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有风来丨马克龙的飞机上,不只有巩俐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陆遥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参观红砖美术馆时与演员黄渤握手,图片源于CFP

4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第一个晚上,他就在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上担任揭幕嘉宾,与本届艺术节的宣传大使、中国著名演员黄渤同台亮相,互动频频。

据报道,此次随马克龙访华的除了法国政要和企业家,还有多位文化界人士,主要包括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阵容堪称“豪华”。可见,人文交流也是这次马克龙访华的亮点。

这些文化界人士是谁?文化在马克龙中国行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大家都很关心,马克龙带来了哪些艺术家?

在昨晚“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上,出现了一位来自杭州文艺界的朋友,“西戏”品牌创始人董怡林。今天一早,我就打电话给这位“线人”请(八)教(卦)了现场的情况。

“马克龙总统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讲的话却很‘燃’。”董怡林说,马克龙在活动现场回顾了为中法人文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两国艺术家,并且宣布为庆祝2024年两国建交60周年,将举办一系列重要文化交流活动。

董怡林向我细数了随马克龙访华团到访的文化人士:法国文化部长里马·阿卜杜勒·马拉克(Rima Abdul Malak)、凡尔赛宫主席卡特琳娜·佩加尔(Catherine Pégard)、曾执导电影《狼图腾》的电影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还有演员巩俐和她的丈夫——法国电子音乐先驱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 Jarre),旅法艺术家沈远、王度、严培明等。

演员巩俐与与丈夫让-米歇尔·雅尔,图片源于环球人物

我们来简要介绍几位。电影导演让·雅克·阿诺,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得主、法国国宝级导演。他和中国渊源很深。上世纪90年代,他执导《情人》时,就启用了中国演员梁家辉作为男主角;2015年春节档,让·雅克·阿诺执导的电影《狼图腾》收获近7亿票房的同时,也收获了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在内的8项国内外大奖。4月7日,他以现实题材创作的灾难电影《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也将在中国大陆上映,揭秘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全过程。马克龙还在发言中力荐了这部作品。

电影《燃烧的巴黎圣母院》海报,图片源于豆瓣电影

巩俐的丈夫让·米歇尔·雅尔上世纪80年代就曾在中国举办演出。2019年5月,54岁的巩俐与71岁的让·米歇尔·雅尔一起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在机场牵手亮相,随后向媒体确认两人已经结婚。

还有几位旅法艺术家。1959年出生的沈远,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上世纪90年代移居法国,是先锋艺术运动中的一员,到法国后,她作为移民对身份和语言的探究变成了其作品中很重要的主题。王度出生于武汉,1990年起生活和工作于巴黎,已经在海外知名画廊、艺术机构举办了大大小小的30个个展。严培明,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1年移居法国第戎,以黑色碳熏质感人物肖像享誉艺术界。

沈远作品《垂钓巴黎的空气,2020》,图片源于红砖美术馆

“这样大规模的艺术聚会,伴着春天一起回来了!”董怡林经营的“西戏”品牌做过许多“中法文化之春”的项目,这次,她主要是来见朋友的,也关注今年的项目和“去田野”艺术驻地计划,期待尽快和法国艺术家开展一些合作。

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源远流长。

早在17世纪晚期,即中国清朝的康熙时期和法国的路易十四时期,两国就开始了最早的学术联系与合作。

法国素有欧洲汉学中心之称。汉学作为“对中国进行科学研究”的专门学问,一般也认为是法国人创立起来的。1742年,法国皇家学院就讲授汉语,1814年,在法兰西学院正式设立汉语教学科目,名为“中满语言文学”,从此,法国一直居于欧洲汉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巴黎被誉为“西方汉学之都”,一批享誉世界的汉学家在19、20世纪陆续出现。

1688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图片源于光明网

巴黎,一直是“艺术的顶流”。世纪之交的巴黎,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交相辉映,可谓一方文化热土。在艺术领域,印象派等各种创新艺术流派异彩纷呈,彼时的巴黎俨然已是世界艺术的焦点,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文艺青年。20世纪初,中国第一代留法艺术家便前往法国求学,林风眠、徐悲鸿、常玉、潘玉良、颜文樑等,个个都是鼎鼎大名。

第二代留法艺术家深受第一代的影响,于20世纪中叶赴法求学。上半年,我们在浙江油画百年大展中看到的“法兰西三剑客”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杭州国立艺专毕业后,三人相继留学法国。在与西方现代美术相遇后,他们将中国艺术带入了一种新的可能,其艺术风格和对中西方艺术的理解至今仍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中国艺术界。

