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5月合资车企销量:谁将在淘汰赛中出局?

(文:搜狐汽车 杨亚楠)在中国,拥有合资公司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合资在手,天下我有”。进,可以借助合资公司成熟的体系培养人才、学习技术、振兴自主;退,可以坐享市场红利、保证营收、跻身世界500强。合资汽车公司,是货真价实的“奶牛”,“挤出来”的利润,养活了多少自主品牌薄弱的汽车集团。

而今,时代变了。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国内28家合资车企(按照乘联会计算方式,本田中国与郑州日产单独计算销量)中,共有10家车企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其中不乏广汽本田、长安福特、东风标致、长安铃木这些“老贵族”,以及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东风雷诺、东风英菲尼迪这些“年轻人”。

合资车企失去魔力了么?

并不是,反观头部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这“三巨头”都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尤其上汽大众5月的增速,竟然达到了12.1%。

有一句常说的话,“叫做跑赢大市”。但今天看来,这话可能很有些问题。或许与车市平均水平相比,自家的处境尚可沾沾自喜,但一旦看到领军企业们扩张的速度,还是多少应该有些危机感。

近期还有一些不太妙的消息,FCA(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CEO马尔乔内公布了集团的“瘦身计划”,在华几经沉浮的菲亚特品牌将再次退华,获将永久告别;老牌合资公司长安铃木也陷入经营困境,屡屡被曝出将要解体的消息;而推出全新旗舰DS7的长安标致雪铁龙,则依然在合资车企的江湖中稳坐末席,成为车市热闹大戏的“看客”……

合资车企不是失去了魔力,而是到了该淘汰的时刻。有人在不甘,有人在挣扎,有人却已麻木。揭晓结果的时间,应该不会太远了。

以下为各企业销量具体表现(数据来自乘联会):

4月的亚军上汽大众,在5月反超上汽通用,问鼎国内乘用车市场。大众品牌表现仍旧稳固,朗逸和桑塔纳保持着正向增长,但POLO、凌渡、途观、帕萨特均有所下滑,好在涨幅盖过了跌幅。真正给上汽大众注入“强心剂”的,是过去总被“冷落”的斯柯达。SUV市场柯迪亚克、柯珞克、柯米克“三箭齐发”,让斯柯达品牌5月大涨25.8%。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上汽大众内部,斯柯达品牌将在大众品牌面前,越发挺直自己的腰杆儿。

4月的霸主上汽通用,被“自家兄弟”上汽大众反超,而从前5月累计销量来看,上汽通用实际上已经落后于南北大众屈居第3位。不过三巨头彼此间的销量差距并不算大,下半年上汽通用也还有机会。旗下三个品牌,雪佛兰品牌大涨53.5%,凯迪拉克品牌增长23.6%,昔日最为倚重的别克品牌却下滑10.4%。昂科拉、英朗、君越等车型均出现滑坡,或许,恢复主力车型的竞争力,远比“复活”凯越要更为重要。

一汽-大众在5月比较平淡,大众品牌微增5.8%,奥迪品牌则微增4.7%。这种“过于平静”的状态将很快被打破,一汽-大众首款大众品牌SUV探歌已经上市,将逐步释放销量;奥迪也迎来了全新长轴距版Q5L,将直接搅动豪华中级SUV市场。凭借这2张王牌,一汽-大众有理由对全年保持乐观,最终夺冠也存在很大可能。

东风日产处在一个“很舒服”的阶段,追赶三巨头无望,领先追赶者无忧,合资公司第4名的位子,实在坐得安稳。本月,东风日产刚刚庆祝了自己15周岁的生日,也放言要挑战合资品牌TOP3的地位。考虑到东风日产仅有轩逸、奇骏、逍客3款月销万辆级别的产品,要与TOP3掰手腕,显然还需要更多“大杀器”。

从上月第8位,一下子跳到第5位,过去“慢慢吞吞”的一汽丰田貌似“忽然发力”了。但实际上,比起竞争对手的“策马扬鞭”,一汽丰田却在产品上做着“减法”,在停掉锐志、兰德酷路泽、花冠等滞销车型后,一汽丰田反倒依靠卡罗拉、RAV4这些核心产品走得更加轻快。下半年奕泽将是最大看点,与广汽丰田C-HR的“一车双吃”,或许能复制本田“缤智+XR-V”的成功,只是小型SUV市场整体已经不太景气了。

