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科技产品加持,汽车将迎来更安全的时代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徐天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汽车安全性问题也因此更加被重视。为此,新车评价规程开始日趋严苛,同时多个汽车厂商及零部件厂商也在不断地研发汽车安全相关的新技术。汽车将迎来更安全的时代。

新一代新车评价规程有望遏制驾驶分心

3秒的时间能做什么?或许只是拿出手机看一下微信,但在高速公路中3秒钟已经成为了非常恐怖的时间。假设车辆以120km/h的速度行驶,每秒行驶距离约33.3米,3秒的时间则已经行驶了近100米的距离。此时如若仅仅是低头看一下手机微信消息,其存在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据公安部统计,驾驶时接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相比于普通状态高出2.8倍;开车时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相比普通状态更是高出23倍,分心驾驶已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保证驾驶员减少分心,相关部门直接将接打电话、吸烟等行为列入《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以下统称《交规》),根据《交规》规定,驾驶机动车有接打电话、吸烟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记2分并处200元罚金。尽管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接打电话、吸烟等行为,但在没有监控、交警的路段仍有很多不自觉的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接打电话、吸烟。同时,其它驾驶分心、走神等情况无法完全遏制。为此,多个城市在公交车、旅游包车、长途客车、危化品运输车等专用车辆领域强制安装驾驶员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驾驶员的身份识别、驾驶员疲劳监测以及危险驾驶行为监测,并可对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上传云端,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未来,驾驶员监测系统还可实现捕捉驾驶员视线范围、监测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监测驾驶员疲劳程度等功能。

据此前环球网报道,欧盟已计划于2021年前将驾驶员监测系统作为一种主要的安全功能纳入下一代欧洲新车评价规程(以下统称E-NCAP)中。而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一下统称C-NCAP)作为NCAP体系中的一员,一直以来都在紧随E-NCAP的脚步,更新规程细则内容、时间均近乎与欧洲同步。自2018年7月更严苛的新版C-NCAP规则与新版E-NCAP同步实施以来,国内多个品牌车型开始出现安全星级下降现象。此次欧盟将驾驶员监测系统纳入E-NCAP预示着我国未来的新车也将配备驾驶员监测系统。中国自动驾驶软件公司Momenta与荷兰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日前宣布将合作开发车规级驾驶员监测解决方案助力满足下一代NCAP标准也证实了这一点。

“黑科技”安全配置不断推陈出新,汽车正在向更安全方向转型

不仅仅是新车评价规程项目的升级,近年来,各大汽车厂商及零部件厂商也在不断研发汽车安全相关的新技术。据中新网报道,日前,捷豹路虎宣布正在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联合研发一款适用于交互式车载导航系统的温控感应式方向盘。该设备能将温度变化作为提示信号,提示驾驶者转弯或变道时机,驾驶者得以更加专注于路况信息,进而有效降低因注意力分散带来的安全隐患。未来,这一技术还将在自动驾驶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通过温度变化提示驾驶者在自动/手动模式中切换。

而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瑞典安全气囊制造商奥托立夫展示了一款名为Life Cell的概念产品,该产品是一款带有两个充气装置的帘状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展开时从座椅内弹出,完全释放后,气囊会包裹住乘客的头部和肩部,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保护。

上海车展期间奥托立夫展示的Life Cell安全气囊 张恒 摄

另外,据C-NCAP官网信息显示,德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采埃孚正在研发一款外置安全气囊。外置安全气囊安装在车辆侧面,可在碰撞前500毫秒内展开以便增加一定的缓冲区。外置安全气囊充气后体积约为250L,可将乘员的受伤程度降低30%。在此之前,福特、奔驰等汽车品牌已将安全带安全气囊纳入高端车型配置中,通过引爆安全带中的安全气囊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安全带勒伤事故。

伴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安全性问题开始不断被重视。尤其是体积相对较小、重量相对较轻的乘用车,在与商用车、固定障碍遭遇碰撞时会显得格外脆弱。但随着新车评价规程的日趋严苛与众多“黑科技”安全产品的不断研发,汽车将迎来更安全的新时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