中法在音乐、影视等多艺术领域,也交往笃深。近年来,中国影人在戛纳电影节屡获殊荣。《悲惨世界》《小王子》等法国经典IP被创作为音乐剧、话剧等形式,走遍中国。

电影《小王子》剧照,图片源于豆瓣电影

回到昨晚开幕的“中法文化之春”。它创立于2006年,作为中国境内首个外国艺术节和法国境外最重要的法国艺术节,始终坚持让艺术跨国跨界的初衷,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有人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节,更是观众遨游在艺术创作无国界的疆域中最长情的陪伴。

由于活动太多太丰富,说是“春”,往往时间跨越了整个春夏。比如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从4月到7月,超过65个文化项目将在中国二十多座城市展开。再翻翻前几届的活动,无不呈现出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在视觉艺术、音乐、戏剧、电影、舞蹈、时尚、图书与思辨等众多领域推陈出新,促进中法两国的交流,使公众、艺术家和合作伙伴们在美好的艺术中相遇。

第十五届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活动之一的艺术展,图片源于新华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大国政治交往中,文化交流往往有着更柔软、更接地气的优势。

中法之间亦如是。事实上,中国和法国早在1999年,便确定要举办中法文化年。当时的中国,对于世界上很多人而言,还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神秘”有时候并不是好事,它代表着不了解。不了解,就容易产生误解。

已故的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曾撰文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曾对他说:“当今世界所取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华文明的贡献。世界对于欧洲文明比较了解,但是对于中华文明了解不够,这是不公正的!所以我希望中国多到法国来举办文化活动,巴黎是世界文化之都,在巴黎举办活动,能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华文明。”

法甲举办“中国日”庆祝春节,图片源于新华社

据吴建民说,2003年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后,“一时间,在法国,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不管是巴黎还是其它地方,数以百计的各种中国的文化活动激起了法国公众的浓厚兴趣,大家都在谈论中国,谈论中国文化。文化年之后,到中国来旅游的法国人的数量急剧上升。”以至于有法国友人告诉他,法国与其他国家举办过多次文化年,但从来没有像中国文化年那样如此成功。

“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个民族,关键是要了解它的文化。”吴建民说,“这件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从文化着手,其造成的影响是持久的,而且对方是喜闻乐见的。”

法国发行兔年生肖纪念邮票,图片源于新华社

通过文化交流,世界认识的是一个怎样的中国?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曾总结,中国文化交流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文化输出上,以对外和平友好为主题,基本性质是和平、温情的。当前,我们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文化能够连接心灵,艺术可以沟通世界。从这个春天出发,以文艺为桥,让中国和世界心心相映。


相关阅读

  • 刷屏的中国电科,究竟有多少成员单位?

  •   中新经纬4月6日电 (闫淑鑫 邓芷若)近日,“中国电科员工因清明节被强制加班怒怼领导”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上流传,引发网友围观,多个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5日,中国电子科
  • 【人民日报】2023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启动

  • 近日,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通知,要求4月至11月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为主题的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活动
  • 维和英雄,我们没有忘记你

  • 作者 | 郑伟利、张哲、李竹林当地时间4月5日,中国驻黎巴嫩使馆与第21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来到黎巴嫩南部希亚姆镇,祭奠为和平事业牺牲的杜照宇烈士等维和英雄。中国驻黎巴
  • 刚刚,中国电科回应:假的!

  • 4月4日“清明节强制加班员工怒怼领导”的相关聊天记录在网络上热传迅速冲上热搜榜5日,中国电科回应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详见→员工因加班痛批领导?刚刚,多方回应!)6日
  •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四届动漫奖揭晓

  • 4月6日,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四届动漫奖颁奖活动在四川成都举办。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是为繁荣动漫作品创作、培养动漫优秀人才、扩大中国动漫国际影响力、推动动漫产业
  • 潮声丨马克龙此时访华,有何玄机

  • 潮新闻 执笔 王超昨天(4月5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北京。当天晚上,首都国际机场迎来另一位欧洲客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位是欧洲大国元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有风来丨马克龙的飞机上,不只有巩俐

  • 潮新闻 记者 陆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参观红砖美术馆时与演员黄渤握手,图片源于CFP4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第一个晚上,他就在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上担任揭幕嘉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