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第三次创业”,长安能先发制人吗?

温馨提示:本文共1355字,6张图,阅读约需2分钟。

第三次创业可以说是传统车企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从去年的“香格里拉”计划到今天与华为的跨界合作,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业”正在不断深化。

7月4日,长安汽车与华为在深圳华为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副总裁刘波,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等双方高层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双方将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在长安智能化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挂牌。双方协同打造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创新研发平台,促进汽车智能化及新能源发展,合力推动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突破。

跨界合作的新亮点?

根据合作内容,双方将在各自技术和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联合创新中心,促进汽车智能化发展,为中国汽车消费者创造5G时代人、车、生活一体化的移动出行新空间。

由于华为在充换电网络智能化、低频控制、四驱控制以及电池高精度采样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再结合长安新能源车型及产品需求进行技术研究,应用于长安智能充换电系统、整车动力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

未来,双方在充换电、电驱控制及电池控制三大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集成。

另外,利用华为在工业互联网建设的能力和经验,双方还将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包括了网络、服务器、存储、云服务、高性能计算、数据等方面深度合作。

未来,长安汽车将在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2025年前累计推出纯电动车产品21款、插电式混动12款,实现电动车“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

要把智能化升级到更高的层次?

除了我们熟悉的车载移动通信系统、车机交互、车联网等功能外,自动驾驶系统更令人期待,而长安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早已踏足。2016年,长安汽车旗下睿骋完成重庆到北京2000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

2018年,长安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将达到16亿元;未来10年,将累计投入200亿元,组建超过2000人的智能化研发团队。

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三大类100余项智能化技术,包括了结构化道路L3级自动驾驶技术、APA6.0自动泊车技术正在进行实车性技术验证,是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最领先的智能化技术。

华为提供前沿的信息通信技术及新能源先进控制技术,长安提供先进技术应用的场景及载体,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互三大领域技术为支撑。未来,将以创新为驱动,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用户更加智能化的用车生活。

长安的“第三次创业”能先发制人吗?

对于一个老牌制造企业,长安从第一次的军品企业进入汽车行业,到第二次的跻身中国四大车企,成绩斐然有目共睹。

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下,车联网和智能汽车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创新研发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长安汽车要通过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从用户角度来看,价值最大化有望实现。

在今年4月23日的长安汽车“创新 创业 创未来”战略发布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分享了“一个核心+四大转型“的发展思路,将优化现有品牌架构,形成长安乘用车、新建中高端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四大品牌,以及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战略、智能车战略,也标志着长安汽车正式开启了第三次创业。

而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的落地,在此次的跨界联盟中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汽车的布局也有了更清晰的脉络。

第三次的创业可以说是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必然趋势,毫无疑问, 长安与华为都是各自领域中的翘楚,并且有着多年累积的经验和技术。

长安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将促进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的发展,为中国汽车品牌提升到更高的台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