费20元左右就可以吃到一餐饭的街边小餐饮店正不断减少。在不断增多的购物中心和商务大楼里的餐饮店中,吃一顿午餐就要花50元左右,花费100元以上也稀松平常。

向小姐以前也会跟同事到公司附近的餐饮店吃饭,但她表示,最近想法改变了,“中午饭花掉50元,觉得不值”。像向小姐这样,并非因为缺钱却又捂紧钱袋的人,其实并不少见。

报道称,1999年进驻中国的星巴克咖啡对中国人而言是很具诱惑力的外国品牌,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现在,星巴克在全中国开有约3400家门店,不过其的品牌号召力似乎在减退,中国消费者中出现了对一杯咖啡花30多元钱的“奢侈”消费产生了疲劳。

报道称,在这种状况下,本地咖啡连锁店迅速扩张,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幸咖啡。它在近一年里火速开店,已经拥有1300多家门店,大多数门店里不设座位,采取的是外带或外送的经营模式。其纸杯设计跟星巴克一个档次,在年轻人中间很受欢迎。瑞幸咖啡之所以受消费者追捧,最大的原因是价格亲民,相对于一杯咖啡花30元的星巴克价位,瑞幸咖啡一杯咖啡售价20元左右,而且同款咖啡买两杯送一杯,实际上一杯相当于十多元,消费者容易感到享受了优惠。

在上海工作的张先生说:“如果顺带帮同事一起买,一杯咖啡的价格比星巴克要便宜,觉得更划算,咖啡味道也不错,因此最近开始喝瑞幸咖啡。”

报道称,对于中国人的消费,日本人对2015年前后赴日中国游客的“爆买”很熟悉。出于对国外品牌的憧憬,中国游客在日本百货商店大量购买高档商品,不过,近年来“爆买”现象不再,中国游客攒钱后以观光为目的出国旅游成为消费主流。

报道表示,此外,随着阿里巴巴等公司跨境电子商务的普及,在中国国内也能够比以前更轻松地购买外国商品。中国人对国外品牌的追求不再狂热,出现了冷静购买所需商品的倾向,中国人在心理上拒绝奢侈消费的状况出现,节约倾向在今后还可能越来越明显。

(2018-11-06 00:14:01)

【延伸阅读】俄媒称中国挽救俄罗斯邮政:俄民众在中国网店消费数千亿卢布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俄媒称,根据俄罗斯电商企业协会的预测,今年俄罗斯人将把近5000亿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9.46俄罗斯卢布——本网注)花在国外电子商城的网购上。鉴于当前趋势,其中超过一半金额很可能会“流向”中国。俄罗斯邮政向该报透露,如今,公司邮寄的国际商品中约94%来自中国。同时,不光俄罗斯人在网上购买中国商品,中国人也采购某些种类的俄罗斯商品,首先是食品。

据俄罗斯《独立报》网站10月29日报道,俄罗斯邮政负责物流的代理副总经理伊戈尔·切布宁表示,2018年前9个月,公司处理了2.589亿件国际包裹,比2017年前9个月(2.08亿件)多出25%。作为对比:这一时期,公司处理的国内邮寄商品同比增长14%至6500万件。来自中国的包裹占全部国际包裹的比重达到94%。

电商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俄罗斯人2017年将3740亿卢布用于在国外电子商城的网购,过半数(53%)正是花在中国的网店。在海外网店发往俄罗斯的包裹中,91%来自中国。该协会预计,2018年,俄罗斯人将在海外网店消费4700亿卢布,同比增幅超过25%。

报道称,俄消费者首先在国外电子商城购买服装和鞋(占所有海外网购的38%)、日用电器和电子产品(33%)、化妆品和护肤品、汽车零部件和配件、家用产品等。

俄罗斯政府和专家对跨境电子商务在俄蓬勃发展作出了各异的解读。经济发展部认为这是消费需求提振的表征。罗米尔调查中心则提醒,“网购是一种节约策略”——俄罗斯消费者在中国网店寻找高性价比的商品。

有趣的是,北京指出,不光俄罗斯人积极通过互联网购买中国产品,中国消费者对一些俄罗斯商品也青睐有加。

中国商务部欧亚司司长罗伟东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对俄罗斯食品有很大需求,许多俄罗斯商品在网上都可以买到。不久前,我自己也网购了俄罗斯面粉和植物油。中国人很喜欢俄罗斯农产品。”

中国一家在线商城的专家援引该平台数据证实,俄罗斯商品越来越吸引中国消费者的注意。“2018年,其销量同比增长170%。俄罗斯生产的儿童乳制品甚至某些电子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

报道称,日益壮大的电子商务进一步推动了中俄邮政行业的现代化。例如,中国国家邮政局此前宣布,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四年居世界之首,占全球的比重超过45%。中国还大力引进新的商品递送技术,包括无人机、无人驾驶(自动)卡车、智能仓库等。

切布宁也指出俄罗斯邮政基础设施的顺利发展,并援引若干例子证明与中国联系的加强。他介绍说:“俄罗斯邮政加开了图-204C飞机从中国至俄的定期航班——现在,它们每周从杭州、深圳和哈尔滨飞两到五趟。定期航线提升了运送越来越多中国邮寄包裹的速度。利用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邮政专列启动了从中国出发的地面新线路。计划在全国建造并投入使用新的物流中心。”

俄罗斯金融经理俱乐部第一副主任塔马拉·卡西亚诺娃说:“中国的成就促使俄罗斯玩家借鉴它的经验。中国以速度和价格取胜,目前它在这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考虑到距离。”专家认为,俄罗斯邮政业也取得了无可置疑的成绩,但“总体上落后于西方和中国,无论在技术、服务质量还是规模方面”。

俄“220伏”公司合伙人阿列克谢·费奥多罗夫表示:“俄罗斯的物流公司已足够多,竞争相当激烈。中国运营商的榜样无疑在竞争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切布宁指出:“尽管跨境电子商务的增长并非邮政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但它对物流设施的负荷率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化是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其中规定增加国际商品邮递业务的数量。”(编译/胡丽雯)

(2018-10-30 00:19:01)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