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要“地震”?补贴被“腰斩”两年后正式退出

今年6月12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正式实施,续航里程300公里成为补贴升降的分水岭,而续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补贴则完全取消。新政实施两个月,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销量、市场是否重新洗牌了呢?

权威数据显示,国内 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7.1万辆,环比6月下降1.15%,但同比增长70%。1-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42万辆,同比增长1倍。

7月份,新能源厂商销量排名中,北汽被上汽赶超。造车新企业中的明星蔚来则依然表现出产能不足,在7月份交付了1331辆未来ES8。

另外,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中霸占第一位置的不是像特斯拉这样的国外名企,而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比亚迪!

中汽协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41.6%。新政实施后的6、7两月,销量略有回落,进入8月再次回升。而从价格来讲,新政实施后,车价并没有上涨,反倒是消费者开始选择价位更高的车。

同时政策释放明确信号,补贴将向高品质、高续航里程的车型倾斜,很快政策效应就在消费市场显现。截至今年6月,此前市场主流的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A00级车销量环比下降62%。而续航在300公里以上的A0级以上车型,销量环比增长了20%。

尽管现阶段,补贴政策仍然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相比前几年的低价策略,消费需求已经在升级,并且更加成熟理性。

数据显示,今年1到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4万辆和49.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和97.1%,销量增长了将近一倍。但企业的利润和收益却没能水涨船高。

那么在没有高收益,政策补贴又减少的情况下,车企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被撼动呢?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你会发现面对复杂的消费市场,车企反应敏捷快速调整产品结构,但售价并未上涨。尽管补贴金额大幅降低,但国内车企都选择自行消化,以此来保住市场。

虽然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经济效益比较疲软,甚至出现大幅下滑。但这属于政策调整过渡期正常现象,下半年业绩会应该会有改观。

目前车企的当务之急就是继续调整升级产品和产线,优化目前新能源汽车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重点攻克续航里程300公里以上的中高端车型。

而车企面临的真正挑战是2020年补贴完全退出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较量,新能源车企能否一路高歌猛进,行业是否要重新洗牌任重而道远。(北京时间汽车频道:小黄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