北京现代正在“起死回生”,5月超过70%的涨幅让人咋舌。几乎所有车型都在恢复元气,领动增长了500%,ix35增长了600%!但在中高端产品上,索纳塔、途胜、胜达仍然低迷,这意味着现代在品牌力上的顽疾依然没能治好。片面依靠低端产品冲量,这种暴跌后的猛涨,依然埋藏着隐忧。

“机油门”的阴霾还是未能散去,东风本田这个苦果真是哭着也要吞下去。思域尽管努力冲到了单月1.7万辆,仍难以弥补CR-V“折翼”带来的损失。除基数较低的艾力绅、UR-V、思铂睿实现增长,哥瑞、杰德甚至XR-V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5月东本也兑现了拖延许久的召回承诺,但几乎是很难挽回消费者的心了。隔壁广汽本田的1.5T雅阁,还不清楚是否会因此“躺枪”。

5月,广汽本田也遭遇销量滑坡,9.8%的跌幅,让人怀疑是错看成了东风本田的数据。原本以为是受了雅阁换代的影响,但实际上却没有这么简单。飞度、锋范、缤智这些重点产品都在下滑,仅凭凌派、冠道、奥德赛的涨幅难以抵消。同时,讴歌品牌也仍旧低迷,CDX加TLX-L也仅卖出456辆,几乎成了“鸡肋”。受到本田1.5T发动机“机油门”的影响,雅阁换代后的前景也并不明朗。

广汽丰田在5月表现得足够“疯狂”,同比50.3%的增幅在合资车企前十中也仅次于北京现代。能取得如此成绩,首先是沾了新一代凯美瑞的光,单月1.5万辆的成绩,已经在B级车市场位居第2。导入TNGA架构,让凯美瑞重获新生。不过紧接着而来的问题,大概就是终端加价、捆绑套餐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此外,雷凌同比暴涨近150%,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低迷所致。

SUV的魔法逐渐在失效,但豪华车的势头依然强劲。北京奔驰的现有产品都在持续增长,C级和E级的增幅甚至达到了20%至30%的水平,只有GLA同比出现小幅下降。随后北奔将推出国产A级轿车,这极有可能成为一款走量的热门车。在豪华市场大热的背景下,北京奔驰仍将是北汽集团的“利润奶牛”。

华晨宝马还在奋力追赶北京奔驰的脚步,同比近15%的增幅不小,但到底还是被压过了一头。核心产品方面,3系和X1的波动有不小影响,但5系成为一个爆发点。或许对华晨宝马来说,即将投放市场的国产X1才最值得期待,追赶甚至反超北京奔驰,在此一举。毕竟,如今豪华车三强之间的差距,已逐渐缩小。

很难说,低迷的长安福特是否已经触底,至少从旗下产品5月的销量表现来看,并没有反弹的迹象,只有翼虎出现了同比13.2%的增长,其他产品仍然在下滑。6月初,李宏鹏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长安福特已经在管理层与管理架构上寻求变化。或许,长安福特董事会也期待着,李宏鹏能把北京奔驰疯狂的增长势头带到长安福特吧。

无巧不成书,此前韩系车危机中的“难兄难弟”,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都在5月实现大幅增长,而且增幅都“恰好”是72%。同样,东风悦达起亚也面临和北京现代类似的难题,上量主要来源于中低端及新产品的拉动,过往尝试突破的中高端市场,如今几成“死局”。放低身段和自主品牌抢份额固然在短期内见效,但韩系车距离中国车市舞台的中心却越来越远了。

立志“小而美”的长安马自达,依然延续着自己的节奏。昂克赛拉、CX-5两款主力车型都保持着正向增长,其中CX-5的增幅甚至达到了21.1%。对于一直“不满意”CX-5的长安马自达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长安马自达年内将推出CX-8,目标是长马从未涉足过的中大型SUV市场,这对其营销基础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神龙的两大品牌在5月可谓“冰火两重天”,东风标致正是处于“冰冻”中的那一个。全系产品乏善可陈,没有一款产品的销量超过4000辆,边缘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在韩系车大举增长,雪铁龙品牌也逐步复苏的背景下,东风标致的继续陨落,让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残酷。

