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夫定理:完成任务最好的时间是昨天

前言

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正确的决策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才会有效;反之,则有可能化为乌有。

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艾柯卡与下任总裁菲利普·考德威尔聊天时说到:“你存在的问题就是上过哈佛大学,因为你受到的教育是,在没有获得全部事实根据之前,不要采取任何的决策和行动。

即使已经得到了95%的事实根据,你仍然要花费6个月的时间来获得其余的5%信息,而当你得到100%的全部事实根据时,这个正确的决策已经过时,将成为错误的决策,因为所有的情况都随着时间发生了变化。

因此,我不得不承认,正确的决策在错误的时间提出就是错误,会使你错失良机,损失巨大。”

对于,前苏联管理学家A.M.基多夫提出了基多夫定理,认为抓住决策的最佳时机,既是决策者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一个决策正确与否,不能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果脱离这些前提条件,真理就可能成为谬论。换句话说,决策的正确与否,时机是最关键的转换点。

01

20世纪80年代,世界正处于严重的石油危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亚克卡抓住这一时机,制定了汽车换型决策,决定生产一款节能型的K型汽车。决策制定后,立马实施,生产出了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节能汽车。

正是由于亚克卡抓住了这一时机,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使克菜斯勒汽车公司摆脱了亏损的局面,并转亏为盈,仅在一年的时间就获利1.7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热水器行业进行了异常剧烈的广告大战,导致其价格迅速上涨。很多消费者非常需要热水器,却无法承担高昂的价格。处于领先地位的万和公司发现这一市场现象时,立即采取了降价的政策。

正是因为万和及早提出降价政策,使它当年的热水器销售量居于同行业的第二位。从此,万和公司便顺利地打开了自己的销售市场,一举成为同行业中的巨头。

适时而正确的决策,可以促进一个企业迅速地发展。作为企业的领导和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一定要抓住最佳时机,果断而勇敢地拍板。

02

2006年,世界各国都在报名参加中国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而英国政府却在预算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为英国的贸工部和外交部之间在为参展买单方面发生了分歧意见,拒绝了中国的邀请。

很多的英国商人都为政府的决定感到遗憾。他们认为英国政府应该先接受中国的邀请,再讨论经费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次事情的发生,很多人认为英国政府并不支持中国,因此严重影响了中英之间的关系。

当其他各国的政府不断地和中国政府进行经济往来时,英国的政府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漠不关心。一项有关中国对外的贸易调查资料发现:欧盟对华出口总额中,英国只占了8%,德国是43%,法国是13%,意大利是9%。英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落后于其他的国家,当其他国家都在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时,英国只有处在羡慕的份上。

现在的中国经济正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这是促进英中贸易的大好机会。为了挽回英国政府的决策失误,英国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副首相身上,希望他能促进英中贸易,取得和中国进行贸易合作的机会。

但是我们都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未。”英国政府能不能挽回自己的决策错误带来的损失,还是一个未知数。

领导者在进行一项决策之前,要慎重地考虑后果和风险,这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是做每项决策时都确保十拿九稳,万无一失,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任何一项正确的决策,都有其自身的时间和环境限制,一旦时过境迁,所有的决策都会成为“过期的决策”,从而失去原有的效果和意义。优柔寡断,不敢承担风险,寻找万无一失的机会,是决策的大忌。

03

很多人认为,称职的员工都会牢记工作的“最后期限”,力争按时完成任务。而事实上,你要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最实际的方法,就是把手头的任务消化在“昨天”。因为在大多数老板的心目中,完成任务的最佳时间是昨天。

某公司的老板要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演说,公司各部门都为这次演讲做出了相应的准备。

老板出发前,让助理组织各部门的主管开会,并提前汇总大家准备的资料。当老板助理询问H主管资料的准备情况时,H主管说文件还没有打印。

“怎么还没打印?老板马上就要动身去机场了。”

对方懒懒地回答:“我负责的是英文版的,咱们老板不懂英文,估计他在飞机上也不可能看。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打印出来。我会把电子版的文件整理好,直接发他E-mail,不就可以了?”

这时,老板刚好进来,得知这一情况,脸色顿时大变:“英文版的材料是给外籍专家准备的,我们提前约好在飞机上一起研究这份报告的!”H主管吃了一惊,面色一阵惨白。

每项工作有它的最后期限,都要围绕领导的计划展开。作为员工,不能自作聪明,根据自己的设想随意拖延工作时间。

早于“最后期限”完成任务,是每个老板都喜闻乐见的。老板都注重工作效率,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他们百分之百是“急性子”,恨不得员工能在1分钟内完成所有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愚蠢地等待老板开口,而是要在老板计划的最后期限之前,就呈上你的工作结果,并及时向老板汇报,让他放心。

提前完成任务:

一方面能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工作自信;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正拖延懈怠的毛病。

一旦把“工作完成在昨天”当成一种工作理念,并养成习惯,你就具备了保持恒久竞争力的资本。一个总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员工,必然会在与“最后期限”的赛跑中时刻保持领先。

内容来源:MBA智库百科

图文编辑:华营管理私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