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比出席“车联网产品发展前景”研讨会 与专家共探汽车发展

2018年5月24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举办的“车联网产品发展前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此次会议邀请了汽车企业代表和车联网产业链企业专家从多角度共同展望车联网发展。来自大陆汽车、九五智驾、彩虹无线、科大讯飞、中国移动、艾拉比智能科技等车联网产业链的企业发表了演讲,聚集了一汽集团、华晨汽车、江铃控股、江铃股份、北汽新能源、上汽通用、北京奔驰、奇瑞捷豹路虎、一汽丰田、国能新能源等汽车企业的参与。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以及移动互联网市场,车联网领域的巨大市场与商机吸引了包括汽车企业、零部件企业、通信运营商、信息科技企业等不同行业企业的积极涉足。近年来,车联网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应用,并且装备规模和应用范围呈现扩大趋势,市场前景广阔。车联网不仅能够促进交通管理、有利于实现车辆节能减排、及时发现车辆安全隐患,还能够带动汽车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的协同发展,促进相关企业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整合。

OTA升级是车联网发展的趋势之一,能够及时提升车联网功能和体验,已经受到业界关注。上海艾拉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联网研发总经理蔡建兵围绕“智能网联汽车OTA体系建设最佳实践”进行了演讲。分析了OTA与智能网联战略规划的关联,阐述了OTA体系建设流程及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蔡建兵在演讲中提到,在汽车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将由软件定义汽车,OTA体系建设则是车厂的首要任务,这将迫使整车厂必须去建立一套系统,使其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未来的软件资产,并且能够远程进行运维维护和更新。

艾拉比车联网研发总经理蔡建兵

“经过多个项目的积累和反复实践,我们提炼出了一套汽车OTA体系设计思路和流程。从汽车OTA体系的基本框架来看,汽车OTA体系是一个典型的由云、管、端组成的系统。”蔡建兵总结道。未来,汽车端层次包含了很多跟汽车OTA相关的具体应用程序,运行在供应商的设备上。通信端,主要负责在云端和汽车端之间进行业务交互协议定义,以及应用层的相关协议。服务器端则主要负责升级包的制作,车型和车辆的管理,为不同的车型和车辆配置不同的升级策略和升级任务。

在云端,整体OTA体系建设核心思路包含软件管理、车辆管理、任务管理、人员管理。对于OTA体系来说人员的管理是最重要的。随着未来OTA体系部署和建设的私有化,车厂要规划专门的OTA管理团队,这当中就会涉及到一些角色以及权限的分配。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权限对应着不同的管理及工作流程。

汽车OTA体系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首先,车厂必须在整个OTA体系的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未来OTA管理平台所接入车型的差异化,要有统一化的建设思路。其次,可行性保障对车厂来说也是重中之重。就这方面而言,作为OTA服务商必须能够给予车厂成熟方案,并且能够根据车厂的实际诉求、实际能力进行实际的定制,拿出合理的分工及可行性计划。更关键的是,还要有一个能够进行测试和验收的成熟方案。另外,对于支持OTA的车型而言,未来供应商的角色会变得非常重要。未来供应商的能力包括对于自身设备特性的规划能力,主控设备是否已经具备了联网、存储、本地分发、安全管理等能力。

当然,对于车厂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自身管理体系的完善以及平台的建设。管理体系的完善包括车厂自身对于车型车辆以及具体车辆中软件管理能力的不断建设和不断提高。以及与未来建设好的OTA管理平台,同步进行OTA运营团队的战略建设,这样保证未来的交付质量和交付效率。同时车厂也要规划更多其他功能型平台的建设,以及它们如何和OTA平台对接,这些也是在OTA平台建设阶段同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会议当天,大陆汽车信息娱乐与智能通讯部门车联网产品经理马斌围绕“T-box需求变化与趋势”、北京九五智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柯围绕“网联汽车产品功能及服务模式演变趋势”、彩虹无线(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解决方案经理周辉围绕“车联网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潜力”、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产品运营中心语音产品线产品总监邢猛围绕“汽车智能人机交互下一站”、中国移动政企分公司交通行业解决方案部高级技术经理曾锋围绕“中国移动5G车联网应用探讨”等主题进行了演讲。

在演讲全部结束之后,会议开展了交流研讨,参会代表围绕关心的问题如:T-box技术趋势、车端与云端重要性关系、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利弊、汽车行业的OTA进展、多元化人机交互趋势等,向演讲专家提出,由演讲专家来解答,进行互动讨论。

本次会议多位专家从各个角度发表了对车联网发展的深刻见解,交流研讨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车联网行业的交流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