欧蓝德的神奇仍在继续,5月销量突破1万辆,跻身合资SUV销量前十。要知道,整个广汽三菱在5月才卖出1.2万辆新车,一款车养活了一个企业,大约就是这样吧。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依靠单一车型是有风险的,谁也说不准未来风向如何变化。至于在美国备受好评的Eclipse Cross奕歌,想复制欧蓝德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东风标致还未“解冻”,东风雪铁龙却率先“热了起来”。如今的境况,让人想起4、5年前,东风标致的“春风得意”,以及东风雪铁龙的“郁郁寡欢”。如今两个品牌互换了处境,还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但从实际产品来看,雪铁龙在华依然没有“拳头产品”,寄予厚望的天逸,单月仅卖出2637辆,只能算是“聊胜于无”了。

就在1、2年前,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还处在“极度自我迷恋”的阶段,自诩为中国成长性最好的合资车企。或许正是这种浮躁的心态,让企业在今年转入低迷。全系产品销量大幅下跌,新推出的大指挥官也没能让消费者买账,Jeep品牌的情怀几乎已被透支干净。在FCA(菲亚特克莱斯勒)全球精兵简政的思路下,广汽菲克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当然,它可能首先要改名叫广汽Jeep了。

马自达在中国的发展,总有些“朝三暮四”和“不自量力”的味道,以它的企业规模和产品储备,想要在华支撑两个合资伙伴,的确有些力不从心。阿特兹和CX-4都在4、5千辆的水平徘徊,一汽马自达在经历一波上升后,似乎也逐渐摸到了天花板。传闻多年的全面合资仍未实现,马自达还能再提供多少弹药呢?

沃尔沃亚太的国产车型卖得相当不俗,甚至超越了奇瑞捷豹路虎,但算上进口车后的总销量却不如后者,这说明沃尔沃的进口车卖得就很一般了。S90和XC60的增长都很稳健,只有S60L出现大幅下滑,毕竟全新一代S60马上就将在美国发布,产品生命末期,也不能奢求更多了,毕竟不是每款车都能像雅阁那么疯狂。

奇瑞捷豹路虎的增幅正在逐步收窄,如果不是去年12月才上市的捷豹XEL带来的增量,全系产品均同比下滑的形势下,奇瑞捷豹路虎将很难保持正向增长。同期,算上进口车销量,捷豹路虎竟然出现了同比下跌的情况,这在豪华车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是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同为后发合资车企,东风雷诺的风头曾远远盖过广汽三菱,但如今两者单月销量差距已有7千辆之多。最大的区别在于,广汽三菱有热销的欧蓝德助阵,而东风雷诺无论是科雷傲还是科雷嘉都不太给力。同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品牌,两者的差距不免让人唏嘘。

启悦在5月“神勇”地卖出了1708辆车,同比增长42.8%,但这一车型的“回光返照”,却难以挽回长安铃木整体在华的败局。频频传出的退华消息,尽管屡屡被官方辟谣,但也说明长安铃木苦苦支撑的艰辛。或许,离开中国,安心在印度市场称霸,对铃木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头顶光环的杨嵩主政宝沃后,相比在媒体层面的热闹,宝沃的销量却还没有太大动静。BX5的回升算是个积极的信号,但BX7的颓势仍在继续,BX6也没能迅速释放销量。宝沃提出了一套“最速曲线模型”,很难判断当前的宝沃究竟处于哪个阶段,或许,杨嵩还需要一些时间证明自己。

东风英菲尼迪亟待拯救,但QX50却可能难以扮演这个“救世主”的角色。在产品线单一、品牌力薄弱的不利局面下,单纯指望一款滞销车型的换代,就能盘活大局无疑是不现实的。更何况,随着文飞的离开,也暴露了东风英菲尼迪管理团队的不稳定。

本田中国已经被广汽本田收购,生产的950辆Fit也是销往海外市场。只能说,本田中国没赶上对的时候,在国家放开汽车行业的时候,这步前瞻性的棋却被本田给放弃了。

同样,郑州日产也早已被东风日产整合,由郑州日产生产的途达,也被纳入东风日产的销售渠道。这一销量成绩并不包含途达,而是日产NV200的销量,其他诸如皮卡等车型也并未计算在内。

“屈居”本田中国和郑州日产之后,可见长安标致雪铁龙的尴尬地位,别忘了,前面两家车企早已被收购和整合。在DS7未能扭转败局的情况下,长安标致雪铁龙最好的归宿,也就是被整合和收购了。传闻长安打造高端品牌,就准备以长安标致雪铁龙为基础,这可能并不是一步好棋,因为长安标致雪铁龙本身就不是那么“高端”。

往期回顾:

辣评4月合资车企销量:现代和起亚的“好日子”来了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