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行市场与消费习惯迎新变革 流通体系如何建设?

“新能源汽车如何交付,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什么方式为消费者服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7月12日举行的2018中国汽车行业趋势高峰论坛上发问。随后,现场的多位专家与企业负责人就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新能源流通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018中国汽车行业趋势高峰论坛现场

为什么要建设新能源汽车流通渠道?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全新时代,步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全球范围内迎来新一轮变革周期。2018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32.8万辆,与2017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05.1%和124.7%,增速迅猛。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分别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在整体车市中占比2.7%。虽然整体比重不高,但是53%的年增长率,却是整体车市增速的14倍。

在传统汽车销售方面,“1998年引入国内的4S店模式有着近百年的成功历史,在国内也已延用了20年”,沈进军指出,随着今天汽车产品、市场,以及需求的变化,新形势下汽车的销售模式、流通方式、流通业态也要进行调整。

“流通业跟消费最接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捕捉到消费变革的新趋势,也只有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整个流通体系才能更好。

王青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正从一个机械的产品向一个电子产品转变,它更像是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后端服务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的影响很大,不只是针对车的服务,还有针对车载的附加服务提供的服务。

同时,汽车行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也使得原有增长模式越来越受到制约,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如此,新能源汽车需求的细分就会导致流通的针对性更强,而电子商务和汽车流通也正在加速融合;同时后市场规模会快速增长,这都对流通渠道提出新的需求。

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流通渠道?

关税下调的新环境,促使汽车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智能网联促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移动出行与智能化深入行业促进了市场不断细分;面对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驱动,智能互联浪潮的风起云涌,汽车后市场也潜在万亿级的市场份额。

目前,正是这种新能源驱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以及市场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倒逼着中国车企在传统与新兴主体间不断探索创新型汽车新销售网络模式,新能源流通体制建设,通过跨界融合,智慧交通和智能出行,促使汽车流通行业转型升级。那么,新能源汽车流通体系的现状如何?

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梳理发现,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沿用传统销售渠道,补充新能源城市展厅和新能源4S店;新能源配套设施和租赁等商业模式先行倒推销量;线上网店+线下体验中心+交付中心等主要的几种新能源汽车流通渠道。

“新能源汽车渠道变革的一个方面是电商化、多样化、销售和服务分离、整个渠道分享和共享”,爱驰汽车副总裁兼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单忠亮表示,新零售也越来越多用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中。

“原来更多是围绕4S店,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主机厂以及整个渠道销售和服务人员都以4S店为核心的模式,未来则希望建成包括品牌中心、展示中心、主机厂、售后服务的合作伙伴都要围绕消费者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流通模式。”单忠亮补充说。

对几种流通模式和渠道的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现有的几种模式各有其特点,这与车企本身的背景有关,未来将是一个流通模式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多元化流通方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致使未来流通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面对新的汽车产品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流通体系转型升级的核心还是在于,提高消费者体验以及运营的效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