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媒:泰国将引入“淘宝村”模式解决贫困问题

国际在线专稿: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农村涌现出了一批“淘宝村”。这些“淘宝村”的村民通过在线销售产品来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淘宝村”已成为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泰国《曼谷邮报》近日刊文称,泰国政府将选定三、四个社区推行中国“淘宝村”的发展模式,希望借此探索出一条减贫脱贫的新路径。

11月8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村民马瑞丰展示用竹子编织的饭盒。 新华社发(罗星汉 摄)

文章称,2009年,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在淘宝商城开网店的农民,他们所在的村被称为“淘宝村”。第一个大规模开展电子商务的农村是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的东风村。在那里,1000多户家庭通过制造家具和在线销售成品,迈入了数字经济的行列。

此后,“淘宝村”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覆盖了中国3202个村庄和363个城镇,成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2019年2月开始,泰国政府将在部分社区推行“淘宝村”的发展模式,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和数字技术来帮助泰国村民解决贫困问题。

泰国商务部长颂提叻(Sontirat Sontijirawong)表示,商务部计划在三、四个社区率先实施“淘宝村”模式以提高社区的收入。“社区的选定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要通过培训让社区群众学会使用电子商务,还要将社区生产的发展与全球市场联系起来。”颂提叻说道。

2018年11月访华期间,颂提叻曾请阿里巴巴主要创始人、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分享“淘宝村”模式的成功经验,希望借此解决泰国社区的贫困问题。阿里巴巴也表示,将依据淘宝在中国的发展经验,派出一个专业团队,为选定社区的群众提供相关培训。

颂提叻说:“12月初,与此项目相关的泰国政府机构的很多高级官员被派到中国学习阿里巴巴的成功经验。他们去了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白牛村,学习如何通过电子商务和数字技术来帮助当地村民赚取更多收入并改善地区民生。我相信,‘淘宝村’模式也可以应用于泰国社区。”

白牛村1500名群众中的大多数都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但有300多人从事电子商务,他们成立了68家公司,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销售加工过的核桃产品。在这种电商模式的推动下,白牛村村民的年收入从2007年的9194元增加到2017年的30718元。

这种“淘宝村”模式的成功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村民观念的改变、社区内人员的合作、强大的产品开发和品牌管理能力,以及利用在线渠道触及消费者。

泰国商务部商业发展局总监乌提卡瑞(Vuttikrai Leewiraphan)表示,将挑选出推行“淘宝村”发展模式的社区,为社区群众举办研讨会,传授电子商务和如何发展业务的知识。商务部还将与泰国其他政府机构,如工业部、泰国邮政、社区发展部和内政部等展开合作,汇集各方力量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彭思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