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模式的争论中,谁会成为汽车界的苹果和富士康?

从6月24日起央视《对话》栏目罕见地接连三周播出了以汽车为主题的节目,《造车新势力》一期节目更是将新能源的话题热度推向了顶峰,连年过六旬的父母都来向我打听什么是造车新势力、什么是PPT造车。

在那期节目末尾主持人陈伟鸿询问在座的四位嘉宾最后能有几家造车新势力可以活下来的时候,来自威马汽车的杜立刚和来自奇点汽车的沈海寅直言不会超过十家,来自车和家的李想认为不超过五家,而来自小鹏汽车的何小鹏给出的答案则是不超过两家。

央视《对话》节目中来自小鹏、车和家、奇点、威马的嘉宾

不可否认,现在的造车新势力犹如20年前的互联网行业、10年前的光伏太阳能行业,正处于“圈钱”的年代,在“热钱”用完之后不可避免地将经历一轮洗牌,破产、兼并、重组在所难免。笔者认为新势力要想存活下来首先要经历三道大考:

一、质量控制

汽车作为一个由6000个大部件、30000个小部件组成的复杂工业品,其供应链的深度与广度是互联网、家电、手机、电脑、无人机等行业不可比拟的。例如,家电产品的零件数量级只有几百,而汽车的零件数量级高达几万;电脑厂商一般仅管理一级供应商,而汽车厂商往往管理到三级或四级供应商。因此汽车质量控制的难度是其他产品无可企及的。大部分终端消费者对车辆的投诉都不来自于整车厂直接控制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而是来自整车厂无法直接控制的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你见过身边的人整天抱怨车门冲压件不平整、焊缝不齐、油漆厚度不均匀么?大家整天抱怨的还不是减震漏油、天窗漏水、导航死机这些问题。大部分整车厂直接生产的部分也就是车身框架、四门两盖、发动机,业务齐全的主机厂还能生产变速箱,其他的轮胎、玻璃、天窗总成、车灯总成、仪表台总成、保险杠、座椅、转向总成基本都是外购的。供应商遴选和管控是一门大学问,一家整车厂往往需要近千人的团队来管理上千家供应商,不但要保证质量,还要保证交货准时、报价年降,这事儿听上去容易,做起来很难。

最近坚果R1手机大面积出现屏幕开胶的情况,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原因是最基本的耐久性测试没有做好甚至是根本没有做。大的手机厂商在研发验证阶段会投入成百上千台样机进行耐久性测试。单单对于屏幕胶水来讲,就要经历高温高湿测试、日常化妆品接触测试、汗液接触测试。即使厂商在前期用错了胶水,或者粘合面结构设计不当造成了开胶问题,一般在验证阶段就已经解决,不会把开胶这种很严重也很低级问题暴露到量产出货阶段。

坚果R1用户爆出的屏幕开胶照片

零件数量级只有几百的手机质量控制尚且如此复杂,就更别提零件数量级几万的汽车了。汽车的每个部件不但需要进行上千小时的台架测试,还需要进行几十万公里的道路测试。有时完美无缺的单一部件在组装成发动机或变速箱后,却通不过台架测试;有时完美通过台架测试的部件在道路测试时却状况频发。造车跟互联网的本质区别就是,互联网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让用户参与测试,最坏的结果就是网站瘫痪,互联网公司可以迅速修改代码进行迭代升级;而汽车的每一项测试都是实打实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测的,测试不充分就盲目交付的后果可能大到车毁人亡。单从质量控制这一点上来说,互联网思维在汽车制造领域貌似并不怎么适用,笔者坚信自建工厂才是造车新势力的出路。

汽车几十万公里路试的存在限制了互联网“快速迭代”思维的应用

二、批量交付

批量交付很可能将难倒一大批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每款新车上市之前都会至少试装几十台甚至上百台试装车,单单试装车的数量就远远超过某些造车新势力的所谓交付了。以笔者以前在某全国前三主机厂的产能爬坡经验来看,一款新车型SOP(Start of Production)后,大约2~6周产能就可以从零爬升到规划的产能(例如每月20000台),而特斯拉至今也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当然,传统车企有时也会把测试完的试装车低价卖给内部员工,但不称为“内部交付”,而是“内部处理”。

蔚来汽车声势浩大的“内部交付”

大家都知道公司员工离职的首要原因是受了委屈、团队合作上出了问题、从不同公司带来的不同价值观之间的不可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尚且如此艰难,更何况选择代工模式的造车新势力与代工厂之间的合作问题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像富士康一样专注于代工的汽车厂商,造车新势力与代工厂的合作犹如摸着石头过河,其中的各种沟通矛盾、思维差异、文化冲突可想而知,这些新势力与代工厂之间的磨合问题将大大制约批量交付的实现。而自建工厂的内部沟通则要顺畅得多,所以笔者认为代工模式的批量交付比自建工厂模式的批量交付要艰难好几个量级。

三、稳健的资金

创业企业往往死在资金断裂,车企也逃不掉这个规律。例如:1998亚洲金融危机中三星、日产被雷诺收购;2008全球金融风暴中克莱斯勒被菲亚特收购,福特被迫卖掉沃尔沃、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等品牌,通用求助美国政府入股;2017年乐视汽车资金链断裂等事件,都是由于车企高估收入、低估成本,缺乏专业的现金流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犯了“大跃进”的错误。所以笔者认为稳定的现金流也是造车新势力批量交付的另一大障碍。

因资金链断裂始终“下月回国”状态的贾跃亭

或许谁能经受住质量控制、批量交付、资金稳健这三座大山的考验,谁就能成为第一家造车新势力里的“苹果”。

《理性汽车人》——全球视野、本土经验、理性至上,带你掌握更多汽车行业内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