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陕西杨凌:科技照亮中亚希望田野

日期: 来源:杨凌发布收集编辑:杨凌发布

 一个多月前,从哈萨克斯坦回国的张正茂教授,正在总结梳理中亚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小麦高效栽培技术。此行的主要任务一是与外国专家合作开展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二是开展抗旱节水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三是小麦宽幅精量沟播技术示范。

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地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一直在多个国家农业合作项目基地奔波忙碌着。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西安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和中亚五国积极开展发展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国家队”,杨凌示范区与中亚的合作从未间断。

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农业合作,到异国他乡播撒“中国种子”;从海外建立“中乌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中吉农业科技示范园”到国际援外技术交流……农业合作已成为杨凌与中亚国家关系的“黏合剂”和“催化剂”,擘画了一幅新时代农业对外交流的全新图景。

科技赋能智能灌溉高效又节水

时间拨回到2022年8月23日,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乌塔伊奇客地区的“中乌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朱德兰正在进行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最后的安装调试工作,并于当天正式投入使用。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大学阿利姆·普拉托夫教授对示范园智能设备爱不释手。他参与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安装调试的全过程,不仅感叹中国农业灌溉设备的先进性,而且看到了与中国合作的广阔前景。

“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可使当地棉花产量提高50%,节水50%,投资减少40%。”这是朱德兰团队在园区前期调研后得出的研究数据。她说:“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采用太阳能驱动,具有省电、节水、节肥等功能,并且减少劳动力使用,比较适应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条件。”

3年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大学及塔什干农业大学展开深度合作,共建“中乌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这是双方在农业节水及精准农业领域开展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

韩清芳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家,一直致力于西北旱作农田降水、养分及光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在哈萨克斯坦农业科技示范园,她负责作物栽培管理与技术指导。

韩清芳在使用中国引进的良品麦种的同时,因地制宜,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从小麦播期、种植密度等多方面进行指导,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

援外培训播撒科技“红利”

4月26日,由商务部主办、杨凌示范区承办的中亚国家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综合培训班在杨凌结业。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5个中亚国家的87位学员以线上方式参加了结业典礼。

本次培训为与中亚国家在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为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技术交流、产业合作奠定了基础。

作为上合基地的“开路先锋”,杨凌的援外培训最先被规划统筹。早在2016年11月,12个国家的59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响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倡议,共同发起“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如今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95家科教单位和企业加入。

该联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文交流、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特别是与受援国开展农业领域科技和经贸投资合作搭建重要平台,为促进多双边领域国际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来中国之前,经常看中国的新闻。非常感谢中国还有杨凌举办这样的活动,我发现,中国的发展很快,这里的课也讲得好!”在杨凌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执政能力与社会发展研修班期间,来自利比里亚劳工部数据研究司副司长科利接受采访时表示。

杨凌作为我国开展农业对外合作交流的主阵地之一,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为培训主体,深度契合上合组织国家需求,线上线下融合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国际培训,培训规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合组织国家政府官员、留学生来到杨凌示范区学习农业技术。与此同时,杨凌示范区一批批农业专家将良技良种带到上合组织国家。

合作共赢造福人民

杨凌结合自身优势、中亚国家农业发展需求,推动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杂粮等全产业链合作,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附加值,造福双方人民。

在哈萨克斯坦科克舍套农业科技示范园,张正茂教授推广的宽幅沟播栽培技术以及国内免耕精量宽幅沟播机,使杨凌的小麦新品种在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推广,比当地主栽品种每亩增产最高达60.51%。

张正茂是第一批承担示范园建设任务的专家之一。如今,他推广的“普冰9946”“普冰151”小麦已经在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播种扎根。

对于下一步示范园的工作,张正茂满怀憧憬:“我们正在征集和选择更多更好的品种,筛选出适合哈萨克斯坦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进行示范种植,我们学校与哈萨克斯坦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分子生物学、节水农业等方面也将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相信示范园将发挥更大的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杨凌共建成13个国际科研创新合作平台和8个国际合作园,先后派出73批194人次专家团队进驻,示范园筛选的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在海外示范种植25万亩。

同时,在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花卉苗木种植、畜牧养殖技术及管理等多个领域合作,通过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杨凌农业科技在上合组织沿线国家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果实。

近年来,杨凌在服务上合组织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等方面,加速推动我国农技装备、优良品种和农业服务“走出去”,促进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助力“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和提高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耿苏强 李煜强

相关阅读

  • 陕西杨凌:为上合减贫事业贡献农科力量

  • 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成为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任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特色减贫的基本路径和范式,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范围内减贫行动提
  • 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一定无法想象……

  • 原标题:中国同中亚畅通“钢铁驼队”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队经由中亚沟通中国与欧洲的货物人文时,一定无法想象,有朝一日“钢铁驼队”会在亚欧大陆上高速往来,输
  • 河口区六合街道积极探索发展盐碱地设施农业

  • 连日来,河口区六合街道丽泽“菜篮子”设施农业产业园迎来采摘高峰,不少游客趁闲暇时光,走进采摘园,采摘新鲜果蔬,体验田园风情。近年来,六合街道积极探索发展盐碱地设施农业,总投资
  • 省级拟表彰名单公示!德州这些集体、个人入选

  • 5月14日,山东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名单公示,德州市5个集体、11名个人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德州5个)德州市陵城区糜镇党委
  • 申锋:精益求精,为粮油保驾护航

  •   黝黑肤色和洪亮嗓音,这是大家对申锋的第一印象。作为中粮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主管,申锋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已在中粮黄海工作了16年。  16年
  • 中哈携手!陕西美食融入“丝路味道”

  • 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有广袤无垠的优质麦田。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走深走实,这里的面粉、食用油和蜂蜜等优质农副产品,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源源不断运抵西安,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陕西杨凌:科技照亮中亚希望田野

  • 一个多月前,从哈萨克斯坦回国的张正茂教授,正在总结梳理中亚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小麦高效栽培技术。此行的主要任务一是与外国专家合作开展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二是开
  • 最新公示!事关潍烟高铁福山站

  • 潍烟高铁福山站站前广场及配套工程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公示公开建设单位:烟台通元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名称:潍烟高铁福山站站前广场及配套工程项目位置:福山区乡忆路以南,紫东路以西,云
  • 文苑丨小镇书店

  • 冉学东父亲是小学教师,我尽管是农民,却对书有一种特殊感情。或因自己愚钝,辍学回家,想开家书店。于是,就背着父母找村上信贷员,贷了300元钱,偷偷去西安寻找进书渠道,以六折和七折不
  • 带露珠的蒲公英

  • 赵学潮又到了蒲公英开花的季节,那珍藏在记忆画面上的一幕,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子,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手提着个装满蒲公英的塑料编织袋,一手拿着一把小铁
  • 【防治碘缺乏病日】这“碘”事儿你知道吗?

  • 2023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2023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