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汽车品牌通过改名,竟然能改命?

丨大多时候,起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想不让别人记住你都难,这也是国内很多车企为新车命名时奉行的原则,虽然不明白“野帝”这种扎眼的名字是如何憋出来的,但还是有像“宝马”、“捷豹”这种具备中国汉字文化不那么让人失望的品牌名字。

名字的好坏不影响汽车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汽车的销量,今天咱们就来看看那些不改名字会死,还有改了名字也不见得多好的车企。

丨雷克萨斯-洋气≠知名度

当年的豪华车品牌“凌志”几乎是有口皆碑,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车迷朋友把“雷克萨斯”称作“凌志”,可就在它如日中天攻城略地时,“凌志”这个名字却被生生改成了“雷克萨斯”。

如果不是坊间传闻所说的商标抢注所致,绝大多数人恐怕都很难理解这样的改名之举,从此之后,凌...哦不,是雷克萨斯,也失去了能与BBA正面叫板的能力。

丨宝马-神来之笔

说起“宝马”大家都知道,但是说起“巴依尔”,恐怕只有研究过汽车历史的人才知道吧。早在上世纪90年代,BMW就已经风靡全球,但是在刚进入中国时,BMW只是被音译为“巴依尔”。洋名字虽然看起来洋气,但是却没什么吸引力。

后来被BMW在国内的第一家代理公司给取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字“宝马”,既符合中国人对优秀性能工具的理解,又体现了一定的品牌定位,从此“宝马”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豪华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宝马在全球的品牌名称依然是BMW,唯独在中国,“宝马”已经名头已经盖过了“BMW”,可谓一手神来之笔。

丨富士重工-母以子贵?

富士重工的前身是日本军工企业中岛飞行机株式会社,中岛株式会社在二战期间总共为日本军队生产了近2万架飞机,近4万台航空发动机,日本战败后,中岛株式会社改名为富士产业株式会社,主要生产汽车,兼制飞机、火车、发动机等,其中富士重工的汽车部门品牌为“SUBARU”,中文名为“斯巴鲁”。

近10年来,斯巴鲁在北美市场一直备受追捧,无论是权威的消费品评测机构,还是还是IIHS这样的权威碰撞测试机构,斯巴鲁旗下的产品均获奖无数。2017年4月,富士重工正式更名为Subaru Corporation(斯巴鲁公司),这不正是想借一下子品牌的光,来提高整个企业的影响力吗?

丨捷豹-文艺范儿

仔细去看“捷豹”的立标,你能看清这是什么动物吗?其实“捷豹”英文直译过来应该是美洲虎,捷豹的立标正是一只正在向前跃扑的“美洲虎”造型,展现了向前驰骋的力量与速度。

“捷”字的选用,很直观的体现了速度,还有就是可能考虑到中国人心目中,豹子和虎有着明显的体型区别,因此最后选择了“捷豹”,更何况“捷虎”和“路虎”听起来显然没有“虎豹”搭配这样和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