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计划自主生产电池

据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1日,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沃尔夫斯堡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大众将计划自主生产固态电池,可能从2024或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

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长期而言,我们决不能依赖于少数亚洲(电池)制造商。”他说,陶瓷电容器的技术进步已经提高了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大众可能会在欧洲,甚至在德国建设自己的电池厂。

有外媒评价,大众汽车一方面与宁德时代签下巨额订单以保证其电动化战略的实施,一方面筹谋自己生产固态电池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正确的。确实如此,虽然宁德时代在欧洲建厂投产后动力电池有望提供给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等车企,但一旦电池供应出现问题,会对汽车制造商的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自建工厂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保障。

目前电池已经是汽车行业转向电动汽车的关键战场。大众汽车此前表示,2018年是大众转型的加速之年,大众正全力推进“Roadmap E”电动化战略。大众汽车规划在2025年,旗下各品牌会推出一共超过80款全新的电动车型,其中包括50款纯电动车型和3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作为电动化战略的一部分,电池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汽车行业的电池主要供应来自亚洲制造商,比如宁德时代、LG、三洋。根据大众汽车规划,至2025年共需要对外采购150千兆瓦时的电池,总的采购金额高达500亿欧元,其中中国的宁德时代将至少分走200亿欧元的订单,不论哪个数据,都是全球最大的电池招标额。

在电池产量供应方面,此前大众汽车面向全球市场已进行了电池采购招标,订单金额将有500亿欧元。截至目前,大众汽车在欧洲与中国已达成合作的电池采购订单金额已达200亿欧元。这意味着大众汽车到2025年会有四分之一的利润划分给宁德时代。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计划自主生产固态电池前就已经在电池领域有所布局。今年6月份,大众宣布向美国加州科技公司QuantumScape公司投资1亿美元,双方将共同建立一家合资公司用来研究固态电池技术,大众派遣一位高管担任QuantumScape董事会成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大众汽车公司的合作伙伴QuantumScape公司正在开发能够让电动汽车变得更便宜且延长续航里程的技术。两家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行电池生产合作,如果试验成功,大规模生产可能最早于2024年开始。”

外媒观点

彭博社:大众此举给特斯拉带来压力大众汽车此举会给特斯拉带来压力,迫使特斯拉加大电动汽车方面的投入以便于跟上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的脚步。

尽管特斯拉正努力证明自己能够在从小众市场转变为主流制造商的过程中盈利,但大众汽车在融资方面没有遇到任何问题。第二季度业务活动的现金流量总额为47.5亿欧元,而研发费用为33.9亿欧元。

欧洲汽车新闻:德国车企应该拜托对他方电池的依赖大众集团在2017年曾经呼吁德国和欧洲汽车行业(涉及就业人数高达1260万人)合作投入电池生产。行业专家预计到2025年出行方式的改革将刺激欧洲电池市场价值达到2500亿欧元。

前不久,中国拟在德国建立电池单元工厂的计划给德国汽车产业敲响了警钟。作为欧洲最大汽车市场,德国自身却缺乏生产电池单元的能力。在电动出行新时代,德国不得不面对更多竞争对手。

华尔街日报:汽车行业已进入“后锂电池时代”一位资深的美国汽车行业专家认为:“车企追赶当下锂电池的技术潮流其实完全没有意义。”他敦促汽车行业应该准备好迎接“后锂电池时代”,全行业理应合作推进钠离子和镁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

电池级别的钠盐要比锂元素材料更加丰富,镁元素则拥有应用于固态电池的潜力。他强调称:“当下正是推进钠、镁电池技术研发的最佳时机。”(汽车商报-付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