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国内销量暴跌,全美系车都在涨价的时候为何它却“死扛”?

贸易战于7月6日拉开了序幕,特斯拉近日在其官网公布了在售的Model S和Model X最新指导价调整。全系价格均有所上调,涨幅最大的车型达到24.06万元。作为另外一个在中国市场骋驰多年的美国汽车品牌,福特进口却选择默默扛下这个额外增长出来的关税。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关税上调后,额外增加的成本中消费者、经销商、或者进口车企,总有一方或者多方来买单,特斯拉选择了让消费者承担大头,这也是考验特斯拉的中国粉丝的忠诚度了。那么福特呢?

福特的霸气举动很容易让人认为长安福特在中国过得相当好,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在上周五的福特宣布的半年成绩单中其6月份在华的销量,总共为62,057辆,在今年上半年,福特共交付400,443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这次是福特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

选择自己扛下关税的福特可能正在用最后的力量捍卫着中国市场。

曾有百年福特毁于长安的调侃说法,但福特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长安福特也堪称坎坷,首先是旗下产品几乎全面失守,从去年(2017年)蒙迪欧保持了2%的同比增长之外,福克斯、金牛座、翼博、翼虎、锐界均出现了超过两位数的下滑,作为品牌销量担当的翼博和福克斯的降幅分别达到了28%和30%,福克斯之后再无经典车型,仅剩的存在感也正在被消耗殆尽。

落到如此地步也只是因为产品换代跟不上,另外来自自主品牌的压力也比较大。尤其是近两年,长安福特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让消费者记住的门面车型,而且多年没有换代,第一是与时代需求严重脱节,另外从产品力上也很难与竞品相抗衡。在SUV领域还能勉强与竞品一博的翼虎因为多次被曝出断轴,使得销量下滑严重,此外蒙迪欧的车内异味问题、福睿斯的发动机异响问题以及福克斯的变速器异响抖动,都成为消费者对福特产品嗤之以鼻的原因,产品口碑受损,必然等待的是销量下滑。

在竞争对手丰田、大众、本田等品牌在不断推出新车型的时候,福特却无动于衷,销量也仅靠降价来维持,在笔者看来,还能月销量达到五位数也是拜之前攒下的人气所赐。

关税这么一往上调,纯美国进口的福特系列产品和豪华品牌林肯肯定会严重受损,福特如果涨价,销量上可能就会更加难堪,所以只好宣布全系不涨价,换个说法就是福特需要为每辆在华销售的进口福特以及林肯品牌支付高额税费,部分车型的单车税费甚至超过10万元。这些进口车型里包括了F150、C-MAX、Mustang、E350、福克斯ST/RS、嘉年华ST以豪华品牌的林肯等车型,进口产品其实相当丰富。如果全线的进口产品进入中国的关税都由福特承担,那么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是福特这般的赔本赚吆喝可能正在等着彻底国产化的一天。

一个企业是无法左右国家总统的想法,无论特朗普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地挑起关税战,企业都不能坐以待毙的等待总统开恩收回承命。

所以像特斯拉那样,把厂搬到中国来是最好的办法。

就6月而言,林肯品牌销售量还算不错,就光北京的林肯店就已经从去年的2家增加到了4家,个别老店单店的销量已经从去年同期的120辆提升到今年的170辆了。这样的销售势头对于林肯来说就是个不可多得的优势。今年4月份,林肯就已经开启了本土化进程,比如在人事上做了很大程度的调整,把奔驰多年的副总裁、负责品牌及市场营销的毛京波挖了过来,看来林肯已经默默为国产化做好准备了。

另外,在2017年底,福特发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2025战略,截止到2025年底,福特和林肯品牌将新增8款全新SUV车型,此外还将发力纯电动车领域,加速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并为在华销售的全部车型配备车联网服务。但是今年在关税当前,福特想要实现盈利是很难了,不过好在部分主力阵容将面临大改,福克斯紧凑版和福睿斯小型车也将经过重新设计后,今年将在中国上市。

其实在关税大涨当前,以企业的名义承担下关税增加的部分,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保护维持当前市场。第二是能为企业挣下不少印象分。

和福特一样的是,随着关税的提高,虽然特斯拉在第一时间就响应了涨价政策,但是特斯拉的终端价格并没有变,此前订购的新车比如Model X将按照进口关税调整前的价格售卖。这批车也将由特斯拉自己的钱来保住市场和名声。

在短期内牺牲企业利润来保证销量其实是值得的。当然了,特朗普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你也猜不明白。双方交战的恶果是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躺枪。特朗普说不定哪天改变了主意再将关税降下来,但是干等都不如加快国产的速度来得干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