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变道的结果是什么?

超车是有很多禁忌的,比如,不在十字路口超车,不在弯道超车,不在斑马线附近超车,不连续超两辆临近的车等等。

每一条禁忌,都是无数交通事故总结出来的。

今天的案例就是连续超两辆车引发的事故!

为什么不能连续超两辆以上的车呢?

首先:像这个案例中的情况,后车接近前车,一般都是有超车的意图,那么他随时有变道超车的可能,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其次,后车如果没有超车意图而近距离跟车,说明其安全意识存在问题,如果前车前方遇到突发情况急刹车时,后车变道避让同样会对超车车辆产生威胁。

最后,一次超车数量超多,左前方移动盲区就越大,这盲区中可能存在障碍物、其他交通参与者、路口等等,连续超多辆车,所需的超车距离、时间都更多,在存在盲区的位置长时间高速行驶,危险性巨大。

在这个案例中,视频车除了在时机选择上存在问题,在细节处理上也同样存在着问题:缺少互动。

汽车喇叭有两个作用:催促与警报。

很多司机仅能用好第一个作用,用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催促前方车辆。但实际上喇叭作为警报的场景更多,也更加重要。

前车随时可能变道的情况下,通过喇叭发出警报,让前方车辆知道你的存在,可以有效的降低上述三个险情的危险程度。

在这起事故中,除了视频车没有做好良好互动之外,前方绿色小车也同样缺少基本的互动。

在一辆车上,可用于互动的设备有两个:喇叭与灯光。

视频车没有用好喇叭,绿色小车没有用好灯光。

变道前提前三秒打转向灯是最基本的驾驶要求,而他几乎是打完转向灯就立即开始变道了,这样操作,转向灯是无法起到互动警报作用的!

在昨天的文章《高速上大巴超货车,小车却被挤进中央护栏》有一句红色字体的话,说得就是绿色小车的行为:打完转向灯就立即变道甚至先转动方向盘再开打转向灯的行为都没有任何意义。

在一个安全的变道行为中,除了要提前三秒打转向灯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动作:扫后视镜!

很显然,绿色小车在变道前,并没有通过后视镜去观察后方车辆情况。

我们再来整理一下绿色小车超车过程:1.贴近前车。2.不提前打转向灯。3.不看后视镜。4.快速向左变道。5.发生事故。

一套随意得不能再随意的变道操作,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最终的结果。

安全驾驶,从点滴细节开始!

每天原创安全驾驶文章,一个观点减少一起事故,平安才是回家最快的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